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說這張方子,名為寧心湯,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炎、心律失常、勞累后加重心胸憋悶或疼痛,自汗乏力等病癥。
方組:干曬參、麥冬、五味子、當歸、生地、桃仁、柴胡、丹參、黃芪、甘草
心臟供血不足,是中老年患者常見的一種狀態(tài),主要的表現為胸悶,胸疼,呈陣發(fā)性,通常會在勞累,情緒激動,寒冷后誘發(fā)。
比如老年人早起去早市兒一看,今天的菜便宜,就多買了一些,回來的時候負擔過重,覺得非常的累,相應的心臟供血就顯得不足了,接著可能會出現胸悶、心絞痛等癥狀。
疼痛的部位一般在心前區(qū),就是心臟的位置,有的會向左肩臂放射,有的會向后背放射,有些病人還會覺得胸骨后的這種緊縮感,或者咽喉部的緊縮感,這都是心絞痛的一般表現。
中醫(yī)認為出現了疼痛,首先是不通,不通則痛,對于心臟供血不足引起的這些癥狀,其主要病機就是血淤。
不管是氣滯血瘀,氣虛血瘀,寒凝血淤,還是痰濁血淤,核心都是淤滯,治療上以活血化瘀止痛為主。
本方既補氣又行氣,既益陰養(yǎng)血,又活血祛瘀,相輔相成,深得配伍之妙用。
從中醫(yī)角度分析,如果你會經常感到疲累,多屬于痰濕重、氣虛或陰虛三種類型。
痰濕體質的人群,建議多吃些具有健脾補氣、化痰祛濕的食物,如白蘿卜、紫菜、扁豆、冬瓜、芥菜、香椿、辣椒、木瓜、山藥、栗子、粳米、小米、薏苡仁、玉米、芡實、泥鰍、河蝦、檸檬、蓮藕粉、茯苓餅等。
氣虛體質的人群,可以用黨參、茯苓、白術、甘草、黃芪、太子參、五指毛桃、花旗參、紅參等煲湯或泡茶食用。
陰虛體質的人群建議吃些阿膠、玉竹、元參、麥冬、沙參、玉竹、桑葚子、石斛、五味子、生熟地等。
如果懷疑自己是因為供血不足所致的疲累,在確診前不建議劇烈運動,應盡量多休息。在運動時一旦感覺胸悶、憋氣等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