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的稱謂——千萬不要再叫'老公'了
賀玉明
'老公''老婆'可謂是當今社會上年輕夫妻間最流行的稱謂了。其中'老婆'這一稱謂流行于上世紀中葉的城里青年,'老公'稱謂的流行,則是源自20世紀末以來日益火爆的港劇。
在日常生活中,朝夕相處的夫妻,相互間呼來喚去地也總該有個恰如其分的稱呼,于是便有了夫?qū)ζ藁蚱迣Ψ蜷g的'夫妻稱謂'。當然,這種稱謂既包括夫妻間'直呼'的' 面稱',也包括對他人稱其配偶的'背稱'。
'稱謂習俗'乃華夏民族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中的又一支奇葩。其中的'丈夫稱謂'也和其他傳統(tǒng)民俗文化一樣,在歷史的長河中經(jīng)歷了幾千年不斷演變的過程。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中有著不同的時代特點,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情。
最早時妻子稱呼自己的丈夫為'良人',唐張籍詩云:'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中'良人'便是丈夫所指。妻子稱夫為'良人',且夫稱妻亦為'良人',可見'良人'一詞并不能顯示出其男女性別。這種不能區(qū)別性別的稱謂也給夫妻間的稱呼帶來了諸多的不便。
《說文解字》'郎'條目下云'以郎為男子稱呼本為'良',后假借'郎'字表示'。后來,人們?yōu)榱嗽谧至x上加以區(qū)別,便以男左女右之俗,在'良'的左邊加了個'β'(乃字之左右,面視則相反,下同)變成'郎';右邊加'女'衍為'娘',于是'郎'便成為了妻對丈夫的雅稱。大唐李白'郎騎竹馬來,繞床耨青梅',魏晉孫綽'感郎千金意,愧無傾城色';南北朝范云'送郎上河梁,未盡樽前酒';唐李商隱'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叢';唐伯虎'問郎花好儂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等詩句中之'郎'俱為丈夫所指。
但是,單字音節(jié)的稱謂叫得重了不免有些生硬,叫得輕了又似乎太過于甜膩,給人一種麻酥酥的感覺。于是人們便在單字稱謂的尾后又加上一字變成雙音詞,即'郎'字后面加上一個'君'字;在'娘'的后面加一個'子'字。于是'郎君'便成了妻對丈夫的愛稱,'娘子'也成了丈夫?qū)ζ拮颖硎居H昵的呼喚。起先,'娘子'一語僅用于青春妙齡的少女,到唐代演變?yōu)榉驅(qū)ζ薜姆Q謂。
'官人'一詞流行于宋代。由于當時的宮廷中出現(xiàn)了'官家'一詞,于是乎,在平民百姓中也相繼有了'官人'這一稱謂。妻子自豪地稱呼自家的男人為'官人',那么自己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官人的眷屬。妻子甜甜地尊呼丈夫的同時,也是在炫耀著自己的榮光。至今,新婚夫婦還依然是以'新郎官'、'新娘子'相稱。
'老爺'一詞始見于南宋,清李慈銘《越縵堂日記·光緒庚辰六月二十四日》中云:'老爺之名,實起南宋,而《元史》始見之。'最先僅限于官宦人家對男主人的稱呼,其在家庭的地位不言而喻。到后來逐漸平民化,廣泛在民間使用,表明丈夫在家中的絕對權(quán)威。舊時也用于對神明的尊稱,對成年男子的美稱,對科舉時代舉人的尊稱等。
丈夫還曾被稱為'外子'。受家庭生活'男主外,女主內(nèi)'傳統(tǒng)分工模式的影響,丈夫除稱自己的妻子為'娘子'外,還稱為'內(nèi)子''內(nèi)人''內(nèi)助',敬稱'內(nèi)主''賢內(nèi)助'。在別人面前,又謙稱妻子為'賤內(nèi)''執(zhí)帚'等。相對而言,妻子又稱丈夫為'外人',再文雅一點的則稱為'外子'。
'相公'是繼'官人'之后,將官爵標識也借用為妻對丈夫稱謂的一詞。看過京劇、越劇、黃梅戲,您一定對劇中那一聲聲拉著長音兒羞嗒嗒的嬌呼'相--公--!'印象深刻,也由此可見這個稱謂古時該是何等流行。'相'指宰相、丞相,'公'又是爵位中最高的一等,二者連用,稱之'相公',以示對丈夫的的尊崇。明代,'相公'的稱謂擴大至對男子的敬稱,到了元代成為'丈夫'的通用敬稱。
'先生'是近代對丈夫的稱謂。這其中有本意,也有引申。有特指,也有泛指。就本意而言,是指其最基本的含義'老師'?!掇o海》'先生'條目下寫道:'《禮記·曲禮上》云:從于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也引申為對年長有德業(yè)者的敬稱。有時,也泛用為對人的敬稱。由此可見,這一稱謂,除指某些特定身份,還泛指有學(xué)識有威望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帶有仰慕尊崇之意,更體現(xiàn)男性尊嚴。至今在海外華人,以及港臺地區(qū)仍在廣泛使用。
'愛人'一詞出現(xiàn)在20世紀30年代末。隨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解放區(qū)一些受新文化熏陶的知識分子開始在夫妻間使用'愛人'這一稱謂。新中國成立以后提倡男女平等,不提倡再使用如'屋里的''家里的''掌柜的'等含有歧視色彩的稱謂。但仍使用舊傳統(tǒng)的'先生''太太''小姐'等稱謂又顯得有資產(chǎn)階級色彩,于是'愛人'一詞被廣泛使用。配偶雙方互稱'愛人',體現(xiàn)雙方再無高下,地位完全平等。
但在鄉(xiāng)村、在民間還有更多五花八門的稱謂,比如有最直率的稱謂'男人',但通常要加上定語,謂之'我男人'。有隱喻且含親密味道的叫法'我家那口子'。有隱蔽、委婉、還頗有曖昧的叫法'孩子他爹''孩子他爸。也有最有歸屬感的叫法'我家掌柜的''我們當家的'等。顯得更親昵些的則是呼其姓氏,但也須加上定語,如'我家老趙''我家老錢''我家老孫'等等。有的更是直呼其名,年紀大的則是互稱'老伴兒'。
最后我們再說'老公'這個目前在年輕人間最流行的叫法。'老公'一詞最初原本是對太監(jiān)的稱謂。太監(jiān)舊稱宦官,又稱'寺人''閹人''閹官''閹宦'等,
是指古代宮廷中被閹割生殖器、失去性功能,供役皇室的男性,民間俗稱'老公'。如此看來,老公最早的身份原是失去了'性能人'的'閹人'。所以'老公'還是不要隨便叫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