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梅核氣,醫(yī)圣張仲景治咽第一方,能行氣散結,降逆化痰!
老是覺得喉嚨里面有像痰一樣的東西,但是咳不出來,咽也咽不下去,做著事的時候還不覺得,一閑下來就又不舒服,特別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更明顯。
現(xiàn)代醫(yī)學把這叫做慢性咽喉炎,但是吃再多治療的咽喉炎的藥也不見好。
而中醫(yī)把這個叫做“梅核氣”,因為它就像是一枚梅子核一樣,阻塞在嗓子里面,吞之不下,咳之不出。
有這種毛病的,一般女性較多,這個“梅核”就像是一種無形的痰,它是由痰瘀和郁滯的氣機交阻在一起形成的。
女性天性敏感,當心情不好的時候,肝氣就會郁結,阻礙氣機的運行,導致脾胃運化水液失調(diào),體內(nèi)的水濕無法調(diào)節(jié)凝結成痰,當肺氣虛弱的時候,就會影響到肺的門戶,就是嗓子。
東漢末年的張仲景對這個病就有治療的方法了,他的《金匱要略》里面就有“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半夏厚樸湯。
厚樸,紫蘇葉,茯苓,制半夏,生姜。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飯后服。
半夏的藥性是偏辛溫的,對胃非常好,能夠幫助胃氣按正常的路徑向下走,還能夠能讓清氣往上走,化掉留在肺里的痰飲,擺平儲痰之器——肺腑。
此外,它還有燥濕的作用,什么是燥濕?我們用火烘干濕衣服的過程,就是燥濕的過程,幫我們把體內(nèi)的濕氣趕跑。
半夏性溫,它對胃非常好,可以助胃氣按正常的路徑向下走,還能夠能讓清氣往上走,化掉留在肺里的痰飲,擺平儲痰之器。
半夏還有燥濕的功效,能夠把體內(nèi)的濕氣趕跑。
茯苓藥性平和,除了能夠強健脾胃以外,還能甘淡滲濕,讓體內(nèi)的濕氣以小便的方式排出體外。
厚樸味苦,厚樸是下氣除滿的高手,如果我們總是胸悶、感覺有股氣梗在那里,或者氣郁難舒,厚樸剛好對應癥狀,見效很快。
紫蘇帶有一般辛香,這股香味很好聞,很多人在做魚的時候就會放上一些。芳香能夠醒脾,對脾有好處,有助于行氣,理肺舒肝,搭配厚樸能讓體內(nèi)氣機通暢,氣郁的根源——肝臟被安撫,那么痰飲自然就消除了。
生姜辛溫散結、溫胃暖脾的功效,讓我們體內(nèi)的痰濕消散、正氣充足,有效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此外,它還有止嘔的功效。
方子里的五味藥環(huán)環(huán)相扣,具有行氣散結、燥濕降逆的功效,喉嚨有異物感、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和支氣管炎等屬于氣滯痰阻的疾病都能用這個方子。
關注
@老中醫(yī)的健康經(jīng),我就是你身邊的中醫(yī)朋友
[心]#家庭健康守護官##中醫(yī)來了##如何做健康老年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