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是古老果樹,桃花是資深名花。
桃樹向中國人提供的服務(wù),已經(jīng)超過了4000年。桃的服務(wù),包括了果實的服務(wù)、觀賞的服務(wù)、木材的服務(wù)和生態(tài)的服務(wù)。人們在接受桃所提供服務(wù)的同時,也服務(wù)于桃,人們栽植桃、培育桃、呵護桃、歌頌桃。人與桃雙向互動,和諧相悅。恰如“人面桃花相映紅”。
桃是中國人文故事、神話傳說的重要材料,繼而也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元素。桃、桃花、桃木承載著長壽、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早期經(jīng)典中,已出現(xiàn)不少詠桃名句。《詩經(jīng)·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jīng)·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華如桃李。”極其簡潔的語言,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桃李之繁茂。
桃花開放是重要時令。桃花汛,也稱桃汛,是說桃花盛開之時,冰雪融化,河道水量增加,出現(xiàn)汛情。
名花與名果
《本草綱目·果部》:“桃品甚多……其實有紅桃、緋桃、碧桃、緗桃、白桃、烏桃、金桃、銀桃、胭脂桃,皆以色名者也?!?/span>
水蜜桃、蟠桃、油桃、壽星桃、碧桃,是桃樹重要變種,也是當(dāng)今桃樹名角。
——水蜜桃,原生長于中國,樹高3-4米。干性弱,樹冠開張。成熟果實呈球形,表面裹著一層細(xì)小的絨毛,青里泛白,白里透紅。剛成熟的桃子硬而甜,熟透的桃子軟而多汁,別具滋味,堪比王母娘娘的蟠桃,真是夏令珍品。
20世紀(jì)80年代,日本以塔形碧桃為親本,成功培育出照手紅、照手白、照手桃和照手姬等極美麗的觀賞桃?;ㄉ罘?、淺粉、紅、白,大而重瓣,稱之“麗桃”恰如其分!1998年中國成功引進日本麗桃,新建城鄉(xiāng)園林競相栽植。
相傳,三月三日為王母誕辰。當(dāng)天,王母以蟠桃為主食,宴請眾仙,眾仙趕來為她祝壽,稱為蟠桃會,即“瑤池集慶”。卷簾大將,即沙悟凈,又叫沙僧、沙和尚,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破一個琉璃盞,被罰落入凡間。天蓬元帥,即豬八戒,蟠桃會酒后失性,騷擾天宮頭號交際花——蟾宮的嫦娥,而被罰轉(zhuǎn)世凡間,因操作失誤轉(zhuǎn)為豬身。齊天大圣,即孫悟空,曾為弼馬溫,因地位低而得不到蟠桃會邀請,不請自來,憤而攪亂了一屆蟠桃會。漢代著名詼諧文學(xué)家東方朔,似乎比孫悟空幸運,曾經(jīng)潛入蟠桃會,且偷桃成功,飛升為神仙。
北京城有一蟠桃宮,全稱“護國太平蟠桃宮”。始建于明代,清代康熙元年重修,是北京著名道觀之一。自明、清至民國年間,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一至初三,蟠桃宮開廟三天,名之為“蟠桃盛會”。有一首北京竹枝詞這樣描述蟠桃宮廟會盛況:“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fēng)微起,十丈紅塵匝地飏?!?/span>
中國桃文化一直帶有神秘色彩。李白是詩仙,也是酒仙。然而,他的仙,很不夠。想吃王母的蟠桃,沒有那個福分。李白在《庭前晚開花》寫道:“西王母桃種我家,三千陽春始一花。結(jié)實苦遲為人笑,攀折唧唧長咨嗟。”
益壽的仙桃
西王母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在神話傳說中,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后飛上了月宮。一些志怪小說中,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她種的蟠桃最為神奇,小桃樹,三千年一熟,人吃了體健身輕,成仙得道。一般桃樹,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飛升,長生不老。最好桃樹,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日月同壽。
“桃”與“逃”諧音。桃,暗孕避世之意。自東晉陶淵明起,人們向往世外桃源,也是厭世棄俗,對抗世俗。千百年來,世外桃源是中國人的理想王國,自由王國。桃源之美,桃花之美,在中國人內(nèi)心世界深深扎根。在此,人們思想得以凈化,精神得以提升。
巧遇“桃花運”
唐代崔護的桃花別具一格。在《題都城南莊》中,崔護寫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边@是一首桃花詩,也是一部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
清明時節(jié),唐長安城南,一個鄉(xiāng)村小院,幾枝桃花伸出墻外。踏青郊游的崔護,此時饑渴難耐,他叩開了小院柴門,他沒有過多奢望,只想討碗水喝。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竟成就了一段千古姻緣。柴門打開了,迎面是一位美若天仙的妙齡少女!四目相對,剎那之間,春心蕩漾,電閃雷鳴。崔護被姑娘之美徹底征服,暗自發(fā)誓:待功成名就,非此女不妻。
次年春天,再度來到魂牽夢繞之地。然而,三叩柴門,不得而入,只見桃花,不見少女,失意困頓,滿腹惆悵。崔護即興題詩在門上,即千古名篇《題都城南莊》。
桃人、桃印、桃符
《山海經(jīng)》記載,夸父追日,中途饑渴,喝干黃河、渭水,渴死前將神木拋出,化成一片桃林?!兜湫g(shù)》載:“桃者,五木之精也,古壓伏邪氣者,此仙木也;桃木之精氣在鬼門,制百鬼,故今做桃木劍以壓邪,此仙術(shù)也?!币虼?,國人常稱桃木為“降龍木”、“鬼怖術(shù)”、“神木”。
因鬼畏懼桃木,古人用桃木制作偶人,立于戶中,以驅(qū)鬼辟邪,是曰“桃人”。春秋時,盛行桃木制品辟邪祈福,如桃人、桃弓、桃印、桃符、桃梗、桃橛等。漢時,刻桃木印掛于門戶,稱為“桃印”。五代后蜀始于桃符板上書寫聯(lián)語,是曰“桃符”,這是春聯(lián)前身?!疤曳毖葑?yōu)椤按郝?lián)”,始自明代。明陳云瞻《簪云樓雜話》記載,“春聯(lián)之設(shè),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lián)一副,帝微行出觀。
陸游《除夜雪》:“北風(fēng)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贝颂帯巴捞K”,是正月飲用的藥酒,可去除一年病痛,祈愿健康長壽。在日本有“一人飲則一家無病,一家飲則一里無病”的說法。后來,賦予“屠蘇”屠去惡鬼的意思。春節(jié)不可不喝屠蘇酒。
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蓖醢彩敲骨Ч诺恼渭?、哲學(xué)家,也是改革家,作者從寫年俗入手,陳述新舊變化之美,表達(dá)除舊革新、開創(chuàng)新紀(jì)元的偉大抱負(fù)?!?br>
桃李滿天下
在桃花、李花盛開時節(jié),桃與李果實累累之時,美麗芳菲和美食碩果,引來無數(shù)向往之人、癡迷之人,慕名而來者絡(luò)繹不絕,在桃林、李林踩出條條小道,沿著這些小道,可近距離欣賞桃花和李花之美,品嘗桃李美食。如此,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span>
后來,桃李多指良師門下培養(yǎng)出來的好苗子,有所作為的年輕人。唐朝狄仁杰門生眾多,向武則天推薦將相多人?!度式芗覀鳌分v:“薦張柬之、袁恕己、桓彥范、崔元、敬暉。五公咸出公門下,皆由州縣官拔置顯位,外以為五公一代之盛,桃李也?!?/span>
人們常以“桃李滿天下”指培養(yǎng)出眾多的優(yōu)秀人才。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薄顿Y治通鑒》:“或謂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成語“桃李門墻”,“門墻”是指師門之墻。《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成語“桃李春風(fēng)”,比喻學(xué)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如同桃李沐浴春風(fēng)一般。楊萬里《送劉童子》“長成來奏三千牘,桃李春風(fēng)冠集英?!薄对娊?jīng)》詠桃章句:“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币彩∽鳌巴短覉罄睢?,與“桃李之饋”語義相近,指互相贈答,禮尚往來。但到后來,“桃李之饋”指向權(quán)錢交易,行賄受賄,人所不齒。
在漢文化語境中,桃花源,桃花酒,桃花村,桃花庵,桃花島,桃花運,桃紅柳綠,桃色新聞,世外桃源,桃園三結(jié)義等詞匯“高頻率”出現(xiàn)。國內(nèi)不少地方,以桃、桃花、桃園,冠以地名,或冠以人名。每年三月,桃花盛開,未婚女子,青年媳婦,以及孩子們紛至沓來,春風(fēng)春色春意掀起高潮。萊蕪、常德、衡水、桃源等城市以桃花為市花。
網(wǎng)絡(luò)流行《桃花朵朵開》,甚是活潑,令人開懷,拍手稱快。蔣大為高歌一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我可愛的故鄉(xiāng),桃樹倒映在明凈的水面......,桃林環(huán)抱著秀麗的村莊......,桃園蕩漾著孩子們的笑聲,桃花映紅了姑娘的臉龐......?!背t大江南北,幾乎家喻戶曉。歌曲將桃花、桃樹、桃林、桃園、水面、故鄉(xiāng)、村莊、姑娘等多種美學(xué)元素融為一體,渾然天成,從而豐富了桃的文化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