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irculation 雜志上刊登了最新一期的心電圖挑戰(zhàn),展示了 III 度房室傳導阻滯中的心室逆?zhèn)鳌7浅>实男碾妶D,希望各醫(yī)務工作者積極留言討論、指正。
病史簡介
患者為 65 歲老年男性,有高血壓病史,目前正接受 β 受體阻滯劑治療。患者接受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脈搏緩慢,因此行心電圖檢查,患者心電圖如下。
問題:患者心電圖有何異常?
心電圖解析
患者心電圖示規(guī)則心律,心率 48 次 / 分。QRS 波時限正常(0.08 秒),形態(tài)正常,電軸在 0°- 90°之間(I、aVF 導聯上 QRS 波正向)。QT/QTc 間期正常(440/390 毫秒)。可見 P 波( ),但是 P 波和 QRS 波無固定關系,這一點可從 PR 間期不定看出。這種表現提示房室分離,I、II、aVF、 V4 - V6 導聯上 P 波正向。因此,這是潛在的竇性 P 波。大部分 PP 間期 (└┘)一致,大約 75 次 / 分。
房室分離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III 度),此情況下房率比室率要快;另一個是安裝起搏器(交界區(qū)或者心室),此情況下房率比室率要慢。
因此該心電圖是 III 度房室傳導阻滯,逸博心律發(fā)生在交界區(qū)。逸博心律的診斷是依據 QRS 波的形態(tài),而不是心率,本例中 QRS 波形態(tài)正常。
圖中可見 2 個比較長的 PP 間期(?),每個 PP 間期后面都有 QRS 波(第 3、4、6 個;[v]),這些 QRS 波形態(tài)略有不同,每個 QRS 波后面都有負向偏轉(^)。這代表逆行 P 波,是因為心室激動傳導至交界區(qū)所致。因為心室激動逆?zhèn)鳎]房結被重新激動,導致 PP 間期延長。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病例中至多有 40% 存在心室激動逆?zhèn)餍姆俊?/p>
這都要歸因于房室結部位正 / 逆向傳導的通路不同,我們稱之為雙徑路,其中一條允許心室激動逆?zhèn)?,或者存在只允許逆?zhèn)鞯碾[匿性傳導通路。
此外,兩個期前 P 波(*)和其他的竇性 P 波形態(tài)不同,這個 P 波并未下傳,稱之為阻滯性心房波。這些未下傳的 P 波也可以自主重新激動竇房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