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選取了一組取景于晚清年間的珍貴人物生活老照片,為喜愛歷史的文者們一展百余年前的先輩們的風(fēng)貌形象。關(guān)于晚清年間的人們穿衣打扮及生活細節(jié),老照片皆有有直觀的記錄與描述。
圖為晚清年間一戶有錢人家的原配和小妾合影是不屑一顧的罕見場景舊照,世人皆知沒有哪一個女子愿意與旁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因此自古原配夫人和偏房小妾便是兩個對立的極端。若不是家中丈夫要求合影拍照,恐怕這張老照片中的原配夫人根本不愿與小妾并肩同坐。
晚清1910年一位窮苦男子為孩子編發(fā)捉虱子時候的罕見舊照,捉虱子或許對于曾經(jīng)生活在農(nóng)村的八零后文者來說并不算陌生。小時候家中若是居住環(huán)境不好,時常會有生虱子的情況。而晚清年間的男子皆都留著長辮子,而且平時又不經(jīng)常洗頭,因此彼時的人們最容易滋生虱子和跳蚤。
手持書本的晚清女子肖像舊照,老照片中的女子相貌嫻靜美麗,身穿華貴錦繡的襖褲,頭戴珠玉抹額,一雙纏足的小腳如同三寸金蓮,遠遠望去既美麗又清雅,可見乃是晚清年間漢族女子的標(biāo)準(zhǔn)打扮。其實纏足對于女子來說是一種荼毒,后來清廷多次下令嚴禁裹足,這才減少了女子深受裹足之苦。
圖為晚清年間吸食鴉片的窮人倒在巷子里昏睡的留影老照片,眾所周知晚清末年大街小巷的鴉片館泛濫成災(zāi),隨處可見人們在街頭吐云吐霧地吸食鴉片。當(dāng)時不管是朝廷大臣達官貴族,或是尋常百姓街頭小販,皆都被鴉片殘害到家破人亡。
晚清1910年一對年邁的老夫婦帶著孩童出門時候的珍貴留影,老照片中的一家三口應(yīng)該是出門趕集,因此挑著一擔(dān)籮筐。而年幼的孩子因趕路不便,因此滿心歡喜地坐在父親挑著的籮筐之中。而一旁的婦女則因為小腳行走太慢,于是只好拄著拐杖渡步前行。
這是晚清末年一位新婚女子哭著走出花轎時候的場景舊照,自古女子成親嫁人時哭嫁為風(fēng)俗禮儀,以此以示對娘家父母與親人的不舍之情,亦是表達新婚女子為人深情忠厚之意。其實哭嫁是自古以來的婚嫁習(xí)俗,至今亦是有人沿襲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