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俗語“不見棺材不落淚”,下一句才是精華,可惜少有人知
古代的俗語凝結了很多人的智慧,大多是古人的生活經(jīng)驗,但也有一些,是通俗易懂不管褒貶的話語,就比如這句“不見棺材不落淚”,也成了人盡皆知的俗語。這句話原本是“不見親棺不落淚”,并不是說見到每個棺材都落淚,后來訛傳成見了每個棺材都落淚。這句話出自出自明朝蘭陵笑笑生寫的一本《詞話》,比喻堅持錯誤的道路,不到徹底失敗的關頭不肯罷休。
與這句話有關的還有個典故,傳說,古代有個姓關的人家,這家人幾代貧窮,后來生了個兒子,就把兒子起名為“關財”,意思是生財?shù)囊馑肌5遣痪煤?,這家人就因天災,饑餓而死,只留下8歲的關財獨自一人,關財年歲太小,無以為生,就靠討飯過活,每天晚上回來的時候,就靠在鄰居家的窗戶下學吹笛子,漸漸竟練了一手吹笛子的好手藝,很多人都花錢來聽。
鄰居家姓黃,是個員外,家中只有一個千金,黃員外給她起名叫“黃河”,黃河每天聽關財在樓下吹笛子,漸漸就成了習慣,一天不聽就不舒服,慢慢就叫丫環(huán)把關財帶到樓下,吹給她聽,有次,黃小姐聽得出神,手帕不小心掉到了樓下,正好掉在了專心吹笛子的關財?shù)牡炎由?,關財以為小姐故意送情,就起了相愛之心??墒沁@件事被黃員外知道了,黃員外就把關財打一頓并趕走,叫他以后不許來這邊吹笛子。
關財被打一頓,回去后就病了,無心吹笛子,后來病得越發(fā)嚴重,黃小姐這邊聽不到關財吹笛子,每日也很難受,叫丫環(huán)去打探,丫環(huán)回來報說,關公子病得厲害,都是因為思念小姐,終于把小姐說通,去看關財。沒想到第二天去的時候,關財已經(jīng)病死了,黃小姐來到關財?shù)膲炃巴纯?,眼淚掉到了棺材上,只見棺材“叭”的一聲裂開個口子,關財終于見到了小姐。
這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它的下一句很精華,那就是“不到黃河不死心”,這個下句對比起來要比上句精華,因為上句是含貶義,而這個下句,原句是“不到烏江心不死”,說的是項羽。意思則是,不到無路可走不死心,也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有下定決心做某件事情的意思,因此這個下句要比上句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