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時候走過保定古蓮池這橋,可能會跌倒,可能跌一個跟頭就穿越到元朝,所以,保定古蓮池里的橋,不能隨便亂走的。
本期攝影專集《保定古蓮花池,這里的雪竟然是香的》,一日看盡保定城公眾號、直隸尚書房公眾號、保定城市攝影愛好者微信群聯(lián)合推薦。歡迎各位朋友給我們推薦更多精美圖文。
攝影:飄動的絲巾,拍攝地點,保定古蓮池
前幾天一場雪,讓北京變成了北平,讓南京變成了金陵。牛黃解讀也發(fā)了一篇,一場雪,就讓保定變成了直隸——《直隸總督署,遇上一場雪,愛上一座城》。有網(wǎng)友說,保定變成直隸,怎么能沒有蓮池瑞香呢,那里的雪是香的,好幾百年前蓮池的雪就是香的。蓮池的雪為什么是香的?這要從800多年保定那場浩劫說起。那時,正是宋之末期蒙元崛起之際。那年,是1213年,有記載說,某日元兵攻陷保州,焚屠三天。曾經(jīng)的保州城,據(jù)說除了一些工匠還有孩子,一城煙火一城百姓,就那樣毀了。1217年,有個叫張柔的人投降蒙軍,之后帶領(lǐng)部隊駐進(jìn)保州城西的滿城縣城一帶。牛黃解讀認(rèn)為,主要是保州被毀的不成樣子,才西駐滿城,如果保州不毀,首選一定是駐在保州。1227年,投降10 年的張柔已升任蒙古軍兵馬都元帥,由此看這人肯定是能打,肯定是有頭腦。那一年,張柔率軍由滿城移駐保州,畫市井,定居民,置官廨,重建城池,遂使保州成為“燕南一大都會”。且不說這張柔是漢、是金,還是蒙、是元,就他讓毀滅的保定重生這件事,我們還是要記住他的。當(dāng)時有個人叫元好問,不僅好問,他還有挺好的學(xué)問。那時候張柔四處打仗,他有個習(xí)慣,愛收集各種圖書典籍,每拿下一處城池,先要去收他的檔案收他的書。所以,張柔手里有各種書,好問的元好問,于是就投奔了張柔,一個重要吸引,就是這里有解疑釋問的各種書。這好問的元好問,沒白看張柔的書,專門給他寫了一篇《順天府營建記》,記述保定那一段重生的輝煌。其中有這樣幾句:鑿西城以入水,水循市東行,由古清苑幾百舉武而北,別為東流,垂及東城,又折而西,雙流交貫,由北水門而出。水之占城中者什之四。注意這一段,重生的保定城,有水,有活水,有河道經(jīng)過的活水,對一座城市來說,有水,就有了魂。為柳塘、為西溪、為南湖、為北潭、為云錦,夏秋之交,荷芰如繡,水禽容與,飛鳴下上,若與游人共樂而不能去。舟行其中,投網(wǎng)可以得魚,令人渺焉有吳兒洲渚之想。由是營守備,以甲乙次第之,則為北衙、為南宅。注意這一句,由是營守備,以甲乙次第之,則為北衙、為南宅。也就是說在衙門南面,修了一大片宅子。當(dāng)時,在城中流水所經(jīng)的將帥府邸近處建成四座園林,西邊的叫“種香”,南邊的叫“雪香”,東邊的叫“壽春”,北邊的叫“芳潤”。張柔將種香園留給自己,將其余三座分賜副帥與部將,其中雪香園給了一個叫喬維忠的人。當(dāng)時還有一個愛看書的人叫郝經(jīng),他寫過一篇《臨漪亭記略》,說這雪香園里:茂樹蔥郁,異卉芬蒨,庚伏冠衣,清風(fēng)戛然,迥不知暑。澄瀾蕩漾,簾戶疏越,魚泳而鳥翔,城市囂囂而得三湘七澤之樂,可謂勝地矣。郝經(jīng),把個雪香園寫的這么好,你是不是拿了人家喬老爺什么好處?這雪香園,就是后來的古蓮池,就是后來的蓮池書院,就是現(xiàn)在的蓮池公園。
沒想到吧,人家本來就叫雪香園,所以,有人說這里的雪是香的,還真是說著了。保定古蓮池的雪,是香的,這個奇怪的的梗,這個燒腦的論述題,牛黃解讀自己都佩服自己這解讀。有人說蓮池的雪是香的,你信,你就著了牛黃解讀的道了,他只不過是想騙你,騙你等再下雪的時候去拍蓮池拍個照,而已。
這兩石貨,識破不說破,趕緊閉嘴,趕緊喝風(fēng)吃雪去吧。
保定古蓮池的雪為什么是香的,我們還有更正經(jīng)的解讀,那倆獅子,你們等著??茨阆麓芜€笑不笑。以上圖片未經(jīng)飄動的絲巾授權(quán)嚴(yán)禁轉(zhuǎn)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