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市灞橋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并宣判了一起發(fā)生在校園內的欺凌案件,被告人范某、張某、魏某分別以尋釁滋事罪、強制猥褻罪被判處四年又十個月至一年不等有期徒刑。
2021年10月9日至11月3日期間,張某、范某、魏某伙同同班其他六名同學(未滿十六周歲,未達刑事責任年齡)以孫某在背后說其壞話、給老師打小報告為由,先后六次將孫某叫至學校寢室、教學樓女廁所內,對孫某采取掌摑、踩踏、逼迫下跪,要求被害人捏肩捶背、講故事哄睡等方式毆打、凌辱。
在2021年10月中旬的一天23時許,張某、范某等人在學校寢室對被害人孫某實施毆打以后,又對孫某實施猥褻,并錄制視頻在宿舍微信群內傳播。
整個事件在校園內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傷!
案件發(fā)生后,涉案幾人分別被判處四年十個月至一年不等有期徒刑,這個判決結果給予了未成年被害人以公正,亦對未成年被告人以警醒。
近年來,大家通過網絡媒體等能夠經??吹揭恍╆P于學生欺凌事件的報道。
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畫面,都讓人萬分揪心……
學生欺凌對正處于成長期的學生來說是一種無情的摧殘,極有可能對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和健康人格造成無法磨滅的影響。
同樣,實施嚴重欺凌的學生,如果沒有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面對難以估量的嚴重傷害,我們所有人都不能心存僥幸!
預防學生欺凌是整個社會的責任,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家庭的幸福,讓我們共同筑起安全長城,提高安全意識,一起預防學生欺凌,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預防校園欺凌家長告知書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fā)生,對被欺凌的學生造成身心傷害,影響其健康成長,同時也破壞了正常的學校秩序。孩子的成長需要家校共育,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防范校園欺凌和暴力。
請家長知曉并做到以下事項:
怎樣辨別孩子遭受欺凌暴力?首先要告訴孩子一旦遭受欺凌一定要主動告訴老師、家長。同時也需要老師、家長善于發(fā)現孩子的異常情況。如何辨別自己孩子遭遇校園欺凌和暴力?如果孩子有以下情況,那么孩子可能遭遇欺凌或其他傷害:
如何避免校園欺凌,真的遇到校園欺凌怎么辦?
1.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采取迂回戰(zhàn)術,盡可能拖延時間;
2.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
4.順從對方的話去說,從對方的言語插入話題,緩解氣氛,分散對方注意力,為自己爭取時間;
5.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fā)生沖突,一旦發(fā)生及時找老師或家長解決;
6.穿戴不要奢侈,盡量低調,不過于招搖;
7.獨自行走時盡量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受害孩子的家長如何應對欺凌和暴力?
1.與老師溝通和確認情況,如果情況屬實,與老師商議解決辦法;注意不可言語過激,避免處理過程中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2.直接與孩子討論。通常孩子會因為羞恥和尷尬而不愿和父母談論,所以應該要適時鼓勵,讓孩子信任你,并且隨時可以得到你的協助。
3.暫時放下其他事物,全時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表示對孩子的堅定支持和愛護,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無論孩子表現出何種行為和狀態(tài),都要耐心陪護。如果孩子不愿說出具體情況,也不要斥責其懦弱、沒用,而是耐心陪伴,鼓勵和等待孩子說出實情。
4.注意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現害怕上學、害怕出門、交友焦慮等情況,聯系專業(yè)人士給予疏導幫助。
5.如果欺凌和暴力發(fā)生上學放學路上,應親自接送孩子直到問題解決,也可安排較年長的學生陪同上下學。欺凌者發(fā)現無機可乘,時間長了,會打消實施欺凌的念頭或轉移欺凌目標。
6.如果你的孩子內向害羞而缺少社交,應多幫他安排興趣相符的社團活動,培養(yǎng)孩子適當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
實施欺凌孩子的家長怎么辦?
1.跟你的孩子討論校園暴力行為,在討論中讓孩子明辨是非。切忌認為孩子沒受別人欺負就行,從而不聞不問,這樣是害了孩子。實際發(fā)生了受到欺凌的孩子家長,將欺凌者傷害的案例。
2.清楚明確地告訴你的孩子,你不能容許這樣的行為,學校、老師、社會、法律都不容許這樣的行為。跟你的孩子討論受害者可能受到的負面影響,讓孩子設想自己被欺凌的感受,決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類的理由。陪同孩子向對方真誠道歉。
3.安排一個有效而非暴力的懲罰,懲罰的方式要與你的孩子的施暴行為有關,且符合他的年齡與身心發(fā)展,這樣的懲罰可宣示你的權威,表明做錯事會承擔相應后果,并有效阻止施暴行為。
4.增強你對孩子參與活動與行蹤的掌控,并了解他與哪些人往來,是否與社會不良青年交往。花時間陪你的孩子并且為他們制定合理的活動規(guī)范。
5.與學校合作矯正孩子的行為,與學校老師保持聯系,及時掌握孩子的轉變情況。
6.贊美孩子非暴力行為,悔改與擔當負責的表現,遵守學校規(guī)范與家庭家風的也值得鼓勵,只要看到孩子為改善施暴行為而努力就大力贊揚他。
7.禁止孩子玩暴力游戲,勸導孩子同時家長自己做到不玩暴力游戲。
8.確保孩子沒有看到家庭成員間的暴力行為,家庭中暴力行為的模范會導致他在學校使用暴力,也會影響到他以后的問題解決方式。
參與和旁觀孩子的家長怎么辦?
1.如果孩子與欺凌者關系較近,是欺凌者的朋友,站在欺凌者一方進行幫腔,或聲援欺凌者,拍攝欺凌行為和被欺凌者,也屬于欺凌行為的參與者。
2.在現場即使沒有實際參與,也是為欺凌者助威,縱容欺凌行為,因此,旁觀行為也是錯誤的。如果與雙方都不認識,也不能為了看熱鬧而旁觀。欺凌者在人多時會為了顯示自己的強大而加重欺凌和暴力行為,因此,純粹的旁觀者也不能說跟事件完全無關。
3.告訴孩子,既不能實施欺凌和幫助實施欺凌,也不能做旁觀者。
4.管教孩子是家長的法定監(jiān)護職責。家長要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盡量多安排時間與孩子相處交流;
5.及時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現和思想狀況,積極與學校溝通情況,自覺發(fā)揮榜樣作用;
6.切實加強對孩子的管教,特別要做好孩子離校后的監(jiān)管看護教育工作,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護、教而不當。我們都會對孩子嚴格要求,但嚴格不是嚴苛,不是辱罵,不是逼迫。孩子長大很快,孩子的成長卻是一個緩慢而長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