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年紀輕輕,正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年紀,可偏偏一到冬天,小編就會出現肩痛不適,阻礙小編“激揚文字”,讓小編甚是不爽!
說起來,一到冬天就肩痛的癥狀已經存在兩年了,之前一直沒有去分析原因,也沒有去進行處理,直到最近,才在脊近完美同事的幫助下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實,小編的肩痛并非出現在盂肱關節(jié)處,而是處于肩胛骨內側緣。
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一起分析一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導致肩胛骨內側緣疼痛的肌肉主要是菱形肌、肩胛提肌以及上后鋸肌。
在這篇文章中,小編將從起止點、功能、損傷癥狀三個方面來介紹這三塊肌肉
菱形肌
注意:
菱形肌部位的壓痛可能是由局部損傷所產生的壓痛,也可能是斜角肌、肩胛提肌、中斜方肌、岡下肌和背闊肌等其他肌肉導致的牽涉痛,或者就是這些肌肉持續(xù)張力所引起的癥狀。
上后鋸肌
上后鋸肌是肩胛骨深處疼痛的最常見原因。疼痛在肩胛骨上部的深處最強烈,并常延伸到肩部背側、三頭肌上部、肘部、前臂和手的尺側,直至全部小指。
上后鋸肌上提其附著的肋骨,從而使胸部擴張,輔助吸氣。
肩胛提肌
尚未發(fā)現肩胛提肌激痛點引起的神經或血管卡壓,但有專家指出,對于頸神經椎間孔狹窄造成的頸神經根病變,肩胛提肌處于使病情加重的戰(zhàn)略性地位。激痛點引起的肌肉張力增加會進一步阻塞已經受損的神經孔,加強神經壓迫效應,其中之一便是促使受這些神經支配的肌肉內的激痛點活化。
當然,考慮完肌肉,神經也不可忽視!
神經支配:肩胛背神經
肩胛背神經起自C5神經根,部分C4,或C4、5共干,也可同C6、7發(fā)出的胸長神經共干。起始部為前斜角肌覆蓋,穿過中斜角肌,與副神經并行,經肩胛提肌前緣(也可穿肩胛提肌),向下走行于菱形肌和上后鋸肌之間。支配菱形肌與肩胛提肌。
肩胛背神經損傷往往會導致肩胛骨內側緣的疼痛。
通過其走行,我們可以發(fā)現,肩胛背神經通常會在C5椎間孔、前斜角肌、中斜角肌、肩胛提肌止點和菱形肌這幾個部位受到卡壓。
原因分析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菱形肌、肩胛提肌、上后鋸肌這三塊肌肉是導致肩胛骨內側緣疼痛的主要原因。菱形肌有后縮肩胛骨的功能,肩胛提肌有上提肩胛骨的功能,上后鋸肌有上提肋骨的功能。
那么這三塊肌肉導致的疼痛又是為何只在冬天找上小編呢?為何夏天不出現?為何春、秋天不出現?這就是冬天的魔力所在了,沒錯,就是冷!冷!冷!···
當然,溫度低并不是直接的原因,但當我們因為寒冷而瑟瑟發(fā)抖時,我們會下意識地縮成一團,雙手抱肩,脖子縮起來。
抱肩使胸大肌縮短緊張,牽拉菱形??;“縮脖子”其實就是上提肩胛骨和上提肋骨。菱形肌被牽拉、肩胛提肌又處于緊張短縮的狀態(tài),那么走行于其下的肩胛背神經也就難逃被擠壓的厄運。
結合上文提到的三塊肌肉的功能和損傷癥狀,于是我們就知道,當我們瑟瑟發(fā)抖時,菱形肌、肩胛提肌、上后鋸肌均處于易受損的姿勢。因此,長此以往,小編的肩胛骨內側緣就產生疼痛了。
接下來,知道了原因也就不難治療了。脊近完美的同事,就是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松解了小編的這三塊肌肉,從那以后,小編的肩胛骨內側緣就再也沒有痛過啦~~
現在很多年輕人要風度不要溫度,即使大冬天也會敞著衣衫、露著大腿,想方設法顯盡魅力與風度,不冷才怪,瑟瑟發(fā)抖不找你找誰!所以,毛衣該穿穿,秋褲該穿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