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健的山水探索之路一直伴隨著“游”的歷程,從他的作品中能看到愈發(fā)“熟”的筆墨功夫,又能看到“生”的天然氣息。純熟的筆墨源自于扎實的學院訓練和勤奮的創(chuàng)作實踐,不淪于程式的“生”顯得更為可貴。他畫中的蓬勃生命力,源于“游目于造化,游心于筆端”。
雨過呂梁 180cmx98cm
蒼巖曉雪 180cmx98cm
冰雪冬奧 180cm×196cm 2019年
中央美院國畫系課程體系有革新的一面,李可染格外重視“師造化”。寫生課對關健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影響頗深,“寫生時面對自然的現(xiàn)場感永遠無法復制”,而這種“在場”是以“游”的方式體現(xiàn)的。創(chuàng)作者可以享受視覺上的高度自由,可“游目”,移動中的視角可以更加接近客體對象之真;另外也可“游心”,當時的環(huán)境、心境可與自然產(chǎn)生獨特共響,乃至遷移思緒,寄情遣懷。從張家界到太行山,從太湖小島到華岳之巔,縱然深山幽谷常常險遠,身處其中卻渾然不覺艱苦,風霜雨雪,日日筆墨相伴。這些寫生畫并非張張精美完備,但是往往生動而又鮮活。
暖陽 136cmx68cm
凈界之一 180cm×97cm 2019年
凈界系列 136cm×68cm 2019年
祥和高原-夜 200cm×150cm 2019年
...............................................................................................................................
關健山水風格面貌的形成很大程度得益于深入自然進行寫生。無論是四季風景,還是晨昏晝夜景象的不同,都以一種親歷者的視角進行創(chuàng)作。帶到畫面中的是一種對自然、對山水深切的體驗與單純的感情。將寫生之景進行轉化和重組,畫面空間由遠及近層層疊遠分染陰陽向背,重重積墨漸推漸遠……深淺濃淡不同線面層層疊疊相生相成,蔥蘢蓊郁,最后將畫面統(tǒng)染,筆墨與鋪陳敷彩達到和諧的平衡感,營造出既蒼茫又帶有豐富情節(jié)的山水景象。
夜曲之七 136cm×34cm 2019年
云開呂梁 180cmx98cm
夜游系列 50cm×50cm 2019年
絲路·夜 194cm×180cm 2019年
偶寄系列 68cm×34cm 2019年
偶寄系列 68cm×34cm 2019年
夜游系列 50cm×50cm 2019年
夜曲之五 136cm×34cm 2019年
渝之夜曲 180 x 9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