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的人們,凡是結(jié)了婚的,老婆對丈夫的稱呼變化不小。到如今,很多人甚至把過去對太監(jiān)的稱呼——“老公”,也用在丈夫身上了。但無論怎么說,也不論哪個朝代稱呼,能反映出當時的人文環(huán)境及關(guān)系。近期看到一篇介紹從古至今對“丈夫”的稱呼的文章,覺得有趣,這里摘錄如下,與大家共同分享。
良人古時管丈夫“良人”,這稱呼好聽啊,估計那時的丈夫都不泡妞,家里一桿旗幟永遠飄揚,所以叫“良人”。在當時,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但丈夫管老婆也叫“良人”,相比必當時男女比較平等的。
郎在“良”字旁邊加個“阝”,就是“郎””;在“良”字左邊加“女”,就成“娘”。“郎”為夫君。李白就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詩句?!袄伞倍嘤H切的稱呼阿!
郎君但單音節(jié)詞似乎太甜膩了,大約除了個別那時的“小甜甜”,如鄭袖,鉤弋之流,眾多良家婦女們在人前還是羞于叫出口。于是就在前頭或尾后加一個字變雙音詞,即“郎”字后面加上一個“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上一個“子”字,成了表示親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詞僅用青春妙齡的少女。大約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稱呼。)妻子稱丈夫為“郎君”,是對丈夫的雅稱;丈夫稱妻子為“娘子”,是對妻子的愛稱。
官人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時代。在夫妻間的稱呼上,也是稱謂較多的朝代。宮延中,出現(xiàn)了“官家”一詞;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這一稱謂。有的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官人”。至今,民間仍對新婚夫妻戲稱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門大官人。從這個稱呼也可看出隨著宋代理學(xué)的興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個新臺階啊。官當然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當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了哦。
老爺老爺, 僅限于官宦人家對老公的稱呼,其在家中的尊貴地位不言而喻。
外人,外子在宋代,妻子也有稱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點的就叫稱做“外子”,丈夫則稱自己的妻子的除了“娘子”外,還稱“內(nèi)人”。在別人面前,對妻子的謙稱還有“賤內(nèi)”、“家內(nèi)”;這都是那時的小資和偽小資們最喜歡喜歡的叫法了。潘金蓮稱西門慶一定是甜甜的一聲“官人”:但李易安稱趙明誠則一定是“外子”。
相公如看過京劇,越劇,黃梅戲的話,無論青衣,還是花旦在臺上,拉長了音兒一聲“相——公——”,就是這倆字兒。這比“官人”又進了一步,已經(jīng)不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到后來,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況愈下,從對丈夫的稱呼中也可明顯看出。
先生在近代以來,也稱“丈夫”為先生的,這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這兩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義似乎還是“老師”?!掇o?!贰跋壬蹦肯螺d:“《禮記·曲禮上》:‘從于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也引申為對年長有德業(yè)者的敬稱。有時,也泛用為對人的敬稱?!庇纱硕梢?,這一稱謂,除指某些特定的身份,如丈夫等對象之外,是隱含著職業(yè)、年齡方面的因素的。換言之,所謂的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學(xué)識而又年庚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帶有仰慕尊崇的意思。從中尤可見男性的尊嚴。至今在海外華人中和港臺地區(qū)還在廣泛地使用。
愛人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區(qū)一些受新文化運動熏陶的知識分子開始用“愛人”這一稱謂。新中國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飯的”等有歧視色彩的稱謂;而在舊中國國統(tǒng)區(qū)使用的“先生”、“太太”、“小姐”,又顯出“資產(chǎn)階級”的色彩。于是“愛人”便被廣泛地使用起來。
男人男人,這是最有歸屬感的叫法。通常必須加上定語,謂之“我男人”。可惜僅見于通常極具團隊精神的鄉(xiāng)下女人口中。
我們家那口子帶有一種隱秘的親熱味道!但其中已無尊敬的意思。
孩子他爸最隱蔽,委婉的叫法。但在目前這么個紛繁復(fù)雜的時代,這個稱呼太缺乏準確性了,極不嚴謹。要知道她孩子的爸極可能并不是她老公的哦。
老板現(xiàn)在中國到處都叫老板,連有的研究生叫自己的導(dǎo)師為“老板”,就是這么爛的稱呼,丈夫們享用的機會都不多,更多的時候倒是稱自己的老婆做老板和領(lǐng)導(dǎo)的。
老公老公這詞最初卻就是太監(jiān)。這宦官吧 , 古代官名稱為寺人、黃門、貂珰。尊稱內(nèi)官、內(nèi)臣、中官、中貴;卑稱內(nèi)豎、閹宦、太監(jiān)、閹人。民間則俗稱老公,李自成進北京后,即有“打老公”一說(《棗林雜俎》)。如是看來,老公最早的身份,原是太監(jiān)。
現(xiàn)在的女人在呼叫老公時,是否骨子里潛意識就想過,這眼前的男人,就真還有些太監(jiān)的味道?所以,以后請各位“老婆們”改改口才好。否則,似乎是在說華夏的男性,正呈現(xiàn)被閹割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