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思維具有極大的慣性,思想的快車一旦跑偏,就會加速駛向懸崖。——M·斯科特·派克
我們在進行一些風險投資的時候(比如股票和基金),可能總是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買在山頂,割在山底。
上學的時候,老師和父母總是跟你說,高中的時候努力考上一所好的大學,上了大學之后你就輕松了。但是,上了大學才明白,要想保持好的狀態(tài)和成績,即使到了大學一點也不比高中輕松。
之所以會發(fā)生這些情況,都是慣性思維導致的。
說到慣性思維,那么什么是慣性思維呢?
慣性思維就像是物理學上所強調(diào)的物體運動慣性一樣,人們總是喜歡用之前的思維定勢去思考或者解決問題。
慣性思維會讓你思考問題的方向出現(xiàn)很多盲點,浮于表面,缺乏創(chuàng)新和改變。
對于慣性思維,當然也存在很多好的方面,我們不能失去它,比如說,看到一個水杯,你不可能每次都要想一下它的用處,看到一碗米飯,你也不可能每次都去考慮它到底能不能吃,慣性思維有時候確實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便利,我們不能沒有慣性思維。
但是,我們并不能讓慣性思維主導我們。
一般情況下,根據(jù)經(jīng)驗和習慣做事,在不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是可取的。但是這個世界它就是一個變化莫測的世界,當事情發(fā)生變化之后,如果你還在用你的慣性思維做事,最后只會變得越來越狹隘。
依賴慣性,可以說是人的一種天性。固有的東西很難去打破,但是所謂“不破不立”,往往那些獲得幸福和財富的人,都屬于那些少數(shù)懂得反人性的人。
那么,應該如何“擺脫”不必要慣性思維呢?
想要擺脫慣性思維,你可以多進行閱讀、多思考、多問、多與他人交流,這樣你的見識才會不斷提高,這樣你才能夠有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打破慣性思維的基礎。你的見識就決定了你的行動
所有的事情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一種對現(xiàn)狀的一種挑戰(zhàn),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審視。
不管什么樣的事情,永遠都不要固化你的思維,就算是你認為正常的某些事情,你也可以去想一想,它還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
逆向思維也就是反其道而行之,進行思維的逆推。
逆向思維總共有三種方法:換位思考;換角度思考;發(fā)散性逆向思維(由一點到多點,由點及面、由此及彼,進行多向思考)。
很多時候,反方向去思考或者求證,就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效果。
曾經(jīng)聽說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大英國家圖書館曾進行過重建,當時舊的圖書館要遷移到新的圖書館去,但是由于舊圖書館的藏書眾多,想要把書全部搬至新的地方,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的和物力,大致需要耗費350萬英鎊,但是由于當時經(jīng)費問題有限,讓館長犯了難。
這時,有一名館員知道了這件事情,就跟館長說:“館長,我有辦法解決搬書的問題,只需要150萬英鎊,但是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如果這150萬英鎊最后沒有用完,剩余的錢都歸我個人所有?!?/span>
館長一聽,只需要150萬英鎊就能把書全部搬至新館,當場就接受了這名館員的建議和條件。
后來,這名館員就讓圖書館在當?shù)氐膱罂系橇艘粍t啟示,啟示內(nèi)容大致為,從即日起,圖書館可不限量借書,但是歸還的書籍時需要歸還至新的圖書館去。
啟示一經(jīng)登出,前來借書的人絡繹不絕,舊圖書館里的書也越來少了,最終,這項任務量龐大的工程所用到的費用還不到30萬英鎊。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如果用慣性思維思考,把書搬至新的圖書館就需要專門請人力去完成,為此還得支付高額的費用。
但是如果你采用逆向思維去想辦法,換個方向思考問題,用登報的方式做宣傳,就能用少量的錢達到你想要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