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存留下來的文物、建筑在現(xiàn)在看來都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它們多代表的是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地區(qū)甚至是一個朝代的特色,所以尋找古文物就成為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是文物的保護儲存和流傳是很困難的,大部分可能會因為戰(zhàn)火,或者很多原因無法保存。.....................................................................................................
圓明園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以非常宏大的規(guī)模和精美的設計成為了清朝的皇家園林,里面還放著很多的珍貴文物,卻因為戰(zhàn)亂被徹底毀滅。
清人入關之后,建立了清朝,但是統(tǒng)治者并不習慣北京的天氣和拘束的生活,皇帝們整日面對著皇宮中的高墻,也倍感厭倦。
于是康熙初年,開始修建園林,作為皇帝出行時避暑休假的行宮。園林的選址也是非常講究的,在今天的北京西郊。
那里地形復雜,而且有河流匯聚而成的湖泊沼澤,所以氣候相對來說更加的濕潤和涼爽。清朝時,皇帝們就選擇西郊作為修建園林的地址。
...............................................................................................................................
圓明園就是其中一個皇家園林,它的修建開始于康熙末年,當時康熙將西郊的一處園林送給了四阿哥,“圓明”這兩個字也是康熙親賜的。
在當時圓明園的規(guī)模還不算很大,一直到了雍正二年圓明園開始擴建,雍正緊急命令宮中的內務府大量采買擴建所需的木材和石料。
圓明園在擴建完成后,它的格局是完全仿照紫禁城的對稱樣式,里面還增設了大量的建筑群、亭臺樓閣和園林景觀。
此時圓明園的格局其實已經(jīng)基本定型了,里面宏偉的宮殿,設計精美的景致,都顯示著皇家園林的奢華和莊嚴。但是相比較于紫禁城,圓明園又多了很多的靈巧、歡愉和雅致。
之后圓明園還經(jīng)過了一些改建,還增添了一些景致,據(jù)統(tǒng)計到了清中期圓明園中有匾額的建筑就有六百座,完全稱得上是皇家園林中的第一。
圓明園建筑中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仿照了各地的許多著名園林和景色,尤其是將北方?jīng)]有的江南秀美之景搬到了園林中,可以說是中國園林藝術的一個巔峰和匯總。
它就像是一個寶庫一樣,彰顯著中國古代皇家的典雅,顯示著中國園林藝術的出色。
圓明園不僅僅在外觀上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和價值,而且在園中擺放的都是各種華麗的器物和珍貴的寶物。
但是沒想到圓明園的壽命竟然那樣的短暫,在兩百多年后的一天,圓明園遭遇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巨大浩劫,讓這個寶庫霎時間蕩然無存。
十九世紀中期,西方的侵略者將矛頭對準了中國,清政府的腐敗讓侵略者更加的囂張。
1860年的10月6日晚,英法聯(lián)軍率先沖進了圓明園,由于侵略者人數(shù)眾多,聲勢浩大。
圓明園外圍的二十多名首位太監(jiān)完全無法抵御他們的搶掠,他們也都因此殉難。
英法聯(lián)軍進到圓明園就仿佛置身在一個巨大的寶庫中,因為里面之前的東西太多了,他們進行了非常瘋狂的掠奪,英法聯(lián)軍從7日一直搶劫直到兩天后的9日才離開。
根據(jù)當時現(xiàn)場的目擊者回憶,因為園中的寶物數(shù)量龐大,所有的士兵四面八方的涌進去,肆意搶奪,有的人甚至為了寶物互相毆打。
而且能拿的畢竟有限,他們甚至不知道該從何拿起,現(xiàn)場混亂程度簡直是無法想象。有的寶物如果拿不走,侵略者就直接搗毀,把里面的家具、大瓷器等直接砸碎。
等到撤離的那一天,圓明園已經(jīng)是洗劫一空,混亂不堪,在11號,英軍又再次派出了一支軍隊前往圓明園再次洗劫。
這次洗劫完后他們直接一把火燒了圓明園,而這場大火一直持續(xù)了三天才熄滅。這場大火燃燒的煙霧籠罩著整個北京城,園內幾乎是被洗劫一空,沒有來得及搶走的也幾乎都被大火焚毀了。
當然因為圓明園面積太大,其中又有水域,所以還有很小一部分殘存的建筑沒有燒毀。
建國之后,國家非常重視圓明園的修復工作,將圓明園劃分為了重點的文物保護地,并在園內栽種了大量的綠植。
幸運的是,往日的園林格局還能得以保留,遺址的殘跡,昔日的假山還是清晰可見的。一直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圓明園中的清理修復在不斷進行著。
圓明園也被規(guī)劃為了遺址公園,向大眾公開售票,游客們也可以進園去觀賞憑吊。
雖然圓明園的修復工作進行了很多年,相關人員也在全力修復,但是圓明園的損毀太過徹底,根本不可能修復如初。
我們能做的也只是將這片廢墟變?yōu)檫z址,讓人們來銘記那段歷史,讓圓明園用另一種形式一直活在我們的生命中。
1996年開始圓明園遺址進行了三次考古,這幾次的考古都收獲很大,專家在很長時間的考古修復過程中,先后在遺址中找到了五萬余件文物。
比如其中發(fā)現(xiàn)的鎏金銅象首就是被遺留下來的非常珍貴的一件文物,它的價值可以算得上是國寶級別,還有其余發(fā)現(xiàn)的一些字畫、瓷器等。
它們都是很珍貴的文物,都是在戰(zhàn)火中幸存下來的,對我們意義很重大的歷史的見證。
這些文物經(jīng)過了這么長的時間竟然可以完整地保存下來,確實是非常不可思議,關于它們能夠保存下來的原因,專家的解釋是:圓明園的面積龐大,有一些地方得以殘存。
還有一些文物在當時可能被掉落在了水中,之后也沒有人發(fā)現(xiàn),所以可以保存到今天,而專家們的發(fā)掘也讓這五萬多件文物重見天日了。
我們現(xiàn)在在圓明園中找到的文物其實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很多貴重的文物都被侵略者帶到了國外,這可以說是我們國家非常巨大的損失。
從這些殘存的文物、從一些資料記載或者是人們的口述中,我們可以想象從前的圓明園原來是多么輝煌,當年的掠奪是多么慘烈,侵略者的罪行是多么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