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立論“五運六氣”不是主觀臆造的,是若干代人對天文現(xiàn)象的觀察,而“憑太空實象”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六氣”的形成因素以及陰陽性質確立,都是有天文數(shù)據(jù)可依的。
當前對于解說“六氣”的文章雖然很多,但是結合天文數(shù)據(jù)實際分析的信息幾乎沒有。
本篇文章結合水星的運行狀態(tài)對“六氣”進行解析。
人們通常說的“五運”與“六氣”是兩個不同的系統(tǒng),五運是表示金星在五年周期不同年份勢能的趨勢,而“六氣”是則表示金星六年周期不同年份的性質。
對于“六氣”,為什是“六”?以及“氣”的產(chǎn)生因素,形成因素是是什么?都應該要搞清楚。
“六氣”同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五運一樣,都是表達五大行星繞日一周的勢能高峰周期。
一、“六”這個數(shù)字,來源于水星的運行規(guī)律。
水星是地球內環(huán)行星,與地球差不多大,但是離太陽最近,在五大行星中運行速度最快,
水星繞日公轉一周按天文數(shù)據(jù)是0.24年。
一個周期是(360÷.24=1500°
1500 °-(360×4=1440°)=60°。
是地球的四又六分之一倍。
地球每年時間,水星繞太陽四周又遞進六分之一(60°)。
六年里水星繞日4×6=24周加遞進的一周25周后,回到起點與地球匯合,在360°軌道上分布了六個相隔60°的每年的起始點。
由于這六個點離太陽的距離與角度不同,會產(chǎn)生六種質量不同的氣,這就是六氣之“六”的形成緣由。
二、什么是主氣
“主氣”是地球繞太陽獲得的“陰陽、五行”是自身固有形式,這個形式,能把所有的外來的復加勢能從幅度做出調整,不但調整幅度,而且還增加了了一年為周期的“陽”勢的高峰頻率。
因為“主氣”是由地球自身造成的氣,所以,以太陽在地球的“北回歸點”為坐標,因為這是勢能由弱轉強的轉折點,從近日點以后,順時針把360°劃分初之氣、二之氣、三之氣、四之氣、五之氣、終之氣,六個勢能節(jié)段,
按陰陽性質分為: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共三陰、三陽六氣,只是在五行的基礎上又添加“少陽”一氣,方向與地球自轉是一致的,排序與位置固定不變。
三、什么是客氣
所謂的“客氣”,就是非自身生成的勢能,是外界勢能對自身的影響,
太空中,除了太陽光為君火,其它行星也反射過來的都是相火,六氣也是相火,是由水星繞日的日距遠近,而發(fā)生的反射勢能變化,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軌道直徑小,對于太陽的偏中心更為顯著,一個繞日周期中的陰陽勢能差會更大。
因為勢能高低之差是繞太陽產(chǎn)生的,所以近日點為起始點,按六年周期中,因勢能的作用在大氣層中的反映,呈現(xiàn)出的風、熱、濕、火、燥、寒六性質,按五行趨勢分布,
這個客氣性質,隨水星繞日角度變化而改變,以漸變的形式,每年一變化。按水星遞進的周期六年循環(huán)一遍為周期,所以稱為“六氣”。
這六氣反映了勢能加于大氣層時,每年的濕度、溫度、氣流升降趨勢的狀態(tài)。評估勢能加臨對地球的影響。
四、“客氣”的生成緣由。
“氣”,氣勢也,氣就是勢的“能”,“六氣”是水星運行產(chǎn)生的,這里涉及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太陽光射線均衡的向外布施光照,不偏不倚,這就是“君火以明”,但是不主(時)令,勢能盛衰由行星而調節(jié),這就是“相火以位”。
水星自身不發(fā)光,是反射的太陽光,是“相火”。
由于水星每年遞進六分之一,從六年周期中發(fā)生的勢能高峰與低谷的六個節(jié)段,按勢能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就是三陰三陽的“六氣”,金水星靠近太陽則獲得能量高,遠離太陽則逐漸降低,反射能量也同步變化,這就是六氣的勢能變化。
水星每年依次把六種勢能反射到地球上,這就是“客氣”,對地球來說是外來的客串復加之氣。
地球則用主氣的固定格式,把每年加臨的一種客氣,按加臨的時間對勢能幅度調整。
這就是主氣與客氣生成的區(qū)分。
對六氣的勢能性質形成,與時間角度位置的關系,以及司天、在泉,南政、北政,在以后文章里再和朋友們探討。
下一篇文章《黃帝內經(jīng)之科學》六氣的勢能性質與位置角度關系。
再次誠邀朋友們評論,斧正謬誤。
為傳承內經(jīng)文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