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渤海綠色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項目為天津市十大市場建設項目,位于武清區(qū)。目前武清區(qū)累計完成農業(yè)結構調整20萬畝,發(fā)展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1478家,打造農產品特色品牌115個,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qū)縣。
5月30日,小編來這里打算以批發(fā)價格買棵白菜,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如圖:水產品攤點沒有顧客
“當當吃海貨,不算不會過?!毖巯乱堰M入渤海灣海鮮大量上市季節(jié),皮皮蝦、海蟹、八帶魚、海螺等已進入捕撈盛產期,每天大約有500條漁船在渤海灣捕撈。但是,圖片中老板說:皮皮蝦這么好,它怎么就沒人買呢?
不僅僅一個攤位,整個交易大廳空空蕩蕩攤。也有知情的攤鋪老板介紹說:渤海灣漁業(yè)資源量有限,漁船捕撈量并不多,海產品一下船就被搶購一空,市民吃到的幾乎都是外地運來的海產品。目前,來自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福建的海產品,已占到本市海鮮上市量的90%以上。
魚攤老板指著盆子里的翻了肚皮的魚說:沒顧客也不能著急,不能生氣,看看,死了就不值錢了。
小龍蝦25元一斤,今天個頭大顏色好,就是沒人。海鮮季節(jié)要吃當?shù)睾ur,但如今買到的卻是舶來品,或許,這是精明的天津人不吃海鮮的原因。
但是,另外一個地方就不一樣了,牛羊肉攤點,那個熱鬧啊
在一處搞活動團購會的攤位前,人們還自覺排起了小隊伍
接連走了幾個攤位,肉鋪子均如此
據肉鋪老板介紹:5月初的時候,來自京津冀的上千名消費者齊聚這個農產品交易市場,選購來自京津冀和甘肅、西藏等地的各類名特優(yōu)農產品。那時候,肉的銷路也倍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