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不僅為父母創(chuàng)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還可以帶給孩子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上有過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當然對于孩子來說,閱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提到“親子閱讀”,不少家長就皺起了眉頭,擔心方法不對,讀時孩子不愛聽;擔心選錯繪本,孩子不愛看。那么父母該如何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呢?
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書
調查發(fā)現,不少家長在為孩子準備閱讀材料時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觀性。70%以上的家長只是憑自己的喜好和判斷為孩子選書,較少考慮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而且在為孩子選擇圖書時更多地是從智力開發(fā)的需要考慮,范圍較窄。
所以由于孩子年紀小,理解力有限,你可以為他選一本字詞較簡單,但有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的書籍。通常孩子對生動有趣的事情存有好奇心,也容易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跳過孩子不能理解的生字
當寶寶閱讀遇到生字詞時,可以先跳過,不要勉強他認識或記住所有教過他的字,這可能會讓孩子感覺到書本的陌生和可怕,從而厭惡閱讀。
因此,父母不要急于給孩子認字,不要急于教給孩子閱讀的方法。但父母可以想辦法,減少孩子遇到生字時的阻礙。
比如:先跳過生字,讀后面的內容;等你再返回來問孩子:“你覺得這個詞在這兒應該是什么意思呢?”結合寶寶對內容的理解,幫他猜出詞義,再認真地教他這個字詞要怎么念、是什么意思等。
可以出聲朗讀書本
對于孩子來說,尤其是幼兒和低中年級的孩子,父母出聲朗讀是給孩子是最佳的閱讀方法。因為用耳朵傾聽美妙的故事,給予孩子的是最暢快的閱讀享受,還可以加深孩子對語言的記憶,是孩子積累書面語言的一條捷徑。
每次朗讀前,一般應該事先預習一下素材,至少在有對話的地方要能分清哪一句話是誰說的。
注意閱讀時的態(tài)度
父母在閱讀時情緒化現象嚴重,興致高、情緒好時陪孩子看看書;不高興、沒興致時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
所以,當父母在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候,最好能夠屏蔽外界打擾,有專門的空間和時間,專心地和孩子一起閱讀。
布置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
舒適輕松的閱讀環(huán)境,有助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孩子隨處可以看到書、拿到書,自然而然就會去閱讀。
安排安靜固定的地方放置書柜,并有充足的光線,舒服的椅墊、抱枕或書中的角色布偶,讓孩子覺得那里很安全、很溫馨,只要想看書,就會自動走過去。共讀的時間不必太長,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以孩子情況而定。不要太強制,以免孩子排斥。
閱讀雖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卻能改變人生的寬度。親子閱讀能夠引領孩子進入知識的殿堂,為孩子打開智慧之門,更為孩子的終生學習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