作者阿爾伯特·埃利斯,美國著名心理學(xué)家,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認知行為療法的鼻祖。被美國媒體尊稱為“心理學(xué)巨匠”。
第一章 控制憤怒有哪些誤區(qū)?
第二章 如何運用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來改變信念、控制憤怒?
第三章 哪些具體的方法可以控制憤怒?
1.發(fā)泄可以控制憤怒。
埃利斯認為,發(fā)泄憤怒不僅沒有幫助,還有可能對我們造成更大的傷害。一方面憤怒會觸發(fā)某種內(nèi)在機制,導(dǎo)致動脈損傷,很有可能引起心臟病。另一方面,不管在言語還是行動上發(fā)泄憤怒,對方都不會無動于衷,如果對方也直接地表達憤怒,就非常有可能導(dǎo)致更多的憤怒和暴力。
2.生氣的時候要“暫停”一下。
“暫?!辈呗砸灿袃蓚€明顯的弊端。第一,它會讓你回避情緒問題,不去學(xué)習(xí)真正有效的情緒管理的方式。第二,它會繼而讓你逃避問題本身,而不是去解決它。
3.“洞察過去”可以控制憤怒。
埃利斯認為,這種探索可能很有趣,也會讓你更加了解自己,卻只是幫你找到憤怒的原因而已,并不能真正幫你不生氣。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也叫“ABC療法”,在這個理論中,A代表發(fā)生的具體事件,也就是發(fā)生了什么;B代表我們對這個事件持有的觀念或信念,也就是我怎么想;C代表事件發(fā)生后,我們的情緒反應(yīng)和行為結(jié)果,也就是我怎么做。
埃利斯認為,最終決定我們情緒反應(yīng)的,并不是事件,而是事件乘以信念,我們改變不了具體發(fā)生什么,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看待事件的方式,也就是信念體系。
有兩個方法可以改變我們的信念體系,第一個是認知辯論,第二個是在必須信念前面加上“更好”兩個字。
1.無條件的自我接受。
所謂無條件的自我接受,就是你接受自己有缺點,接受自己會犯錯,也接受自己會生氣??傊?,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
要做到無條件的自我接受,你可以傾聽別人對自己的正面評價,讓自己更喜歡和接受自己,也可以訓(xùn)練自己去接受有缺點、會憤怒的自己,告訴自己:憤怒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憤怒,這沒什么大不了。
2.理性情緒想象。
這個方法的具體操作過程是:想象一個負面事件或一系列讓你生氣、煩惱的事件。你可以盡情地想象這些糟糕的事情,你一定會怒不可遏。這個時候,試著不去壓抑自己的情緒,而是盡可能地把憤怒發(fā)泄出來。要注意的是,這里并不是指真的發(fā)泄憤怒,而是在想象層面把憤怒表達出來。
在感受過一陣子憤怒情緒后,你要開始回溯這個過程,看看自己在哪里生氣,因為什么生氣,然后用我們前面講過的認知辯論的方式,一步一步地練習(xí),找到讓自己憤怒的不合理信念,接著與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重復(fù)這個過程,你的憤怒就會慢慢消解掉。
3.攻擊羞愧感訓(xùn)練。
攻擊羞愧感練習(xí)的目的就是幫我們減少羞愧感,從而克服憤怒。具體做法就是厚著臉皮多做讓自己羞愧的事情,比如,告訴陌生人你剛從精神病院出來;在大庭廣眾下唱很難聽的歌;或者穿奇怪的衣服;等等。
4.自信訓(xùn)練。
很多研究表明,自信可以明顯減輕憤怒情緒。比如,你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工作中的挑戰(zhàn),就不會因為領(lǐng)導(dǎo)每次都把最難的任務(wù)分配給你而生氣。
a)做幾件冒險的事情。
b)特意告訴別人你搞砸了某件事。
c)鼓起勇氣,對抗他人。
這些方法與轉(zhuǎn)變信念一起,從認知、情緒、行為三方面共同作用,從而達到控制憤怒的目的。
本書作者阿爾伯特.埃利斯博士提供了一種可靠的方法,幫助你有效處理情緒問題,并告訴你如何運用他們提出的技巧對憤怒的根源與本質(zhì)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通過做一些容易掌握的練習(xí),你能夠?qū)W會在一個困難重重的、不公平的社會相對平靜地生活。運用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可以減少憤怒反應(yīng),有助于挑戰(zhàn)并消除憤怒。不管在家庭生活中、工作中還是在其他方面,讓你更快樂、更富有成效!
最后給大家送上一首鵬泊的《鯊啦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