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國勞動人民擅長用各種動物作為銅器、陶器和瓷器的裝飾,或者把整個器物做成動物的樣子。三國時期的雞首壺就屬于這一類,是瓷器中的精湛之作。
雞首壺,是三國末年兩晉時期越窯、甌窯的一種新產(chǎn)品,以后各地窯廠都有燒制。這件雞首壺是1989年安徽省馬鞍山市宋山東吳大墓出土的。壺高19.2厘米,口徑10.5厘米,口較小,短頸,斜肩,鼓腹,平底。肩上塑一雞頭作壺流,昂首張嘴,高冠睜眼,形態(tài)生動。后肩上貼附翹起的短尾,首尾相應(yīng)。壺的肩部刻劃三首弦紋,并置有對稱的兩個半環(huán)形耳,耳上飾蕉葉紋。通體施青釉,釉色勻凈。壺底無釉,胎色灰白,質(zhì)地堅硬。三國、兩晉時,壺和罐容器沒有配制蓋,常以碗碟作為蓋。東晉開始,壺罐才較多地配制器蓋。此壺出土?xí)r未見碗碟之類蓋。
雞首壺是六朝青瓷中的典型器物之一。早期的雞首壺多數(shù)是在小小的盤口肩部,一面貼個雞首,另一面貼雞尾,雞頭都是實的,完全是一種裝飾。東晉時,壺身變大,雞頭有頸,引頸高歌,后安圓股形把手,上端貼在器口,下端貼于上腹。到東晉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還飾有龍頭。到了隋代,壺身變得修長,口頸加高,柄飾龍頭更為普遍,造型優(yōu)美,而且更適合于實用。馬鞍山地區(qū)歷年來出土了大量六朝時期的雞首壺,它們的形制多樣,構(gòu)思巧妙,演繹出不同時期實物造型的發(fā)展序列。比較清楚地看出,雞首壺是由三國、西晉時矮身、鼓腹、短尾等造型特點向高體、長頸、長尾上翻成曲柄的形式逐漸演變。
考古界此前一直認為吳、西晉的雞首壺,雞首不能傾注,只是一種裝飾。而馬鞍山市宋山東吳墓出土的兩件青釉雞首壺(有雌雄之分),雞首與腹相通,充當(dāng)流的作用。既有裝飾美,又實用,揭示了西晉以前三國時代雞首壺的造型特點,即造型秀美,制作規(guī)整,使用方便,反映了越窯在三國時期已具有相當(dāng)高的燒成技術(shù)及制瓷工藝。這件三國越窯青釉盛酒(水)器,埋藏地下1700多年,至今仍然釉色瑩潤,保存完好,不可多得。
雞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家禽,很早就與人們的經(jīng)濟生活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yǎng)雞的國家之一,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如河北武安磁山、江西萬年仙人洞中,就曾出土過家雞祖先——原雞的雞骨。漢代《韓詩外傳》中將雞稱為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西晉、東晉的墓葬中有大量陶瓷雞和雞舍出土。以雞為裝飾的瓷器盛行一時。
雞首壺出土范圍很廣泛。從出現(xiàn)到逐漸消亡的過程中,雞首壺因時代的發(fā)展而有所變化,這些細微的變化成為我們進行斷代的重要依據(jù)。
西晉雞首壺以小件為主,肩部貼塑雞首,雞首無頸,與之相對應(yīng)的一面貼有雞尾,肩部其他兩面有弧形雙系。雞首狀的流不通壺腹,不能用于傾注。
東晉雞首壺的器形比西晉時高大,壺頸部比西晉時要高。雞首也有很大變化,雞冠加高豎挺,雞首下有頸,雙目圓睜,雞口圓張。雞尾演變成弧形柄,上端與盤口粘接,下端裝在肩部,且柄上端略高于盤口,更宜實用。肩部有橋形系。
黑釉雞首壺的造型與青釉雞首壺基本相同,釉色勻潤,器形規(guī)整,為德清窯之精品。德清窯主要分布在浙江德清縣東郊的焦山和西南郊的戴家山、陳山、丁山等處,以生產(chǎn)黑瓷為主,亦兼燒青瓷。黑釉瓷器使用含鐵量很高的紫金土配制釉料,當(dāng)氧化鐵含量高達8%左右,上釉時再特意加厚釉層,經(jīng)高溫?zé)萍纯蛇_到純黑的效果。德清窯從東晉開始燒造,到南朝初期結(jié)束,100多年時間,產(chǎn)品運銷到浙江、江蘇,甚至遠達四川。雞首壺為當(dāng)時德清窯的常見器形。南朝時期的雞首壺,壺頸加長,器腹加深,變得瘦長。烏冠高聳,引頸作嗚叫狀。壺柄的弧度減少而長度增高,更高于壺口。從東晉晚期開始,部分壺柄與盤口的連接處設(shè)計為龍首。肩部仍有橋形系。有的壺身還以蓮瓣紋、龍紋作裝飾,造型更加挺拔秀麗。從東晉開始,還出現(xiàn)了一部分雙首、雙柄的雞首壺。至此,作為日常生活用器,雞首壺的制作趨于規(guī)范,器形修長瘦削,線條流暢,曲線優(yōu)美。隋朝雞首壺,壺頸細長,中間飾以弦紋。器身上腹較圓鼓,下腹瘦長,顯得更為纖細修長。雞頭雄健,雞頸粗壯,造型趨向?qū)憣崱乇《葴p小,銜龍造型也更為生動。肩部多為復(fù)式系。
白瓷是在青瓷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出現(xiàn)的,最早可追溯到北朝晚期,如河南安陽北齊武平元年(570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但白瓷真正燒制成功是在隋代。西安隋大業(yè)四年(608年)李靜訓(xùn)墓共出土瓷器17件,其中白瓷6件,胎釉已完全看不到白中閃黃或白中泛青的痕跡,呈現(xiàn)象牙白的質(zhì)感。傳統(tǒng)的雞首壺也在隋代穿上了白色的“新衣”。
總之,雞首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青瓷器的一個重要類別,雞首壺在當(dāng)時非常流行,反映了人們對于安定生活、繁榮經(jīng)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