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全球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病人數從1990年的2.71億增加到2019年的5.23億,其中,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高達2.45億。
目前雖然臨床上習慣建議患者清晨服用降壓藥,但各國高血壓指南并未明確推薦服用降壓藥的時間。那么具體服用降壓藥物時間到底應該是什么時候?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血壓曲線的規(guī)律,只有了解了血壓的規(guī)律,才能真正用對藥物。
一、血壓生理曲線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千百年來,不違此規(guī)。生物鐘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鐘”,實際上反映了生物體內的一種周而復始的節(jié)律。受機體生物鐘的控制,人體的許多生命活動在一天內呈現周期性變化,我們把這個特性稱作晝夜節(jié)律性。在晝夜節(jié)律性的影響下,人的血壓是24小時波動的。
人體在安靜穩(wěn)定狀態(tài)下,血壓會隨著晝夜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即晝夜24小時的血壓曲線圖形不同,一般分為杓型、深杓型、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壓曲線四種。
正常人血壓呈明顯的晝夜節(jié)律,表現為雙峰一谷,在上午6-10時及下午4-8時各有一高峰,而夜間血壓明顯降低。目前認為動態(tài)血壓的正常參考范圍為:24小時平均血壓<130/80mmHg,白天血壓均值<135/85mmHg,夜間血壓均值<120/70mmHg。
■ 1、杓型血壓曲線:
杓型血壓曲線的特點是有一個比較長的和高的“柄”及一個比較低的“杓”。
“長柄”指晨8點至下午5點血壓處于相對高水平,略有波動,可以為“一峰一谷”型,也可以為“兩峰一谷”型?!拌肌毙椭赶挛?點起血壓逐漸下降,至凌晨2-3點達到最低谷;清晨血壓開始升高,清醒后急劇升高。即曲線呈緩慢斜坡樣下降支和陡峭樣上升支,趨勢明顯不同。夜間血壓應為白晝血壓的85%(80%-90%)。
心率的波動與血壓波動大致為平行關系。大多數正常人及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為杓型血壓,這就是為何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要晨起即刻服藥的理論根據。
圖1 24小時血壓曲線呈杓型分布
■ 2、非杓型血壓曲線
非杓型血壓曲線的特點是夜間血壓與白晝血壓之比>0.9,即夜間血壓下降比白晝血壓<10%。
非杓型血壓曲線常見于:①伴心、腦、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②內分泌性高血壓;③重度失眠的非器質性疾??;④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S)。
圖2 呈非杓型分布的24小時血壓曲線
■ 3、反杓型血壓曲線
反杓型血壓曲線實際就是夜間血壓升高型?;颊咭归g血壓持續(xù)升高,甚至高于白晝。
夜間血壓升高分為單純夜間高血壓和晝夜持續(xù)型高血壓:單純夜間高血壓指日間血壓<135/85mmHg,但夜間血壓≥120/70mmHg;晝夜持續(xù)型高血壓指日間血壓≥135/85mmHg同時夜間血壓≥120/70mmHg。
圖3 24小時血壓曲線呈反杓型分布
反杓型血壓曲線常見于:
①高齡老人伴有明顯動脈粥樣硬化癥;②嚴重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失眠;③夜間OSAS;④慢性腎臟疾?。虎菽I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活性異常;⑥褪黑素分泌不足。
■ 4、深杓型血壓曲線
深杓型血壓曲線與杓型血壓曲線形態(tài)類似,只是夜間血壓更低或高血壓晨峰現象更明顯。夜間血壓與白晝血壓之比<0.8,即夜間血壓下降比白晝血壓>20%。深杓型血壓曲線的血壓變異性更加明顯,對心、腦、腎的損傷較杓型血壓更嚴重,特別是對腦組織的損傷。
圖4 24小時血壓曲線呈深杓型分布
■ 5、哪些人群需要特別關注動態(tài)血壓?
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可以評估一個人日常生活狀態(tài)下的血壓,排除白大衣效應,可以測量全天的血壓水平,包括清晨、睡眠過程中的血壓,發(fā)現隱蔽性高血壓。
表1 特殊人群動態(tài)血壓特征
二、三種血壓類型用藥時間原則
■ 1、杓型高血壓
如果血壓晝夜節(jié)律存在,主要是白天血壓過高,可在血壓高峰前1-2小時即一起床時服降壓藥,或者在下午血壓高峰到來前1-2個小時,即下午4點鐘再服一次藥,就能使血壓保持平穩(wěn)。一天一次、一天兩次和一天三次可以簡單總結為7:00-13:00-16:00。
●晨峰血壓(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增高定義:
人體由睡眠狀態(tài)轉為清醒狀態(tài)并開始活動,血壓從相對較低水平迅速上升至較高水平,6:00-10:00服藥前測量稱為“血壓晨峰”,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如果晨峰血壓過高,則可導致不良預后。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把晨峰血壓增高定義為:起床后2h內的收縮壓平均值減去夜間睡眠時收縮壓最低值(夜間血壓最低值前后共3次收縮壓的平均值)≥35mmHg。我國老年人晨峰血壓增高的發(fā)生率為21.6%,高血壓患者較正常人更多見。晨峰血壓增高的老年人,心腦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均顯著增加。

圖5 血壓在24h內是不斷變化的通常來說清晨時段血壓是24小時內最高的
●清晨高血壓的定義:
①清晨醒后1小時內家庭血壓≥135/85mmHg;
②起床后2小時的動態(tài)血壓記錄≥135/85mmHg;
③早晨8:00-10:00診室血壓≥140/90mmHg。
●清晨高血壓的分型:
晨峰型:凌晨血壓突然升高(高于夜間平均血壓的30%)。
反杓型/非杓型:在夜間和清晨血壓都持續(xù)升高。
●清晨高血壓的管理:

圖6 《清晨血壓臨床管理的中國專家指導建議》提出的清晨血壓管理流程
①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戒煙限酒,低鹽膳食,避免情緒波動,保持夜間良好睡眠,晨起后繼續(xù)臥床片刻、起床動作放緩,起床后避免馬上進行較為劇烈的活動。
②杓型清晨高血壓患者在,推薦降壓藥晨起即服或清晨鍛煉前30-60min服藥。越早越好,降壓藥選用長效或控釋劑型,使降壓藥物峰效應與血壓清晨高峰相對應;
超杓型者,可以嘗試在長效降壓藥物的基礎上,清晨加用短效降壓藥抑制血壓晨峰。
③反杓型和非杓型的清晨高血壓患者在睡前給藥;如果服用多種藥物,最好分為清晨和夜間兩次。
④老年患者清晨運動更容易出現心腦血管事件,最佳運動時間為16:00-18:00。
■ 2、非杓型血壓、反杓型血壓
●非杓型血壓、反杓型血壓的管理:
①傍晚(17:00-19:00)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30min左右),有助于糾正血壓節(jié)律異常。
②藥物治療首選24h平穩(wěn)降壓的長效降壓藥物,單藥或聯(lián)合用藥。若夜間血壓控制仍不理想,可將一種或數種長效降壓藥改為下午(4:00)、晚間(8:00)或睡前(10:00)服用,能夠使70%以上的患者恢復杓型血壓節(jié)律。
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長效單片復方制劑(如:復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盡可能不全放在睡前服用。
而對于頑固性高血壓,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在夜間會被激活,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睡前服藥有益。
③若上述方法夜間血壓仍高,可在長效降壓藥基礎上,嘗試睡前加用中短效降壓藥,如α1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但應警惕夜間血壓過低以及夜間起床時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的可能。
更大力度地降低夜間的血壓,能使晝夜血壓曲線恢復正常。例如對于老年男性(很多人合并有前列腺增生)來說,非杓型高血壓可以在夜間加α受體阻滯劑特拉唑嗪和哌唑嗪,以達到恢復晝夜節(jié)律的目的,同時還能改善前列腺的功能,但應警惕夜間血壓過低以及夜間起床時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的可能。
④晨峰血壓:夜間高血壓是晨峰血壓類型之一(見杓型血壓部分)。
■ 3、深杓型血壓
●深杓型血壓的管理:需要降低白天血壓!
①應在非藥物治療(如體育鍛煉)的基礎上晨起即刻服用長效降壓藥(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緩釋片和硝苯地平控釋片等),越早越好。在降低白天血壓的同時一般不會過度降低夜間血壓。
②若白天血壓控制仍不理想,可結合血壓波動的規(guī)律和藥效動力學特點,選擇長效+中短效藥物的組合,進一步控制白天血壓,但應注意中短效降壓藥可能增加體位性低血壓的風險。
③應避免夜間服用降壓藥,盡可能上午服用,否則會加重深杓型血壓模式。
參考文獻:
[1]《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要點解讀[J].中國心血管雜志,2020,25(5):401-410.
本文首發(fā):醫(yī)學界心血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