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學風水全書基礎章》 八卦總篇 先天八卦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前文我們從太極的最初點講到的兩儀的陰陽區(qū)分,由兩儀而講解四象,而知四象成天地四維之規(guī)矩,從而成時空的基礎概念。由四象而生八卦,八卦的產(chǎn)生也奠定了中國古文化的開端,而其后世也應用頗廣、如風水、命理、占卜、醫(yī)學、音樂、色彩、繪畫、數(shù)學等諸多方面。
在《太平御覽》所云:“伏羲坐于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币浴啊睘殛?,以“--”為陰,組成八卦: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艮為山、離為火,兌為澤,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分據(jù)八方,中繪太極之圖。
此為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傳說是伏羲所創(chuàng),而后有后天八卦,其為周文王所創(chuàng),而本章節(jié)主要講解的便是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口訣:
天地定位 山澤通氣
雷風相薄 水火不相射
太極之道,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則成兩儀,陰陽兩儀而成老陽、少陰、老陰、少陽,總稱兩儀四象,四象在生陰陽而成八卦。
也就是說在四象的基礎上在加一陽爻或一陰爻,成三疊之相,三爻呈天、地、人三才,爻位自下而上,應自然是規(guī),萬物之律,爻位自下而上分別稱:初爻、二爻、三爻而成一卦。
口訣釋意(先天八卦):
天地定位:
乾南坤北,乾居上取為天,坤居下取為地,南北對立,上下相對,乾為三陽爻所構成,稱純陽之卦,坤為純陰爻所成,為純陰之卦,純陽、純陰相對相立。天成地立,乾坤陰陽,南北分列而居的所屬狀態(tài)。
山澤通氣:
艮為山居西北,兌為澤居東南,兌澤之于艮山,成山雨之相,艮山之氣通兌澤,成水脈之相,艮一陽爻在上,二陰爻在下,兌一陰爻在上,二陽爻在下,山水相擁,成對而居。
雷風相?。?/strong>
震為雷居東北,巽為風居西南,其勢相薄相迫,雷迅風益烈,風激而雷迅,呈其自然相激、相迫之勢,進而發(fā)揮,震卦二陰位上,一陽位下,巽卦二陽位上,一陰位下,風雷相交薄,雷風益烈迅的狀態(tài)。
水火不相射:
離為日居東,坎為月居西,分列兩端,而不相射,日為耀,月為照,日月晝夜而照耀,其不相見,分而照耀,也有水火各其位之意,而之不容,離上下陽爻,中間陰爻,坎上下陰爻,中間陽爻的對立狀態(tài)。
古人智慧深遠,此口訣也呈現(xiàn)了一副自然畫面,天高地厚,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萬物生發(fā)的自然環(huán)境,“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艮山、兌澤”八方分立,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事物與自然現(xiàn)象,象征其自然環(huán)境規(guī)律變化與虛幻,詮釋其自然的原始規(guī)律。
本章節(jié)主要講解先天八卦的口訣,下一章節(jié)將講解后天八卦,后天八卦講解完成后,將對八卦這一部分的基礎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總結,然后講解河圖與洛書,這些都作為基礎篇的知識普及與搭建最為有效的基礎內(nèi)容,而后進入五行、地支、天干的詳細講解。
本章重點歸納:
卦形歌訣
乾三連,坤六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此口訣有助于對卦象的理解與記憶,需要熟記于心。
八卦代數(shù)
先天八卦: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八卦方位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
此知識點為先天八卦數(shù)字定項與先天八卦的方位定義,需要掌握與熟記。
對應五行
金-乾、兌 乾為天,兌為澤
木-震、巽 震為雷,巽為風
土-坤、艮 坤為地,艮為山
水-坎 坎為水(月亮)
火-離 離為火(太陽)
此為八卦對應的五行關系與卦象代表,需要掌握與熟記。
張軒寧作品
張軒寧/原則作品(版權所有 違者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