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臨床常見的急診癥狀,大咯血病人常因窒息而死亡??┭蠖鄶?shù)為呼吸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所致。
一般認為,24 h 咯血量 < 100 ml 為少量咯血,100 ~ 500 ml 為中量咯血,> 500 ml 或一次咯血量 > 100 ml 為大量咯血。
臨床上遇到大咯血時常常會令人「神經(jīng)繃緊」,掌握咯血的處理原則至關(guān)重要。
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治氣道阻塞,維持生命功能并同時進行病因治療
1. 大咯血患者應(yīng)絕對臥床休息
取患側(cè)臥位,出血部位不明時應(yīng)取平臥位。鼓勵病人將血輕輕咳出,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和肺不張。
2. 如病人精神過度緊張,可用小劑量鎮(zhèn)靜劑
如地西泮 2.5 mg,一日 2 次口服,或地西泮針 10 mg 肌注。對頻發(fā)或劇烈咳嗽者,可給予鎮(zhèn)咳藥,如噴托維林 25 mg,一日 3 次口服;或依普拉酮 40 mg,口服,一日 3 次。
大咯血時一般不用鎮(zhèn)咳劑,如劇咳妨礙止血,可在血液咳出后臨時給予可待因 15 ~ 30 mg,口服,一日 1 次 ~ 一日 3 次。
注意:年老體弱、肺功能不全者不宜用鎮(zhèn)咳藥。禁用嗎啡、哌替啶,以免過度抑制咳嗽反射,造成窒息。
1. 垂體后葉素:垂體后葉素 5 ~ 10U 25% 葡萄糖液 20 ~ 40 ml,緩慢靜注(10 ~ 15 min),必要時 2 ~ 6 h 可重復(fù);或 10 ~ 20U 加入 5% 葡萄糖液 250 ~ 500ml 中靜滴。
注意:用藥過程中,若出現(xiàn)頭痛、面色蒼白、胸悶、腹痛、便意及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yīng)時,注意減慢靜注或靜滴速度。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心力衰竭以及孕婦等,均應(yīng)慎用或不用。
2. 血管擴張劑:尤適用于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及孕婦等患者,應(yīng)在補足血容量的基礎(chǔ)上使用。常用的藥物有:
(1)酚妥拉明:可用 10 ~ 20 mg 加入 5% 葡萄糖液 250 ~ 500 ml 靜滴,一日 1 次,連用 5 ~ 7 天;
(2)硝酸甘油:可用 5 ~ 10 mg 加入 5% 葡萄糖液 250 ~ 500 ml 靜滴,尤適用于與垂體后葉素合用;
(3)M 受體阻滯劑:阿托品 1 mg 或山莨菪堿 10 mg,肌注或皮下注射;
(4)此外亦有氯丙嗪等治療大咯血。
3. 巴曲酶(立止血):首次靜注與肌注各 1KU,隨后每日肌注 1KU。
4. 糖皮質(zhì)激素:可用地塞米松 10 ~ 20 mg/d 或氫化考的松 100 ~ 300 mg/d 加入液體中 靜滴,共 3 ~ 5d 。
5. 一般止血藥:氨基己酸(EACA)6.0 g 5% 葡萄糖液 250 ml 靜滴,一日 2 次;或氨甲苯酸(PAMBA)0.1 ~ 0.2 g 25% 葡萄糖液 20 ~ 40 ml 緩慢靜注,一日 2 次,或 PAMBA 0.2 g 5% 葡萄糖液 250 ml 中靜滴,一日 1 次或一日 2 次。
酚磺乙胺 0.25 g 25% 葡萄糖液 40 ml 靜注,一日 1 次或一日 2 次;或酚磺乙胺 0.75 g 5% 葡萄糖液 500 ml 靜滴,qd。
此外尚有卡巴克絡(luò)(安絡(luò)血)、維生素 K、魚精蛋白、各種止血粉等。上述藥物一般只作為大咯血的輔助治療藥物。
及早進行纖支鏡檢查,可以明確出血部位,清除氣道內(nèi)的陳血,配合血管收縮劑、凝血酶、氣囊填塞等方法進行有效地止血。
1. 支氣管灌洗法:采用 4℃ 左右的冷鹽水 20 ~ 50 ml,通過纖維支氣管鏡注入出血的肺段,留置 30 ~ 60s 后吸出,連續(xù)數(shù)次。一般每個病人所需的灌洗液總量以 100 ~ 500 ml 為宜。
2. 局部用藥: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將(1∶10000)腎上腺素冷鹽水 1 ~ 2 ml,或(1000U/ml)凝血酶溶液 5 ~ 10 ml 滴注到出血部位。
3. 氣囊填塞: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將 Fogarty 氣囊導(dǎo)管送至出血部位的肺段或亞段支氣管后,通過導(dǎo)管向氣囊內(nèi)充氣或充水,致使出血部位的支氣管填塞,達到止血的目的。
一般氣囊留置 24 ~ 48 h 以后,放松氣囊,觀察幾小時后未見進一步出血即可拔管。
適用于雙側(cè)病變或多部位出血,心、肺功能較差不能耐受手術(shù)或晚期肺癌侵及縱隔和大血管者。
一般應(yīng)在纖支鏡確定出血部位,有活動性出血,出血時間 < 12 h 方可考慮進行。
注意:當造影顯示,脊髓動脈是從出血的支氣管動脈發(fā)出時,栓塞是禁忌的。
放射治療
有文獻報道,對不適合手術(shù)及支氣管動脈栓塞的晚期肺癌及部分肺部曲菌感染引起大咯血病人,局限性放射治療可能有效。
手術(shù)治療
對部分雖經(jīng)積極的保守治療,仍難以止血,且其咯血量之大直接威脅生命的患者,應(yīng)考慮外科手術(shù)治療。
1. 適應(yīng)證:24 h 咯血量超過 1500 ml,或 24 h 內(nèi) 1 次咯血量達 500 ml,經(jīng)內(nèi)科治療無止血趨勢;反復(fù)大咯血,有引起窒息先兆時;一葉肺或一側(cè)肺有明確的慢性不可逆性病變(如支氣管擴張、空洞性肺結(jié)核、肺膿腫、肺曲菌球等)。
2. 手術(shù)禁忌證:兩肺廣泛的彌漫性病變(如兩肺廣泛支氣管擴張,多發(fā)性支氣管肺囊腫等);全身情況差,心、肺功能代償不全;非原發(fā)性肺部病變所引起的咯血。
附:大咯血緊急處理流程圖
編輯: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