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產犯罪片崛起,獲得票房口碑雙豐收。
2015年《烈日灼心》打開了國產犯罪電影的大門。
《追兇者也》用黑色幽默的表演創(chuàng)造了另一種打開方式。
最近,《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網劇成為爆款良心劇,再次創(chuàng)造了犯罪片的新紀元。
今天河馬哥將帶來一部國產犯罪片的最新力作——
《暴雪將至》
本片榮獲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藝術貢獻獎”,男主角段奕宏更是拿下了“最佳男演員獎。”
段奕宏被觀眾稱為“為戲而妖”的藝術家,他不帶流量,但有極強的觀眾緣。
從中戲畢業(yè)后,他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演戲。
《士兵突擊》中他是踏實能力極強又心懷悲憫的袁朗,在《我的團長我的團》又是神秘莫測的龍文章。
但是電視劇證明了他的演技,卻沒有給他帶來專業(yè)認可。
直到2015年,憑借懸疑犯罪片《烈日灼心》榮獲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金爵獎”影帝,他終于用獎項證明了自己實力。
《暴雪將至》中,老段將繼續(xù)在自己擅長的犯罪片中挑戰(zhàn)演技,上演“最冷犯罪片”。
從預告片已經能感受到,緊張刺激的精彩對決和吊人胃口的懸念鋪墊。
片中,一開始就是一場生死對決的驚心動魄場面,余國偉(段奕宏飾)與黑衣人在暴雨中上演生死追擊。
而綿延不停的大雨,烘托出了那種極度緊張的氣氛,緊張感十足。
同時,工廠、鐵道、倉皇而逃的人、厚重雨衣包裹下的面孔、殘忍的連環(huán)殺人案······這些元素再次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
正如本片片名,暴雪即將來臨,到底會發(fā)生什么呢?
日前,影片主創(chuàng)正在跑映前路演活動。
不少人看完電影后紛紛感嘆:名不虛傳的最冷犯罪片,看完體溫都下降了好幾度。
而這種“冷”不僅來源于南方小鎮(zhèn)里下不完的冬雨,更來自于故事本身。
90年代工廠的保衛(wèi)科長余國偉,一心想偵破“連環(huán)女尸案”成為一名“神探”,他不惜以心愛女人“燕子”(江一燕飾)為誘餌。
燕子發(fā)現(xiàn)真相后自殺,瀕臨崩潰的余國偉打死無辜的“嫌疑人”后鋃鐺入獄。
10年后出獄,他才知道一切都只是徒勞,真兇早已受到老天的懲罰,而此時暴雪飄然而至。
這是一部國產犯罪片,提到這個類型片,不得不提的便是曹保平。
他是《烈日灼心》的導演,也被譽為“中國黑色犯罪類型電影領軍人物”。
此次,他擔任《暴雪將至》的出品人,但不限制導演的創(chuàng)造力,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觀影感受。
因此,由曹保平保駕護航,又保留了導演原始創(chuàng)造思路,本片絕對值得期待一番。
導演董越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暴雪將至》是他的導演處女作。
一直以來,他精心打磨劇本,用兩年時間才完成了創(chuàng)作。
在拍攝過程中,導演更是發(fā)揮他的攝影特長,通過昏暗的天空、霧蒙蒙的天氣,營造了“冷徹心骨”的氛圍。
同時,《暴雪將至》中的大部分劇情都在雨天展開,而雨天總給人一種壓抑、潮濕之感。
因此,不管是陰冷的畫面,還是濕透全身的雨景,亦或者掩藏的真相,《暴雪將至》獲得“最冷犯罪片”的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暴雪將至》不僅具有犯罪片的商業(yè)性,同時在人性的刻畫和命運的思考上更有著獨特視角。
本片改編自真實案例,在一個特有時代環(huán)境下,投射在一個小人物身上,造就了這個故事。
上世紀90年代工廠工人普遍面臨下崗危機,而余國偉正好是工廠保衛(wèi)科“頭頭”。
盡管他嘴上說著“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但他心底還是希望能夠進到“體制內”成為名正言順的刑警。
因此,案件發(fā)生后,他會端著相機在罪案現(xiàn)場抓拍證據(jù),也會冒雨和徒弟模擬犯罪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嫌犯后也會不顧一切強追猛打,險些丟了自己的小命。
但是嚴格來說,余國偉并不是傳統(tǒng)犯罪故事中的“破案者”,而是體制外的“執(zhí)行者”。
在體制邊緣游走的過程中,他總是想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可是在90年代經濟轉型以及工人下崗潮的大背景下,他一心追求的“體制內”就顯得有些可悲。
刑警隊不會接納一個保衛(wèi)科科長,工廠在改革大潮中更不可能給他“編制”。
處在這樣尷尬情景中,他注定會是時代背景下的悲劇產物。
正如導演在采訪中所說:這個片子除了寫一個犯罪現(xiàn)象外,其實更多的是寫那個時代的人和時代之間的關系。
余國偉一心想要進入“體制內”,因此積極參與到案件偵破中,試圖通過這次機會,獲得”正式員工“的資格。
但是他殊不知,在他逼近真相之時,更大的時代悲劇在等著他。
他的“老情人”燕子是一紅塵女子,對香港有著美好的憧憬。
在那個年代香港還未回歸,很多人對香港還只是一種美好的向往,可燕子已經在規(guī)劃逃離小城鎮(zhèn),去香港闖蕩了。
片中代表“體制內”的老張,是余國偉比較向往的人物,但老張也有他自己的煩惱。
他想回到一個平靜的氛圍里去,無關“體制內外”,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興趣活著即可,但這一點余國偉是不能理解的。
導演正是通過余國偉和老張的對比,表現(xiàn)出了“圍城內的人想出去,圍城外的人想進去”尷尬境況。
但他們都因為時代的緣故身不由已,外面的人進不去,里面的人不舍得離開。
其實,老張和余國偉的對比直到今天依舊存在。
父母、長輩總是想要孩子進入“體制內”,可進入體制的年輕人卻又想百般逃離可又缺少勇氣。
所以,“體制內”的人員工作快樂嗎?未必吧!
相信這樣的尷尬情景,必定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即使時代背景不一樣,但困擾人的問題是一樣的。
在片中,余國偉和燕子的感情同樣值得玩味。
余國偉一直和燕子有曖昧關系,但兩人之間并不是愛情,而是一種特殊的情感。
這種情感是余國偉所需要的,和燕子本人無關,而她的存在僅僅是為余國偉尋找真兇服務的。
影片充分展現(xiàn)了那種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掙扎的困境和無力感。
而余國偉的悲劇也只是20年前那代人的時代縮影。
就像片子當中的細節(jié)描寫——工廠大門一打開,很多人就進進出出,里邊的喇叭就在廣播,說的都是關于他們命運的一些政策的頒布。
但是那些人看起來好像非常麻木,聽不懂廣播里的話。
因此,無論是余國偉、老張、燕子還是工廠其他職工,無論是在時代大潮中,還是在人性面前,他們都無比渺小。
時代不會等他們,人性更不會眷顧他們。
由此可見,作為一部處女作,導演董越的《暴雪將至》不止是一部簡單的犯罪劇情片。
刻畫洪荒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以及人心的掙扎和無盡的欲念,才是這部電影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
余國偉一心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進而進入“體制內”,但在90年代工人下崗潮的背景下,終究只是空想。
發(fā)生“連環(huán)殺人案”后,他迫切想要追尋真相,但最后卻把自己搭進去了。
好不容易有個曖昧對象,最終還是自己親手把這段感情毀了。
不得不說,犯罪片在國產電影中占據(jù)相當重要的地位。
從《白日焰火》、《烈日灼心》再到《心迷宮》等電影,國產犯罪片給觀眾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
而即將于11月17日上映的《暴雪將至》不僅會上演“年度最冷犯罪片”,更會延伸犯罪片的深度。
還等什么?快來和段奕宏、江一燕一起去逼近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