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竟是形容四大美人的,長見識了。。。。
閉月→貂蟬
貂蟬(枱枱銀龜搖白馬,傅粉女郎大旗下。)
貂蟬,甘肅臨洮人,是民間傳說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閉月”。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嬋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fēng)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yǎng)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后,為拯救漢朝,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huán)計,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之后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后,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這位歷史上有名的美女發(fā)明了香水(很想見識一下東漢時期的香水。。。。),因為——這位歷史上有著相當(dāng)大的影響的美人兒有狐臭。所以她很喜歡洗澡,還用花制成香水等化妝品,掩飾氣味,挺聰明一姑娘。
楊玉環(huán)(六宮粉黛無顏色,回眸一笑百媚生。)
楊貴妃,名玉環(huán),號太真。楊玉環(huán)在進宮后,思念家鄉(xiāng)。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guān)在宮內(nèi),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么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ò炅⒓词湛s,綠葉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huán)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楊貴妃是四大美人之一,但是卻是以胖為美,胖不是人家的錯,畢竟唐朝以胖為美,人要懂得裝扮自己,所以符合審美,追求潮流才是唯一的途徑(何況,人家既然是歷史上有名的美女,即使胖點,那顏值肯定是有的)。
因為太胖,楊貴妃走路會發(fā)出“噗通噗通”的聲音,十分的不雅觀,這時候,楊貴妃為了美化自己,在衣服上裝飾了許多的小鈴鐺,走路的時候就不會再發(fā)出不雅的聲音,反倒是鈴鐺的聲音十分悅耳。
沉魚→西施
西施(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諸暨。天生麗質(zhì),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 ”,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jīng)典傳說。是個浣紗的女子,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著她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不過,美中不足的是西施的耳朵,耳朵小,就像是沒有耳垂一樣,所以她發(fā)明了耳環(huán),女性可以盡情的裝飾自己,一眼望去,賞心悅目。
落雁→王昭君
王昭君(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漢族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漢元帝時期宮女,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一路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思念著故鄉(xiāng)的感情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王昭君在歷史上有著很好的名聲,她的貢獻不可泯滅。據(jù)說這位美人兒腳比較大,因此比較喜歡穿裙子,長裙。這樣就可以遮住自己的大腳了(說到這個就忍不住覺得纏足什么的好不人道,穿個小長裙不就好了嗎)。
人無完人,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審美,女性為了愛美可以想出很多小竅門,這有益于人類發(fā)展,也有益于促進時尚潮流的發(fā)展,小編講這個僅供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