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取了一組拍攝于晚清1898年的歷史人物老照片,其中留影舊照被珍藏于日本宮內廳的藏書《北京城內外勝景寫真貼》之中。老照片中所展示的天子腳下的京城并非宮廷劇中那樣金碧輝煌,其城內人來車往的普通市井生活,原來亦是與許多普通城鎮(zhèn)百姓一樣平常所見。
晚清時期京城內一戶有錢人家的妻妾同坐合影,老照片中的原配與小妾合影時滿臉冷笑各懷鬼胎并非像表面那樣一派祥和、相敬如賓的模樣。其實古代女子無論是為妻為妾,誰又會愿意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因此原配與小妾彼此冷眼相待、面和心不和,亦是常見之事。
晚清時期北京城內的玉河橋附近景觀舊照。彼年的北京城正經歷一場風云幻變的歷史大事件: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前后發(fā)起了“戊戌政變”與“戊戌變法”,然而最后皆是以失敗告終。在其變法失敗后,慈禧太后將年輕的光緒皇帝囚禁于瀛臺之中。
晚清年間的北京城內的崇文門一帶的大街舊照。根據(jù)文獻書籍《燕京雜記》中講述:“京城內的街道除了正陽門以外,其余絕不砌石?!碑敃r的京城內道路多是泥土之路,再加上常年日曬雨淋,每到烈陽暴曬之際便是塵土飛揚。而到雨落雪下之時,卻又是泥濘不堪無法前行。
晚清時期北京城內的大清門罕見舊照,眾所周知這大清門乃是紫禁城的皇城正南門,古時候的人們通常以男方為尊貴之向,因此這大清門被稱為“國門”之譽。凡是朝廷文武大臣,途徑此門時皆需下馬,由側門之處而行。而其中門則是清朝的皇帝與皇后方可由此通過。
晚清時期京城內繁花似錦的前門大街罕見舊照。不過彼時的京城城區(qū)內公廁所建不多,其中公廁官設有三座,而私設的公廁為五座。而城內之人絡繹不絕、萬人空巷,好多人為了方便皆是隨地大小便,根本無暇顧及其身份與體面一事。
晚清年間幾個鄉(xiāng)村老漢在京城內的城墻頂端上津津樂道地嘮嗑聊天,午后斜陽復西曬,城墻樓上一片落日昏黃。幾名莊稼漢打扮的鄉(xiāng)村老漢,三五成群地在城墻上聊天說笑,亦是這人間煙火生活最真實的畫面一幕。彼時的北京城內被朝廷分為滿、漢界限居住制度,其內城乃是八旗之人所居住駐地,而外城則是漢人與其他族人所居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