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郝中實
盛夏,又到一年一度的觀荷賞蓮時節(jié)。
說起賞荷勝景,各地都可舉出一二。在北京周邊,若論荷景的貴氣,有承德避暑山莊皇家園林,可于夏日在煙雨樓、水心榭看翠蓋凌波、芙蓉出水;論荷景的浩瀚,有 “華北明珠”白洋淀,可于酷暑在“荷花大觀園”觀霞包霓荷、千嬌照水。而到湖北洪湖觀荷長廊,可看十里荷花帶、萬畝蓮藕區(qū);到杭州西湖曲院風(fēng)荷,可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然而我最喜歡的賞荷勝地,還是與京城近在咫尺的河北保定“古蓮花池”。她以“漣漪夏艷”、“城市蓬萊”美譽,贏得觀荷勝地美名,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的法眼,深受天南海北游客的青睞。
筆者近日乘北京作家協(xié)會組織河北采風(fēng)的機會,重游保定古蓮花池,得以細細觀賞她的幽美。
古蓮池最具特色的還是其苑囿之幽、園林之美。古蓮池原名“雪香園”,為中國十大歷史名園之一,與蘇州拙政園、無錫寄暢園、揚州個園、上海豫園等齊名。從唐高宗上元二年在臨漪亭基礎(chǔ)上建立,經(jīng)元代重修,明代擴建,至清代辟為皇帝行宮,形成以蓮花池為主體,以臨漪亭為中心,沿岸的水東樓、藻詠廳、君子長生館、響琴榭、高芬軒、寒綠軒、觀瀾亭等相鄰相望、步步有景的古建群落。優(yōu)雅中顯別致、質(zhì)樸中見奇崛,薈萃南北古典園林建筑之精華,并巧妙地將山水樓臺、亭堂廡榭融于一園,令人賞心悅目、嘆為觀止。
園區(qū)總面積2.4萬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積7900平方米。方圓大小適中,古建錯落有致,既不肆意鋪陳,又不局促緊皺,仿佛一切都是“量身定做”,全無半點不講造園章法之嫌。游一園而盡賞古典苑囿之幽、園林之美,真是何樂而不為?
古蓮花池分為南北兩塘,其中北塘呈不規(guī)則矩形,中間有宛虹橋、宛虹亭和曲步橋隔開,別有味道。東西兩面,栽種的蓮荷品種還不相同,東面紅蓮灼灼,西面白蓮依依,各顯秀色、各有其美。讓人不由想起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詩句:“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今日古蓮池完美詮釋著古人詩意,也是難得一絕。
正值蓮荷盛開,滿池芬芳,可以盡覽蓮荷之韻。步入古蓮花池不過數(shù)十米,滿池蓮花便撲入眼簾。這里,雖然不似白洋淀荷花大觀園云集幾百種荷花,但其密密匝匝、迎風(fēng)搖曳的身姿仍給人以震撼。“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唐代詩人盧照鄰的詩句用在這里格外貼切。滿池波光瀲瀲,花葉相依,真是如夢如幻、如詩如畫。
同行的作家朋友不似攝影發(fā)燒友,有“長槍短炮”橫掃取景,僅以手機、“微單”爭相留影,也頗有“人面荷花相映紅”之趣。
徜徉古蓮池,滿目荷影,滿園荷香,自不待言。同時,彌漫其中的,還有眾多觀荷賞蓮勝地沒有或少有的書卷之氣。因為這里,有聞名于世二百多年的蓮池書院。
建于1909年的直隸圖書館,則延續(xù)著蓮池書院的榮光,雖是新式圖書樓,但與古老園林相得益彰,并不違和,曾是展示河北深厚文化底蘊的又一窗口,顯示著中華杰出文化的淵源與傳承。
公元1733年,時任直隸總督李衛(wèi)奉雍正皇帝旨意,在風(fēng)景絕佳的蓮池建起直隸書院,又名蓮池書院,為直隸最高學(xué)府。乾隆南下曾數(shù)次出游駐蹕,為蓮池十二景分別題有詩句,偏愛有加。有官府鼎力扶持,有名師、名家執(zhí)教,蓮池書院一時名聲大噪,成為清末全國書院之冠,一批又一批飽學(xué)之士從這里走出,包括前清最后一位狀元劉春霖。可以說,蓮池書院的“硬件和軟件”,在相當(dāng)長一段時間里,都令各省書院羨慕不已。建于元代的萬春樓藏書曾達到三萬冊以上,一般書院難以望其項背。
“竹靜似聞蒼玉佩,松寒欲傍綠荷衣?!?游古蓮池,小方壺是不應(yīng)錯過的一處景致,據(jù)說是以神話中東海仙山“方壺”命名。原為君子長生館的南配房,現(xiàn)在成為 “荷花淀派”的保定作家群成就展室,吸引了同行的作家朋友在此久久駐足。
創(chuàng)立“荷花淀派”的文壇巨擘孫犁先生,是在保定這片熱土上辛勤耕耘,奠定“荷花淀”流派厚重基石。其后成長起來的“保定作家群”,名家大腕云集,寫出《新兒女英雄傳》的袁靜、孔厥,寫出《紅旗譜》的梁斌,寫出《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的李英儒,寫出《小兵張嘎》的徐光耀,寫出《敵后武工隊》的馮志,寫出《烈火金剛》的劉流,都是保定作家群代表人物,咱北京人熟悉的詞作家閻肅、劇作家蘇叔陽,也來自保定。
其中現(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鐵凝,創(chuàng)作了《哦,香雪》《玫瑰門》《大浴女》《麥秸垛》等眾多影響深遠的力作,更是河北保定作家群的驕傲。粗粗一看,入圍“荷花淀派”的保定知名作家有38人之多,老中青三代陣容甚是齊整??粗@些耳熟能詳?shù)拿?,回味他們膾炙人口的佳作,引人遐思,令人感奮。
對作家而言,寫出無愧時代的好作品無疑應(yīng)是最高追求,在這個意義上說,北京作家參觀“荷花淀派”保定作家成就展,既像一次培訓(xùn)班,更像一個加油站。是啊,“荷花一派”已經(jīng)滿池芬芳,期待“京城月季”競相激情綻放……
在君子長生館,筆者還被清代朱煥彪撰寫的對聯(lián)吸引:“花落庭閑 愛光景隨時 且作清游尋勝地;蓮香池靜 問弦歌何處 更教思古發(fā)幽情?!钡拇_,勝日尋芳古蓮池,賞花觀景,思古品聯(lián),實在是炎炎夏日一件雅事。
惜采風(fēng)日程安排緊湊所限,此次無法將園中每個景點都一一游遍,以發(fā)現(xiàn)更多值得回味的絕妙景致。好在河北保定離京城并不遙遠,且“凌波仙子”會每年如期展瓣吐蕊、酣醉紅妝,不必擔(dān)憂難以再見。 未踏歸程,已經(jīng)與同行朋友相約,再擇盛夏荷花飄香之際,故地重游,以好好品味一泓瀲滟的古蓮池“無邊光景時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