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男孩養(yǎng)育書:男孩來自火星媽媽怎么辦
從男孩們生下來開始,媽媽們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啦,以下這些事情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將是您要面對的噢!男孩兒,確實經(jīng)常會做一些讓人頭疼的事情。媽媽們經(jīng)常會對此嘆息著"啊--",也經(jīng)常到處都能聽到"不要再這樣啦"的斥罵聲。在這里,想介紹30件對有兒子的媽媽們來說,會氣得叫罵的例子與大家分享。
第1節(jié):讓媽媽氣得大叫的30件事
~讓媽媽氣得大叫的30件事~
從男孩們生下來開始,媽媽們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啦,以下這些事情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將是您要面對的噢!
男孩兒,確實經(jīng)常會做一些讓人頭疼的事情。
媽媽們經(jīng)常會對此嘆息著"啊--",也經(jīng)常到處都能聽到"不要再這樣啦"的斥罵聲。
在這里,想介紹30件對有兒子的媽媽們來說,會氣得叫罵的例子與大家分享。
只要您是有兒子的媽媽,請您做好心理準備,以下的這些事情中全部或者至少一半以上是您將要面對的。
但是,男孩就是男孩,即使一些媽媽不知道,這些事情還是會出現(xiàn)。
說這些,當然不是為了讓媽媽著急。
我們只是想聊一聊男孩子們?yōu)槭裁磿@樣做,為什么會成為這樣以及當男孩兒們這樣時,媽媽應該怎么辦?
作為男性,我希望男孩兒們"在這個年齡時間內(nèi)的這些行為",能得到媽媽的理解。
在圖解中,對應著注釋,我們就能知道這種行為的孩子的年齡段。
例如:(2~5歲左右)是表示2~5歲這一年齡段時間內(nèi)男孩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行為,到6歲的時候,這樣的行為自然會減少的意思。
其中,也會出現(xiàn)像(3歲左右~)這樣的寫法,這并不表示不知什么時候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行為,而是表示只要是男孩,不管到什么時候都會出現(xiàn)這種行為。
邊讀著這本書,邊對比著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孩子,或者偶爾回想起丈夫或者自己老爸的往事,會很有意思的。
當然,也不是說只要是男孩就會出現(xiàn)所有這些行為,媽媽們也不需為此過于操心。還有一些行為是男女孩子都可能會有的,但男孩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概率是女孩的10倍以上而已。
在此,本書代表全體"男孩子"向媽媽們提出建議,希望媽媽能理解我們"男孩子",希望你們能微笑著答應我們這里所有的請求。
第2節(jié):喜歡去做危險的事情
喜歡去做危險的事情
"危險!""危險,停下來!"……
有男孩兒的媽媽們大概每天都會說一次這樣的話吧。事實上,男孩兒們每天都在做一些冒險的、讓人提心吊膽的事情。
掉到池塘中、被電梯夾住等各種事故新聞,一般都是男孩子引起的。
"危險"的事情中滿是樂趣
對于媽媽說的"危險"的事情中,確實是潛在著危險因素。但是,男孩子們心中充滿著"冒險心""好奇心""攻擊·破壞愿望"等,做那些媽媽們覺得"危險"的事情,他們能無條件地感受到快樂和滿足,因此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就這樣做了。
而對于女孩子們,她們并不是想玩這些(強忍著不去做)。她們是從一開始就不想這樣做,所以才沒有這樣做的。
降低"危險標準"
男孩子確實經(jīng)常做"危險的事情",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做媽媽的似乎太容易就說出"危險"兩個字了。和孩子一起去公園,連連發(fā)出"危險"的,盡是媽媽們,而爸爸們一般很少說,難道是和爸爸一起去公園的孩子就不做危險的事情了嗎?
當然不是了,媽媽們的"危險標準"似乎過于嚴格了,媽媽們甚至總是說那些并不那么危險的事情"危險"。
如果過多地對孩子說"危險"的話,男孩子們會慢慢對自己的行為失去自信,轉而變得消極的。 經(jīng)常去做臟兮兮的事情
"哎呀,別這樣啦!"
"太臟了,真是的!"
在飯店、商店或者街上,只要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你觀察媽媽和兒子,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罵聲會重復好多次??傊泻⒆雍孟窬褪呛芟矚g干一些讓媽媽覺得很煩的"臟事兒"。
男孩子根本不認為這些事情很臟
很多情況下,媽媽認為很臟的事情,在孩子看來其實是相當正常的,非常普通的事情。有時孩子會認為不僅不臟,還很好玩呢。
"臟"的感覺對于媽媽和孩子(特別是男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但是,這種臟的感覺,為何孩子不知道呢?即使是大人,有時會用手蘸著唾沫去翻書頁,這種事情別人看來會覺得很臟,但是自己本人卻覺得很平常,雖說這是臟事兒,自己卻根本不這樣認為,這樣的事情很多。
不要過多地罵孩子"好臟!"
其實孩子每天都在幼兒園和保育園里做那些媽媽認為臟兮兮的事情。
假如媽媽在他們身邊的話,肯定會沖著他們罵"好臟!"但是,這些孩子在幼兒園中就不會被說"好臟!"
為什么呢?因為有時候這些事情根本還不到應該被罵的程度。對于孩子干的這些,爸爸媽媽,特別是在媽媽看來感覺"很臟"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并不覺得有那樣臟。如果持續(xù)過多地被罵"好臟"的話,孩子會慢慢對自己喪失信心。所以最好還是不要過多地罵孩子。
不擅長整理
打開孩子的遠足旅行包一看,亂七八糟。
飯盒呀,筷子呀,都快出來了,甚至連包蓋兒都沒蓋上。
課桌里也是一樣,打開抽屜,你會發(fā)現(xiàn)那簡直是個垃圾箱。有時甚至會有小石子呀,甲蟲什么的。
男孩動過的東西,媽媽一看到就會罵"真是的!"
或者無可奈何地嘆息"唉--"
第3節(jié):男孩子并不擔心不整潔的事物
男孩子并不擔心不整潔的事物
不管后果如何,只要想干就干,這就是男孩子。
因此,只要是男孩子活動過的地方,半徑3米范圍內(nèi)到處都是亂七八糟的。
男孩子嘛,一眼看上去就很臟的東西他們也不會覺得,不會在意的。他們?nèi)e人家做客,把別人家弄得再怎么散亂都不會在意。換作是女孩的話,就會想到自己玩后收拾干凈,因為自己比較喜歡干凈整潔的事物,不整潔的話心情就會不好,所以,女孩子們自然就更擅長整理東西了。
將會連帶產(chǎn)生不利的后果告訴他們
這種場合下,即使將孩子罵著去整理了,心情變好的也只不過是媽媽而已。孩子并不覺得有這個必要,因此第二天又會出現(xiàn)同樣的事情。但是,如果重復給他們講"不收拾好不行的理由""不整理好的麻煩"等這種類型的話,就會有效果的。
如果知道不讓這樣做的理由、這樣做后會連帶產(chǎn)生什么樣對自己不利的后果的話,男孩子們的行動會出人意料--一定不會再這樣做了。
"總之,你給我收拾干凈了!"這樣的話是最沒有效果的。
什么都不能保持原樣
男孩子,收拾整理這方面真的很差勁。說是差勁不如說他們根本不收拾,連收拾的想法都沒有。如此之后就是男孩子總是愛將東西散亂地放著,玩過的玩具、鋼筆蓋兒、看過的圖畫書,在孩子的房間里、起居室里全是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多看一眼都煩,也不想再多說了。我想有很多媽媽每天都是這樣過來的。
用過的東西不放回原處
男孩子動過的東西很容易就零零散散、亂七八糟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自己在使用完或者動過之后不將東西歸回原處。
如果提醒太早的話,很多男孩子會覺得很麻煩,女孩子當然也會認為很麻煩,但是,因為女孩子喜歡整齊干凈,而且她們知道會給自己帶來不方便(如被人家說之類的)的事情,從一開始就愿意做,所以她們用完東西會歸回原處。
而一次又一次惹人生氣的正是男孩子。
第4節(jié):逮住現(xiàn)場提醒注意
這并不是孩子就不聽話了。
放寬容許范圍,只在"關鍵"的時候提醒注意
如果孩子的行為可能會引起什么后果的話,媽媽就很容易去阻止他們。但是從前面所說的"跑""摸""胡鬧"開始,媽媽就阻止說"不能那樣做"的話,因為原本是經(jīng)常會做的事情,突然在那個時候不讓他們?nèi)プ隽恕?span lang="EN-US">
有時候這些事情確實是不能做的,就要好好地告誡孩子,不能在孩子做到中途時提醒,這需要媽媽以絕對不允許的態(tài)度來告誡孩子。
此外的情況下,請將容許范圍放寬,只有在"關鍵"時候來提醒他們注意的話,孩子會好好聽話的。
稱自己『老子』
在此之前也沒跟他說過,也沒這樣教過他,但是男孩子突然一天開始稱自己為"老子"了。
以我的經(jīng)驗,男孩們幼兒園時代(5~6歲左右)有一半左右的人這樣說,小學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這樣說。小學、中學時候這樣說還好,從幼兒時候就這樣說的話,媽媽和女性保育員比較容易反對,因此,提醒孩子不要這樣說的人也有很多。
憧憬著進入"男性的世界"
男孩子知道男性和女性有很多差別,從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男孩子而不是女孩子的時候(早的話在3~4歲)就開始自稱"老子"了。
他們憧憬著自己"有男子氣概",于是,就從比自己年長的男性身上尋找模范,他們看見在生活中男性們都說"老子",感覺好帥氣,可能覺得應該很適合作為男性的自己。
也有很多時候孩子并沒有意識到這么深,而是自然而然開始這么說起來的。
能分開場合使用的話就OK
不管對他提醒了多少次"不要再說'老子'了!"等你再長大一點之后都不行,因為是(出自內(nèi)心的)自然說出來的,所以總也不能改過來。
也有男孩子喜歡說"俺",說這個不是因為曾被媽媽斥責過,而是由于他們覺得說"俺"更像自己。這種孩子,就算你告訴他"說老子也可以",他們也不會說"老子"的,即使長大了他們也不會這么說。
其實對此并沒有必要去約束他們,只要他們能分開場合使用就OK了。
把對方叫做『你小子』
好多男孩子叫對方的時候都是叫"你小子",但是這是女性(媽媽或女教師)非常不喜歡的詞語。在孩子,特別是很小的孩子這樣說的時候,她們一定會有過敏反應的。她們也很討厭自己被這樣叫,有很多女性都不愿被丈夫稱為"你小樣兒"的。也許她們認為這是男性獨特的"自大的詞匯",希望至少自己的孩子不要使用這樣的詞句吧。
第6節(jié): "老子"和"你小子"是一套詞匯
"老子"和"你小子"是一套詞匯
孩子開始說"你小子"的時間,正湊巧和說"老子"的時間是同一時間,喜歡說"老子"的孩子也開始說"你小子"了。有"老子"和"你小子"同時說的,但基本上沒有"俺"和"你小子"這兩個詞同時說的。
"你小子"是男性獨特的第二人稱說法,對于憧憬著"男性世界"的男孩子們來說,同"老子"一樣,他們認為"你小子"這個詞也正好適合(作為男性的)自己,因此這個詞也是他們很容易自然說出來的詞語了。
檢查孩子是否能分開場合使用
我認為只要能分清使用場合的話,孩子用一用"你小子"也還是可以的。例如,對方和孩子關系非常好之類的時候,用用這個詞無所謂了。但是,除此之外的場合下,最好還是不要讓他們用這個詞。
成年男性在與自己關系非常好的朋友們說話時會說"你小子",但是,對比自己地位高的年長的人以及不認識的人說話時是不說"你小子"的。
我認為對于孩子說這個詞的問題上不要太神經(jīng)過敏,只要檢查孩子是否能分場合地使用這個詞就行了。
說話方式很差(感覺自己很了不起似地說話)
很多媽媽都很在意孩子的說話方式,不管孩子是對多么好的朋友說"走啊""這個,給我啦"等,感覺自己很了不起似的語氣言詞說話,媽媽都覺得很討厭。
有的媽媽會在這種時候提醒孩子"不應該說'走啊',而應該說'走吧'""好好地跟人家說'這個請給我吧'"之類的糾正孩子。但是,就算這樣,孩子也不能立即改正過來。
總是表現(xiàn)出男性想成為"了不起"的人的心情
言語是自己心情的表現(xiàn)。孩子突然開始用那種此前從未用過的,讓人感覺了不起的語言時,說明他們開始"想變得很偉大""想以了不起的方式說話"了。
男孩子一旦意識到自己是男性的時候,就開始想變得偉大,想變得更帥氣了。也許只有在日本才有所謂"了不起"的詞匯,這種"男性詞語"吧!
只要能分清場合用的話就OK
以我們男性來看,這些詞語只是極普通的詞語,并不認為它們是特別"了不起"的詞匯。如果朋友或學長對自己說"給我保重身體啊"的時候也不會去糾正他們說"不是'給我保重身體啊'應該是'請保重身體'吧"。
女性們對這些詞語敏感可能是由于在女性的世界里對這些詞不適應吧!
即使媽媽們提醒了幾百次,男孩子們最后還是會使用的。如果一味禁止的話,他們會感覺自己被否定了,會感覺很不開心的。其實只需要他們能分清場合合適使用的話是可以的。
第7節(jié):很容易就把自己的衣服弄得臟兮兮的
很容易就把自己的衣服弄得臟兮兮的
好不容易讓他穿著新衣服去幼兒園,回來的時候必定是滿身泥巴。吃飯的時候也很容易就把衣服弄臟了,到3歲、4歲還要圍著圍裙才好。為什么男孩子不管是漂亮的還是剛洗好的衣服總是這么容易就弄臟了呢,很多媽媽都為這個問題感到困惑。
有弄臟衣服的理由
男孩子很容易就把衣服弄臟,其理由有五:
一、不認為不能把衣服弄臟。二、即使把衣服弄臟了,也不認為弄臟了,也不覺得不好。三、太活潑好動了,把衣服弄臟的機會多。四、男孩子(男性也是)本來就不太注意。五、并不知道媽媽洗衣服的困難……
但是,也許有的男孩正好相反……例如,那種不管怎樣都盡量不把衣服弄臟的男孩,一旦衣服弄臟了就會不開心、在那里哭的男孩……
也許有這樣的男孩,但這種男孩更讓人煩惱。
要將眼睛放在積極的方面考慮
假如是別人家的孩子,你看到他們的衣服很臟的話也不會太在意,相反會覺得這更像孩子,并用欣慰開心的眼神看著他們。而當這些情況落到自己的孩子頭上的時候,就會去想衣服太難洗了、沒有替換的衣服、剛買的衣服呢……
不要只看到這些消極方面,其中肯定能看到一些積極方面的,比如我家孩子今天一定玩得非常開心;像個男孩朝氣蓬勃等等。如果你看到這些積極方面的話,再看到自己孩子的臟衣服,一定會像看到別人家孩子的臟衣服一樣,會笑著對待的。
看見水洼就會故意踩進去
"啊,水洼!"
下雨之后,看見有水洼的話,大人會牽著他們的手避開水洼繞過去。因為如果和孩子一起走的話,怕孩子會在沒看見的情況下不小心踩進去。但是,只要是和男孩一起看到水洼的話……就會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果然,他利利索索地跳進去了,而且還故意濺起水花……
想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引起某種變化
男孩子喜歡能用自己的力量(作用)來引起某種變化。弄出點聲音、動一動什么的事情是當然的,還特別喜歡做些能有點轟動的事情。他們喜歡把別人堆好的積木推倒;只要有機器、按鈕什么的就會立刻跑去摸一下;只要看見有水洼就歡呼雀躍的,想知道跳進去之后會引起什么后果,即使知道這樣做的話會讓大人們生氣,也控制不住自己要跳進去的。
這種機會能教給他很多東西
第8節(jié):有『只要這個』的發(fā)燒友性的愛好
對他生氣、阻止只能讓他知道"和媽媽一起時這樣做,會讓媽媽生氣的。"
只要媽媽不在身邊,他還是會跳進去,與其這樣,還不如借此機會多教他些東西。比如"旁邊有人的話,會把別人身上弄臟的,這種時候一定不要這樣做""你會把自己的褲子衣服弄臟的""如果鞋子上有洞的話會有水進去的"之類的話。
要借著這種機會把這種行為的不好后果教給他們。這種場合,只要一個理由就夠了。這樣之后,即使媽媽不在身邊的話,他也會自己注意小心這件事了。
有『只要這個』的發(fā)燒友性的愛好
一旦到××地方的話不管怎樣都得隨他,這樣的男孩子有很多。以上面所說的多數(shù)是車類和昆蟲發(fā)燒友,如電車發(fā)燒友、小車發(fā)燒友、電視英雄發(fā)燒友。教育方面,也有國旗發(fā)燒友、"百人一首和歌選"發(fā)燒友的男生。其共同點就是在其他東西都沒有表示出有對這個程度的關心。媽媽擔心的是,如果是用功學習的話還好,在這個方面這樣的話行嗎。
男孩子一定有發(fā)燒友性的愛好
其實我在還是孩子的時候,做了好長時間的"怪獸發(fā)燒友",那時候只一個勁地去看"怪獸博士"的電視和報紙。當時有很多"小天才××博士",而且基本上是男孩子。說是博士的話好聽點,直接一點的話就是發(fā)燒友了。也許可以說男孩子一定有××發(fā)燒友性的愛好。說好聽點的話可以說男孩子有熱衷于某一件事的專注,說得不好聽的話,就是男孩子不能變通,在性格上有那種發(fā)燒友性質的偏執(zhí)。
用到今后的人生當中
也許媽媽會對孩子這些發(fā)燒友性的愛好擔心,但是孩子熱衷于某一件事物一定會從中得到點什么。并且會有什么能對今后人生設計有幫助的,如記憶力、考察力、分辨力、行動能力等其他一些能力。如果他們所熱衷的對象都是被社會認可的東西,而且他們還能和朋友們正常玩耍的話,我認為就沒有什么問題。或者我更愿意媽媽們能幫孩子將這個發(fā)燒友愛好用于其他方面。對于我自己來說,當時就喜歡摹畫怪獸的圖畫,因此提高了畫畫能力,以至于到現(xiàn)在我書稿里的插圖都是我自己畫的。
喜歡超人和怪獸
小男孩發(fā)燒友性質的愛好更多的不就是怪獸、超人發(fā)燒友嗎?非常喜歡怪獸呀,戰(zhàn)隊什么的,簡直就像沉浸其中沒醒一樣,這樣的男孩非常多。去玩具店的話就是死乞白賴地要買怪獸玩具,去書店的話小人書看都不看一眼,到租書店里直接就跑到賣超人之類的書的那個角落里去。很多媽媽會擔心,一直只看這種東西的話,可能會變得有暴力傾向,真的不想給他們看這些東西。
第9節(jié):男孩子肯定會喜歡怪獸的
男孩子肯定會喜歡怪獸的
上世紀60年代之后出生的男孩子可以說基本上都有一段狂熱迷戀怪獸和超人的時期,也有的男孩子持續(xù)好幾年,其中還有像我這樣四十多年都還沒從中走出來的人。所謂的"怪獸"中好像有一種只有男孩子才能了解的魅力,前些日子在全國舉行的"超人考試"中參加考試的99%都是男性。我想,像這種男女差別有如此厲害的兒童文化確實還是比較稀有的。其中可能具備了某種能滿足男孩心情的特殊東西吧。
父母也一起玩吧
其實有件很有趣的事情,我們國家有上百種英雄類的節(jié)目和三千多種怪獸形象,但是孩子喜歡的卻只有超人和怪獸,對其他的英雄并不感興趣。也就是說孩子并不是"不管怎樣'低級趣味的東西'都喜歡"。而是徹徹底底地只喜歡"超人"和"在超人中出來的怪獸"。超人已經(jīng)成為了全世界孩子的文化了。不要感到厭煩,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看,我希望最好媽媽也能記住怪獸的名字。
喜歡打架玩
孩子在玩時,媽媽在旁邊一個勁地說"不要啦,停下來啦",這種情況孩子玩的一般是向上面所說的那種"打架"。沒有哪個媽媽會說"啊,好像玩得挺開心哪"之類的話。
對于媽媽來說只要看見稍微有點"危險""暴力""帶來危險"的事情的時候,好像沒有理由喜歡,很不習慣。但是,男孩子就是經(jīng)常做這種事情。
男性就是長大后也還喜歡玩打架游戲
女性好像天生就不喜歡這種游戲,男性呢,從孩子的時候就開始非常喜歡玩這種游戲了。女孩子并不是想玩這種游戲而故意忍著,而是根本就不想玩。另一方面,男性不只是孩子的時候喜歡玩這種游戲,長大了之后還喜歡玩。
去沙灘上、操場上、體育館等地方的話,高中生當然不用說,即使老大年齡的大人了還經(jīng)常喜歡像職業(yè)角力表演賽那樣玩。相互扭打在一起或者像蛇一樣纏在一起。
我到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這樣呢。
這是"男性的世界"
在電視劇里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好久不見的男性們相見時,一邊說著"喲,好久不見啊!"一邊突然就照對方打一拳過去。女性們可能就不太能理解這種帶著暴力味道的打招呼方式。但是,這是"男性的世界"。
"男孩的世界"也是這樣,"打架玩"之類的就是承認對方是自己朋友關系的證據(jù)。對不認識的孩子突然這樣胡鬧起來的話,只要方式不是特別危險,就不必太在意。希望父母也準備著成為孩子的這種對象。
第10節(jié):將玩具互相碰撞著玩
將玩具互相碰撞著玩
男孩子們經(jīng)常一邊嘴里說著"唉!""呀!",一邊拿著玩具相互碰撞著玩。這是女孩子不怎么玩的方式。媽媽自己是基本沒有這樣玩過的,因此好像很在意這樣的玩法。雖然知道孩子玩得很開心,但是好像看起來"容易撞壞玩具""危險""沒有好好對待玩具"。
想象中的"打架游戲"
將玩具碰撞著玩的時候,孩子正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將怪獸和超人相互碰撞著玩的男孩子,腦子里正操縱著展開一場激烈的怪獸和超人的戰(zhàn)爭呢。玩具電車和玩具飛機相撞的時候,他們心里肯定在實況轉播著"啊,不好,碰撞事故發(fā)生了"。其實不是暴力性的也不是破壞性的。跟過家家、扮媽媽玩這些游戲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打架游戲"而已。
提醒他注意
男孩子在將玩具相互碰撞著玩的時候,像這樣來提醒他的話會有效果的:"可能會撞壞玩具的,不要撞得太厲害了啊""不要撞到了人哦"。
孩子本意也不是要把玩具弄壞,因此會遵守這個"規(guī)定"的。媽媽們多數(shù)絕對禁止這種玩法,這樣就把孩子的想象世界奪走了。因此不要"禁止",而是有條件地"承認",這樣孩子靠近你的機會就會更多。
喜歡觸摸自己的小雞雞
媽媽們對男孩子喜歡摸自己的小雞雞這件事很敏感。女性保育員們對這種她們不想孩子們做的事情或是很在意的事情,經(jīng)常討論。確實,與女孩子相比較,男孩子會經(jīng)常觸摸自己的小雞雞。媽媽們看到會很生氣,會罵他們,有時還會強制讓他們停下來,但是作為男性的我來看,倒還總覺得他們好可愛。
總之就是想摸!?
男孩子經(jīng)常會摸自己的小雞雞,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不好的想法,形狀上來說很容易摸到,觸摸感覺也不錯,對自己來說也是非常珍愛的東西……有很多理由的,總之,就是很想摸。
那種觸摸的良好感覺也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事實上,成年男性也經(jīng)常干這種事情,只是女性們不知道而已。他們并沒有什么特別變態(tài)的想法,只是喜歡摸而已,當然是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了。
"沒有過多地去摸"就OK!
"好臟!"
"真惡心!"
"總之不想讓他做這種事情。"
我也能理解女性們的這種心情,但是也希望女性們了解男性們不知不覺就去摸的那種心理。即使你跟他說了,男孩們還是跟什么也沒聽見一樣,因此希望還是不要說的好,因為這對于男性(孩子)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情。我想,只要告訴他們"不要過多地去摸""摸過之后要洗手"之類的就可以,其實什么都不說也行?,F(xiàn)在做爸爸的看見孩子摸自己的小雞雞的時候就什么也不說的……
第11節(jié):常把粗話、臟詞兒掛在嘴邊
常把『大便』『乳房』『屁股』之類的粗話、臟詞兒掛在嘴邊
男孩子經(jīng)常喜歡使用一些粗話臟詞兒,而且量要比女孩子說的多好幾倍。我們家也不例外,拜訪別人家的時候、吃飯的時候,不分時間和場合孩子就說了,孩子媽媽為此又是不好意思又傷心,越是在意的話,越是覺得孩子經(jīng)常在用,這樣別人就越是在意了。
粗話臟詞挺有魅力的?。?span lang="EN-US">
不只是粗話臟詞兒,和粗俗相關的所有東西,讓人感覺"臟""討厭""下流"的場合,男性和女性的對待好像從孩子的時候就完全不一樣。這種"思考方式差別""說的頻度"到成人的時候都有區(qū)別。
但是,在女性之間,聽到有說臟詞兒的時候,她們是笑著說著"討厭""哎呀"。好像臟話里有一種很有趣的東西呢。
不要太神經(jīng)質,一起笑笑吧
孩子在說臟話的時候,如果你有很厲害的反應、很過激的斥責的話,孩子會覺得"哎呀,這個詞原來還有點意思"。于是就越來越喜歡說。
盡量避免過激的反應,對他說"好難聽啊,不要再說這個詞了"之類的,一起笑笑就好了。
如果對這些詞沒有什么反應的話,為了有趣而使用的目的性會減少很多。不用擔心,總有一天孩子會注意到這些詞是不能隨便在別人面前說的,說了的話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的。
睡覺時把手插在短褲里
男孩經(jīng)常把手插到褲子里睡覺,嚴格地講不是褲子而是短褲。有時候,爸爸也和兒子擺著一樣的姿勢,在一起睡覺。看到這種情況的媽媽真是覺得又可憐又不好意思,她們想,至少不要讓孩子這樣做。
不知為什么這樣心情就穩(wěn)定下來了
也許女孩子和女人們不知道,睡覺的時候把手插到短褲里的話,會覺得很安定,其實并沒有摸到哪兒哦(笑)。與其說是手安定了,不如說是心情穩(wěn)定下來了。反過來說,睡覺的時候心情穩(wěn)定下來,安定下來的時候很容易就這樣了。因為只是想稍微讓心情平靜下來,所以也不會好幾個小時一直就這樣放著的。
不要太在意,不要太在意
從媽媽們的角度來看的話,也許看到這種事情后不知為什么就覺得好討厭,但是我在這里還是希望媽媽們裝作沒看見一樣,因為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這個壞習慣了。
睡覺的時候有經(jīng)常把手塞到短褲里的壞習慣的男性們,在公司開會的時候并不會這樣做的,和這些人一樣,我想男孩們也只是在午睡之類非常有限的場合下才會這樣做吧。
第12節(jié):做事情很粗魯
我能理解媽媽們希望自己孩子不要把手塞到短褲里的那種心情,但是我還是希望媽媽們不要對這樣的事情太在意,而是以"啊,他已經(jīng)靜下來了呀"這樣的方式來考慮。
做事情很粗魯
男孩子,這種行為方式、行動好像都非常粗暴,其程度女孩子根本沒法比。我想女孩子在小時候就經(jīng)常說"真是的,為什么男孩子都那么野蠻呢"這樣的話吧。
以我自己的經(jīng)驗,男孩子經(jīng)常被同年級的女生這樣說。成年之后,當面不說的話,心里也許還這樣想呢……
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場面。
"男性荷爾蒙"的原因?。?span lang="EN-US">
我總結了一下和幾百個男孩子一起生活以來的經(jīng)驗。在日本,不管走到哪,大都是男孩子比女孩子"動作粗野""好斗""喜歡激烈的、大膽的東西""不能好好地待著""好動""喜歡胡鬧"。
但是這很大可能是由于男性荷爾蒙的作用引起的,也就是說,這是與生俱來的。即便一味否定也改不掉。
我覺得,倒不如在合適的地方,給他們一些提示。
考慮一下這將與將來"男性化"有關系
男孩子們并不是想故意很粗野,而是自然就這樣了,即使罵他也改不過來的。但是,這種粗暴或激烈,會慢慢演變?yōu)橹蟮?span lang="EN-US">"快活""活潑""大膽""可靠"之類的所謂男性化的特征。
女性不也正是因為男性有這些特點而喜歡上男性的嗎?如果這種胡鬧給周圍的人添了麻煩的話,那一定要認真地批評;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想就說說"真是的,真是男孩子……"之類的,發(fā)發(fā)牢騷就好了。
舉止很野,沒有禮節(jié)
像上面所說的那樣不好的舉止,比起女孩子來,男孩做的差不多是她們的10倍。其他也一樣,"經(jīng)常用手抓東西吃""脫下來的衣服也不疊""分東西的時候自己最先拿""不能正著坐,經(jīng)常盤著腿坐著"之類的,在女性們看來,男孩子凈做些粗野的事情。
在男性的世界里這些都是"普通"的事情
包括成年男性在內(nèi),男孩子的所作所為,在女性看來好像都是"惡劣的行為"。例如在男性看來非常普通的"盤腿坐著""在電車里叉開腿坐著""在人面前放屁"等這些在女性看來都顯得"舉止惡劣"。
有一個問卷調查"有人送東西來了,離家門只有幾步的時候你會光著腳去開門嗎?"這個問題的答案,男女比例真是非常的大。男性回答是"當然會",女性回答是"從來都不會"。
第13節(jié):放寬容許范圍
放寬容許范圍
我覺得女性認為"舉止很差"的標準與男性相比過于嚴格了。我希望媽媽們的這個標準能下降到"這樣的事情即使是爸爸也會注意的"這樣的級別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男孩子不管是在哪個家庭里都會一天到晚被媽媽罵的。實際上媽媽認為男孩子"行為惡劣"的事情,在爸爸看來根本不覺得什么。男孩子如果經(jīng)常被罵行為不好的話,會挫傷他的積極性的。我希望媽媽們能夠將容許范圍放得比現(xiàn)在稍為寬一些,多給孩子一些肯定的眼神。
使用『暴力』的言詞
這樣的詞兒,有好多。
"你給我……"等所謂的"男性用語"孩子用起來不太好。沒有那樣的關系!歐美化的流行語也是,說它們是粗話也算。但是,同樣是粗話的"去死!""我殺了你!"之類的所謂的"騷然不安的語言",有時候只把它算為"粗話"的話好像還不夠。小孩子用的話,確實挺讓人討厭的。
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心中有障礙"???
人們經(jīng)常說,孩子說"暴力的言語"是由于電視里面有說,孩子跟著學的。
確實,說這些"暴力言語"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是男孩子),是在電視上聽到后學的。但是,很多孩子都是不說的。沒有教他們不要這樣說,他們也不知道為什么不這樣說,甚至不想這樣說。
我覺得,會用這種"暴力言語"的孩子可能是心里有什么特別的事情。
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心理滿足感",安定他們的心情
使用所謂的"暴力言語"的男孩子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有很多不只是言語上很粗野,行為上也很粗暴,好像內(nèi)心積壓了好多壓力似的。即使是女孩子,到了心里騷亂的青春期,也好像會故意使用這樣的詞語。
有人說"衣亂心亂",不過言語的不安就說明了其內(nèi)心的不安。但是孩子如果在很小的時候就享受到很多"(父母給的)愛的滿足感",安定了他們的心情的話,自然就不會用這些詞語了。關鍵是"父母的處理方法"。
很容易就動手
依然還是在男孩堆里這樣的事比較多,如果別人對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或者說了不好的話,很多孩子比起出口罵來更容易動手或者動腳。即便是孩子,暴力還是暴力。受暴力的一方就會感到受了莫大的屈辱。因此,有時候雖然是孩子之間的糾紛,卻會發(fā)展成為父母之間的糾紛。這個問題僅僅靠"現(xiàn)在的孩子易怒"來解釋的話是遠遠不夠的。
第14節(jié):關鍵在父母們這兒
關鍵在父母們這兒
這種情況同樣、絕對在男孩子中多一些。雖然很多是由于一兩歲的時候不能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或者是由于與生俱來的性格原因。
但是如果到了3歲以上,能明白不能用暴力來解決事情的時候還是這樣做的話,那大概就是由于以下的原因造成的了:一、父母是那種平時就有"別人怎么對你,你就怎么對人"的想法的人。二、父母經(jīng)常對孩子動手。三、父母對這樣的行為有時責罵,有時又不管。
也就是說,很多情況下是由父母把握著問題的關鍵。
一定要告訴孩子暴力是不好的
不管是對方不好,還是孩子太小,告訴他用暴力解決事情的話是不行的,也沒有必要去罵他,告訴他們這個道理就行。
動了一百回就跟他說一百次。孩子最終總會明白,懈怠是不行的。
在我們國家(指作者所在國家),有時候肯定男孩子的暴力行為,也有時候有"男孩子不相互毆打的話,是不行的""不知道爭吵,不懂得打架會被別人欺負"之類的說法。但是,問一問周圍就知道了,5歲以后雖然還會吵架但是不打架的男孩子還是占壓倒性的多數(shù)。
動不動就去摸店里的東西
比起女孩子來,男孩子確實更喜歡到處摸,遇到什么都要摸一下。到便利店或者超市里去,老被媽媽罵"別碰""你這是干什么呀"的大部分都是男孩。不只是像商店這樣的地方,其他比如寺廟里、小河邊,不管是佛像還是水、草、蟲或者是掉下來的小石子兒、轉著的陀螺……總之,男孩子只要看到什么就是想馬上去摸一下。
是因為有"想調查看看"的好奇心
孩子對感興趣或者關心的東西,總想立即去摸一下看看,總想用手確認一下"這是什么?""這個是什么樣的"這是因為他們有好奇心、探求心、研究心。
如果一定要問,有這種習慣是好是壞的話,我覺得還是應該歸于好事類。
男孩子好奇心旺盛,的確是會經(jīng)常摸這摸那,但是在摸這摸那的過程中,孩子會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比起那些什么都不碰的孩子,他們會得到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
教給他們摸的方法
一般來說,媽媽們在商店里或其他地方摸東西的次數(shù)都要比孩子多好幾倍。確實,摸摸的話會有感覺一點,更有質感。所以,摸還是可以的,只要找準了摸的方法。大人們在意的是"不要用臟兮兮的手去摸""摸的時候不要碰掉了東西"等。
千萬不要孩子一動,就立刻罵他,只要教給他們摸的方法就好。
全面禁止的話,以后即使是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也不會去碰了,這樣一來,他們的好奇心或者求知欲會逐漸衰退下去。
但是,在電梯升降口、爐子、利器等寫著"不能用手摸"的這種絕對不能去摸的地方,就絕對不要讓他們?nèi)ッ?span lang="EN-US">
第15節(jié):雖然是個男孩子卻很靦腆
雖然是個男孩子卻很靦腆
有很多媽媽們在煩惱:我家雖然是個男孩子,平時卻非常的靦腆,雖然不怎么花費精力,但是這樣的話好嗎?
很多男孩子,雖然知道他過得好好的,但是和其他男孩子相比起來沒有活力,怎么都感覺跟別的男孩子不一樣,媽媽們難免有點擔心,感覺孩子好像欠缺什么一樣。
20%的男孩子都會表現(xiàn)得很靦腆
即使是男孩子,也有給人感覺沒有活力,很靦腆的人存在。
男孩子中有大概20%的人是這樣子。沒有什么原因,他們大都是先天性格造成的,媽媽們即便很煩惱也沒有辦法。
人們在提起"野丫頭""像男孩子一樣活潑的女孩子"時,相對還高興點,因為和那些靦腆的男孩比起來,她們還沒有那么讓人擔心。人們老是擔心那些靦腆的男孩,覺得他們很可憐。
不要"強求沒有的東西"
人們一般說"許多人都有的話就行",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不屬于多數(shù)人中的時候就會很在意很擔心。但是不能太在意,因為如果你太在意的話,就意味著對此是否定的,這樣的話,不管怎樣你都會對孩子說出很多否定他的話。其實也有的媽媽認為靦腆斯文點的孩子很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這樣。
對孩子不要"強求其沒有的東西",而是要"感謝其擁有的東西",以這樣的目光來看待孩子的話,媽媽的臉上會比現(xiàn)在增添更多燦爛的笑容。
膽子很?。懶」恚?span lang="EN-US">
雖然"男孩子越強悍越好"的想法變得很是悄靜無聲,但是我們家的孩子卻是個例外。
雖然是個男孩子,卻很膽小,總被別人欺負哭;分東西的時候總是在最后去?。慌抨牽傉驹谧詈?;被打的時候也任隨別人打;甚至連女孩子都能把他弄哭。
只要看見這樣就覺得他很可憐,很想跟他說"是個男孩子的話你就變強吧"……
讓媽媽發(fā)出這樣感慨的男孩子,實際上有很多。
第16節(jié):人生有很多種,男孩子也有很多類
但是,這也僅限于2歲左右,一般女孩子到了3歲以后,就不再做這樣的事情了。但男孩子的這種殘虐性卻一直在逐步上升,拔羽毛,故意將蟲子放在蜘蛛網(wǎng)里。看見這些,父母就在擔心,我家孩子做這樣的事情,將來會不會成為那種很隨意地就做出殘暴事情的人呢?
只是"由于感興趣""因為喜歡"
女孩子不做這樣的事情,不是由于她們意識到了生命的重要性,而是單純的由于沒有興趣了。
男孩子也只是因為喜歡所以才這樣做。對他們來說這是"不可思議、變化多端"的世界。如果他們意識到這是殘酷的事情,他們是不會這樣做的,他們甚至會從蜘蛛網(wǎng)里救出蟲子,將落到地面上的毛毛蟲捉回到樹上去。這些是女孩子做不出來的。
男孩子的一個特點就是,不僅是蟲子,就連蚯蚓和鼻涕蟲他們都能對之傾注感情。看起來很殘酷的行為,實際上是在小心培養(yǎng)他們的溫柔之心。
看不過去的時候,溫和地提醒他們一下
小孩子經(jīng)常踩死螞蟻,為此父母會很吃驚,因為有生命的東西是很神奇的東西,好想阻止他們,但如果這種對象只限于像螞蟻之類的這種小生命,而不會對那種較大的生命(如小雞,松鼠等)這樣做的話,就完全沒什么問題。這并不能說明孩子是"不溫柔""不珍愛生命"的人。
男孩子對蟲子所進行的殘酷行為,如果實在看不下去的話,不要責罵,而應該在這種場合溫和地提醒他們,這樣他們會聽進去,慢慢就會理解被弄死的蟲子的心情了。
想養(yǎng)昆蟲或爬蟲類
一般死纏著"要養(yǎng)要養(yǎng)"昆蟲或爬蟲類的女孩子很少,但是我想在有男孩子的家里必定曾經(jīng)養(yǎng)過一次這些的。不只是一次,每年,或者說大量地養(yǎng)的家庭可能都有。
我想,這類家庭里的很多媽媽都要克服害怕,才能接受的,因為她們可能連看一眼、摸一下都心驚肉跳的。但是,每天不看的話又不行。所以,男孩子對于媽媽來說真的很麻煩啊。
男孩子喜歡"低級趣味的東西"?
女孩子不怎么喜歡,而相反,男孩子卻很喜歡這地球上一大半的生物。昆蟲呀,恐龍呀,怪獸之類的,也很喜歡蚯蚓。
這種喜好,男女差異是很大的。
有些東西,在女孩子看來是"讓人惡心"的,而在男孩子看來卻是"很好看"的。
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能是對美的感覺,男孩和女孩完全不一樣吧!這類事,就是長成大人之后也不會變的。所以,對男孩子的這些行為,表示理解和感興趣的只有爸爸。
第18節(jié):只因為喜歡所以讓他"接觸"
只因為喜歡所以讓他"接觸"
我希望媽媽們理解,既然孩子喜歡就讓他們接觸一下,只要喜歡就要讓他們飼養(yǎng)。熱心于自己喜歡的事物是件好事。男孩子們將臉貼近蟲籠子,不厭其煩地盯著的樣子其實挺可愛的。這也是能讓他們學習到生命的珍貴、生命的神奇的好機會。
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養(yǎng)蟲子才不讓它死掉,怎樣才能使蟲子活得更長,蟲子死了的時候,看看孩子是如何的傷心,這樣就能確認孩子的"成長"了。
喜歡短木棒,經(jīng)常拿著短木棒玩
在保育園里和孩子們出去散步的話,在途中或者公園里經(jīng)常會有碎木片或者短木棒。如果我先看到了,就會在心里祈禱著"千萬不要讓誰看見呀""看見的話也千萬別撿起來呀""撿起來的話也不要到處揮舞"。走過那里,偶爾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某個孩子"正揮舞著這根木棒走著呢。而這"某個孩子"則99%是男孩子。
男孩子非常喜歡木棒
總之,男孩子就是非常喜歡棒子。
有很多游戲或者運動是使用長棒子的,竹刀、棒球、高爾夫球俱樂部,都是用棒狀的工具的,這些短木棒就可以代替長的棒子。在運動會上舉行的搶棒運動,搶棒上的旗子之類的比賽只要一根棒子就可以進行。如果有一根棒子的話,可以玩以耍大刀和棒球為首的很多游戲,敲敲撥子什么的,甚至都可以玩玩魔術,也可以在地上寫字。
對于男孩子來說,棒子就是魔術一樣的玩具。
拿一下的話沒事兒
用短木棒耍大刀呀,打打棒球呀什么的,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以前都是男孩子必定會玩的。不玩短木棒的男孩子一百個里面都找不出一個來。相反"喜歡短木棒"的女孩子基本上沒有。
對于媽媽來說,因為自己沒有玩這個的經(jīng)驗,因此就不知道短木棒的魅力。媽媽們只會認為短木棒危險,所以孩子只要拿著棒子就立刻責怪他們。但是,這樣就相當于剝奪了孩子健全的游戲和經(jīng)驗。
其實媽媽們可以逮住一些好機會教他們玩不危險的游戲,但是不能"全面禁止"。
希望媽媽們能夠做到"條件允許"才好。
喜歡光著身體
男孩子喜歡光著身子,如果只是上身還好,可他們還經(jīng)常把下身也脫了,全裸著。當然在家里還好點,但過分的是,有時候在外面他們也這樣脫。
對于媽媽們這些女性來說,基本上都認為即使是男孩子光著身子也很下流,因此不管是丈夫還是兒子光著身子,她們都不高興。
第19節(jié):沒有必要隱藏(1)
沒有必要隱藏
對于脫掉衣服露出皮膚這樣的行為,包括孩子在內(nèi)的男性好像根本就不抵制。他們覺得這和游泳的時候全裸是一樣的。
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光著身子的機會很多,平時只是禮節(jié)要求才好好地穿著衣服的。如果是不用注意禮節(jié)之類的,或者在場合允許的范圍內(nèi),男性們想脫衣服會立刻脫下來的。好像他們從孩子的時候就了解到了光著身子的愜意心情了。
違反禮節(jié)的時候一定要認認真真地教他們
如果在光著身子會違反禮節(jié)的場合,一定要好好地教他們。除此之外,也就是沒有特別違反禮節(jié)的時間場所內(nèi),我想還是多少寬容一下的好。
有人問女孩子也可以嗎?女孩子的話是可以允許到4歲左右的,此后的話我就不太贊成了。如果一定要追問,是不是男孩就行,女孩就不可以的話,我也只能回答"是"了。
所以,5歲以上的女孩還光著身子的情況,應該基本上是沒有了。
教養(yǎng)男孩子
太麻煩的理由
為什么養(yǎng)男孩兒會很麻煩呢?了解了造成這個麻煩的深層理由,會讓你一下放松身心的。
男孩子會做『讓女性煩惱的事』
總之『男性』的行為,讓女性們難以理解
女性喜歡的是"謹慎小心""漂亮美麗""整潔干凈""讓人安心""有安全感""不野蠻""高雅有品位"等等。
相反她們討厭的事情是"粗心大意""臟亂丑陋""危險""讓人害怕""野蠻粗暴""慌里慌張""庸俗鄙陋"等等。
能在女性面前引起這種反應的,有來自生理上的還有來自感覺上的厭惡。
但是,這些卻全是男性所做的。
男孩,對女性,一般也就是自己的媽媽,往往很容易就做出一些"讓人難以接受""令人感覺討厭""不好辦"的事情。
女孩子,一般不會像男孩子那樣做這種事情。
因此,作為媽媽就會認為女孩子好養(yǎng),男孩子不好養(yǎng)。
但是,女性們啊!
你們知道嗎?既然帶著"男"字,不只是男孩兒,幾乎所有的"男性",都在做這些事情。
在第1章所述的事情中,幾乎所有的事情,對于丈夫是理所當然,另外父親、兄弟、公司的上司、同事,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男性,都會在這個年齡持續(xù)做這種事情。
正因如此,不管怎樣,女性們只要是和"男"的在一塊生活,不管對方是誰,這種"讓人討厭""讓人煩惱""讓人驚訝"的事情,或者讓人不想再見第二次的事情總會時有發(fā)生。
第20節(jié):沒有必要隱藏(2)
是的,這些對于男性是正常的行為,卻是在招致女性厭煩。
這種事情,特別是共同生活時更為顯著。
例如,不管是在學校里,還是在一般課堂上,在一起上課時男孩們不會做這些讓女生討厭的事,但是,一旦出去露營或者合居,男生就會在這一天招惹女生不高興。
不洗手就去準備食物;蔬菜切得很馬虎;一會兒在那胡鬧,一會兒又在那兒開玩笑;干臟活就把衣服隨便一扔;把房間里弄得亂七八糟……
像剛才說的這些,男孩子很容易就做了,而女孩兒們的感受就是"好煩人""難以令人接受"。
媽媽們常說"男孩子難管教",但是如果是丈夫,是不是更令人覺得煩呢?
我想,就像在管教男孩子時出現(xiàn)的,讓您驚訝得大叫或無法忍受第二次的那些煩惱事一樣,讓您覺得"討厭""煩人""不愉快"的事情,從丈夫那碰到的更多一些吧!
在一個問卷調查中發(fā)現(xiàn),家庭主婦們最大的壓力來源是"丈夫"。
在丈夫或孩子那兒碰到的同樣"討厭的事"是不是在你的父親那里也會碰到呢?敞著門上廁所;毫無顧忌地大聲放屁;穿著短褲到處晃悠;做事粗暴、不注意……
男性總是在做讓女性討厭的事情。
雖然只是孩子,但"男孩們"也是作為"男性"的絕對預備軍。就像成年男子所做的那樣,男孩們在二三歲時就已經(jīng)開始做這些"讓女性感到討厭""煩人"的事情了。
正因如此,媽媽們才會覺得男孩子管教起來很難。
第21節(jié):同樣一件事,男孩兒和女孩兒的感覺就不一樣
同樣一件事,男孩兒和女孩兒的感覺就不一樣
覺得"男孩子難管教"的也許只有"媽媽"而已。比起媽媽們來,爸爸們并不特別覺得男孩子難管教。
如果,自己的孩子做了像第1章中講的那些事情的話,爸爸們就不會像媽媽們那樣在意。
假如爸爸或者是媽媽,和孩子一起去游樂場半天。再假定這個爸爸和媽媽是非常標準的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去玩的是爸爸或媽媽中的一個的話,首先挨罵的次數(shù)就相差10倍,即使去的地方相同,孩子也是做相同的事情,也會有這么大的差別。
和媽媽一起去的話,還沒到游樂園就開始了:"你看,肚子露出來了不是嗎?""你走快點!""要抱?自己走!""真是的,不要碰到地上啦!""上這么高的地方可不行啊!""到那里去的話,會很危險的!""不要跑啦!""你看你看,冰淇淋都滴到衣服上了!""啊,又要坐一樣的東西嗎?。?span lang="EN-US">"……
孩子一直聽這種"申斥",會讓他們很煩的。
和爸爸一起去的話,做同樣的事情都不會被說什么,到了游樂園也一樣,即使沒有什么值得"被罵"的事情,總之,對于孩子來說自己的行為會被說"不可以"的幾率,和爸爸一起與和媽媽一起時候相差10倍呢。
嘗試一下,在游樂園、電車中、餐廳里……什么地方都可以,仔細觀察,媽媽帶孩子的兩個人和爸爸帶孩子的兩個人,只要10分鐘時間就夠。特別是這個孩子是男孩子的時候,被說的次數(shù)肯定完全不一樣。
男孩子做的事情經(jīng)常惹媽媽生氣的理由是她們一直認為男孩子做的這些事情一件一件都是在"讓自己麻煩""應該生氣"的事情。
爸爸們對這些事情不說什么并不是因為他們?nèi)讨簧鷼猓撬麄冋J為這些事情"不是特別讓自己麻煩",也就是"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值得生氣"。
對于媽媽來說,這一天可能是讓自己煩惱得愁人得直罵"真是的,真是個男孩子"的一天,而對于爸爸來說,也許僅僅只是快樂輕松的一天。
第22節(jié):幼兒園、保育園里也是男孩讓人感覺好煩
幼兒園、保育園里也是男孩讓人感覺好煩
對男孩子行為的理解度,男性和女性之間完全不同。
我知道這個可能是因為我長年在保育園這個盡是女性職員的工作場所工作的緣故吧。
認為男孩子"老是做讓人煩惱的事情""盡做讓人生氣的事情"的不只是媽媽們,在幼兒園或者保育園里工作的女性保育員也是這樣的。
每天我都能聽到班主任老師發(fā)火的聲音,在這個老師休息的時候,我進教室看了一下,這一看嚇了我一跳。本來以為是什么特別胡鬧的班級才進去的呢,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們根本沒做什么事情就要被罵。
當然,我也沒有責怪那個老師。
什么都不準孩子們做,每天就那點兒事都要被責罵,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又有另一個同部門的保育員進了這個班,很不可思議的是,只要這個班的老師一換,孩子挨罵的次數(shù)就有不同。
我并不是特地要把不要生氣作為標語,而是本來孩子就沒做什么應該被責怪的事情。
在幼兒園和保育園里,女保育員經(jīng)常說:"女孩子多的班級比較輕松""男孩子多的班級比較麻煩",但我們這些男保育員經(jīng)常說的就是"男孩子多的班級輕松得不得了"。對于我們這些男性保育員來說,女孩子多的班級更讓人頭疼。
那種80%是女孩子的班級,我曾經(jīng)接過兩次,一個中班、一個是大班。
女孩子們自己"和同學不合",好像到處都是小麻煩,要看出來,還要處理都是很麻煩的。"好像要發(fā)生什么事",但又什么都看不出來,我完全沒有注意到。都是媽媽們指出來告訴我后才知道的。
對女孩子不多用點心不行。有時候,我也會碰到盡是胡鬧的男孩子的班級,但是對于我來說,在某種意義上,這種班級好像相對還比較輕松一點。
對這種盡是男孩子的班級,我雖然心情還好,但每到休息室,和我一起接觸那個班的女老師,卻總要嘆上幾口氣。
我想這也只是因為男孩子對于女性來說盡做"讓人煩惱的事情""讓人討厭的事情"的緣故吧!
男孩子很麻煩!『丈夫』更麻煩???
對于媽媽來說"管教男孩子"也許是件很麻煩的事情,但是我想說"丈夫更煩人"。
生活中,夫妻們的共同點也許就是"丈夫一直在招妻子生氣"這一點吧。
如果說為什么生氣的話,恐怕就是這樣一些內(nèi)容了:
★不注意的時候,把手邊的煎雞蛋卷里的番茄醬弄到袖子上了。
★明明一家四口人,還一個人就把放在盤子里的點心拿掉一半以上。
★不聽別人(妻子)的話。
★不說為什么今天回家晚了的原因。
★也不商量就自己買了電器產(chǎn)品。
★老是大聲地放屁。……
不管哪件事,別的做丈夫的人,就會同情這位丈夫"就為那點小事被沖著發(fā)火,這個丈夫看起來好可憐啊……";而別的做妻子的人,就會支持這位妻子"那個妻子生氣也是應該的……"
是的,男性就是老做讓女人們煩惱、討厭的事情。
但是,如果問女性就不這樣做嗎……
回答是:不做。
我長年置身于盡是女性的職場中,對此很了解,去宴會之類的地方,女性取什么東西的時候確實很細心地注意著自己的手邊,很少看見袖子上沾滿番茄醬。男性的話,這么多年了,總數(shù)只一百來人能這樣要求自己。
如果知道某個東西是四個人分的話,女性肯定就剛好拿四分之一,像男性那樣一下子拿了一半以上的女性,一萬個人里也不會出現(xiàn)一個。
而女性在聽別人的話的時候,一定會做出自己很關心這件事情的樣子去聽,而且還會帶著笑臉,隨聲附和著。
對也許會麻煩到對方的事情,女性一定會提前通知對方的,盡量不給對方增添任何麻煩。
如果自己一個人決定不了的事情,女性一定會找人商量一下。有時候,就算自己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也要停下來與人商量一下。
在別人面前大聲地放屁這樣的事情,女性豈止是一萬人中都沒有一個,連一百萬人中都沒有一個。
像這樣,盡是在做女性世界里考慮都不用考慮的事情的正是男性。
但是,反過來說的話,這樣做了之后不會對此說什么的大都是在男性的世界。
從男性這邊來看的話,他們認為為"這點小事"而一一被說的人是無意的。
男性和女性,也許就是反面與正面,是不能相互理解的關系。
"男孩子"和"女孩子"也是這樣的。
第23節(jié):五個魔法關鍵詞讓您育兒變得不可思議(1)
五個魔法關鍵詞,
讓您育兒變得不可思議
下面的5個關鍵詞,你能把它們放在腦子的某個角落的話,那養(yǎng)育男孩的頭疼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它們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讓教養(yǎng)問題,變得輕松無比。
別人的工作不管是什么,都會看起來很麻煩。
但是,當事人本身卻出人意料地認為很平常。
也許這件工作確實是"很麻煩"的,但是,由于每天都做,已經(jīng)完全習慣了,就不覺得"很麻煩"了。
我想教育孩子也是這樣的。
想著每天教育孩子盡出現(xiàn)這些"很麻煩"的事情,"很麻煩"就真的變得"很麻煩"了。
只有自己首先不這么認為,教育孩子才不會變得麻煩。
本章介紹一組"魔法關鍵詞",這組關鍵詞,會使您完全不認為在教育孩子時要遇到"很麻煩"。
效果不可思議哦!
這組魔法關鍵詞就是--
"放棄"
"忍耐"
"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感謝"
"微笑"
是的,就是這5個。
不需要金錢,不需時間,不耗力氣,不耗工夫。
但是,其力量卻超群。
有了它們,在此之前讓您感到"很麻煩"的男孩子的教育,就變得相當輕松了。
真是像魔法一樣的關鍵詞??!
希望您將這組詞悄悄地記在您的腦子里。
放棄
雖然說是"放棄",但并不是說"讓你垂頭喪氣、心灰意冷",也不是"讓媽媽犧牲自己"。
舉個例子,有的小寶寶開口說話時間很晚。這時候,你想的一定是,孩子能和我說話是多么令人高興的一件事,但是,媽媽們,請換個角度想一想吧,寶寶雖然不說話,我們也可以跟寶寶說呀,而且這樣就有更多的機會向寶寶說一些非常溫柔的話語。
第24節(jié):五個魔法關鍵詞讓您育兒變得不可思議(2)
本來去一下便利店5分鐘就可以到了,但是,如果遇到一個剛開始學會走路的孩子,他就要和你一同前去,那你就得放棄5分鐘就能走到的速度。
雖然時間花得多了點,但是,正因為如此,你就有機會指著天上的飛機逗孩子,或和孩子一起看路邊的花草什么的。
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和孩子一起的時候,不愿放棄5分鐘到達的媽媽,也不會看著天上的飛機逗孩子,甚至孩子在路上稍稍碰一下花花草草的就立刻制止"不行,不行",強制性地將孩子拉走。
"放棄"也就是承認這種行為。
如果能"放棄"的話,可能會引起什么困難,但是你可以期待著比這更美好幾倍的事情。
對于孩子不說話的媽媽們,孩子要說什么的時候,努力去探尋孩子的那種心情。不久,即使孩子什么也不說,媽媽也會慢慢了解孩子的心情了。
和孩子一起走的時候,放棄本來可以很早就到達目的地的速度,愿意花數(shù)倍以上的時間的媽媽們,作為獎勵,路上會遇到很多讓你開心的事情,也會看到更多孩子的微笑。
這些都是不愿放棄的媽媽們所不能體驗的。
教養(yǎng)男孩子也是同樣的。
即使那些事很煩,很讓人討厭,或者說女孩子絕對不會做,男孩子卻一次又一次地做,也不要否定他們,而要整個兒地接受。
放棄的原因只是因為"這是男孩子"。
放棄不會有什么損失。從放棄的那一天開始,好多好事兒就開始到來??梢愿惺艿胶芏嘀挥袕哪泻⒆幽莾翰拍艿玫浇逃⒆拥南矏偂⒖鞓芬约盎顫娍蓯鄣母杏X。
不管是孩子還是自己,自然而然地笑臉就慢慢在增多。
忍耐
在給別人加油時人們經(jīng)常說"加油啊"。
但是對于我來說,我覺得"我會加油的"這一句話的意思是"我會忍耐的"。
在演講快要哭了的時候,會有聲音對自己說"加油啊!"這是告訴自己"即使想哭出來,也要忍一忍"。
是的,"加油"也就正是"再忍耐一會兒"的意思。
如果正在教育男孩子的話,每天就像煩惱大游行一樣。
但是,人們的煩惱,這東西,你知道它的最好解決方法是"稍微忍耐一會"嗎?只要你能"再忍耐一會兒"的話,你就會令人無法置信地從這個煩惱中解放出來。
例如,上班要花兩個小時,為此而煩惱的人,也就是不能忍耐花這兩小時的人,他們就覺得這個好煩好煩、煩得沒辦法。于是,早上從剛起床的時候就開始心情郁悶。
第25節(jié):五個魔法關鍵詞讓您育兒變得不可思議(3)
"孩子不注意把牛奶灑了""磨磨蹭蹭老半天不換好衣服""散步的途中撿小石子兒"……心平氣和下來想一想,其實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這種時候你還感覺是什么大驚小怪的事情,大聲地怒斥他,還感到討厭,心情激動嗎?
將和孩子一起的樣子用錄像機拍下來看看就知道了,30分鐘就足夠。
自己看著都會知道自己是在為一些"沒什么大不了的事兒""非常微小的事兒"而生氣。看著這樣就覺得很可笑,連自己都會笑起來的。你一定會覺得"我就為這點小事兒而煩惱豈不是虧了"。
男孩子干的那些事情,90%就是"沒什么大不了的事兒"。
這樣認為這些根本就"沒什么大不了的事兒",也對自己的精神健康有好處啊。
實際上,像"灑了牛奶"什么的,自己也經(jīng)常做的事情,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兒。不要氣得那么咬牙切齒的了,只要跟孩子說句"注意盡量不要把牛奶灑出來哦"就行的。
"磨磨蹭蹭不換衣服"也是,"在散步時撿小石子兒"也是,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用大喊大叫的。
再說一次,男孩子做的那些讓媽媽們犯難的事情基本上是第二天就會忘得干干凈凈的"怎么著都可以的""算不了什么大事兒的"事兒。為這種事一件一件地去生氣、去煩惱的話,你有幾顆心都不夠用啊。
如果是爸爸,發(fā)生了同樣的事情,就不會這樣大驚小怪的。說一句"把牛奶灑出來了哦"就完了。這樣就行了,這樣心情就會一直很穩(wěn)定的。
其實給媽媽心里面添堵的罪魁禍首,還是媽媽們自己。
感謝
如果聽一聽生了兒子的媽媽們的談話,就會發(fā)現(xiàn)她們一直都只在說孩子每天惹的那些煩惱事兒。那些"高興的事兒"基本上不入她們的話題。
但是,教育男孩子的時候每天會出現(xiàn)的這些"好煩的事兒""讓人愁的事兒",過了十來年以后,每一件都肯定會成為她們美好的、令人懷念的回憶。或許有的媽媽們還會懷念地說"可以的話,真想再回到那個時候啊!"
是的,現(xiàn)在孩子每天做的這些"讓人煩惱的事兒"中的每一件事,今后都會覺得很可愛,都將會成為一些精彩的回憶。
這些都是拿金錢買不到的,其實我們真的應該感謝現(xiàn)在正在努力協(xié)助我們制造出如此美好回憶素材的孩子們。
說起感謝,還應該感謝上帝。"保佑我的孩子能健康開朗地長大……"
第27節(jié):五個魔法關鍵詞讓您育兒變得不可思議(5)
比起其他的索求,人們更希望能夠這樣。
但是,在過了兩三年之后,大部分父母就連許過這個愿望的事情都忘得一干二凈。
如果問為什么的話,我只能說,所有的父母都是自然地在許這個愿望。因為很簡單就實現(xiàn)了,所以將這種恩惠,以及許過這個愿望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
好好地考慮一下老是抱怨"一會兒就哭了""老是跟著纏著自己"的父母的煩惱,不正可以說是由于孩子"健康開朗地"成長才會出現(xiàn)的嗎?
是的,這正是人們最先許下的愿望,在實現(xiàn)中?。?span lang="EN-US">
孩子出生時,誰都不會去想"孩子會常常哭鬧""自己會行動不便""嫌棄孩子老是纏著自己"之類的。
父母們呀,連最首要的愿望都不記得了,連愿望在實現(xiàn)都不懂得珍惜,還在想追求孩子生下來之后的第十個、第二十個愿望,也太不"感恩"和"滿足"了吧。
孩子如愿地"健康開朗地"成長的話,首先,應該想到這種珍貴,感謝這種珍貴。
感謝現(xiàn)在正在協(xié)力為您創(chuàng)造將來無法替代的美好回憶的孩子們吧!
感謝孩子能夠健康開朗地成長吧!
感謝讓這個愿望得以實現(xiàn)的上帝吧!
也許這種事情等到孩子長大之后總有一天會注意到的。
但是,如果現(xiàn)在能夠注意到的話,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今后的每一天一定都會比現(xiàn)在要過得好很多。
微笑
在養(yǎng)育孩子的媽媽中,有的媽媽每天都會有滿臉笑容。
但也有的媽媽總是愁眉苦臉的,每天都在生氣中度過。
很可惜啊,我想讓教育孩子的事情變快樂的訣竅就在于"微笑"。
但是,說這樣的話的時候,就有媽媽會說"不快樂怎么笑得起來啊""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沒有什么可以笑的開心事兒"。
并不是這樣的。
我覺得,只要是孩子,不管是什么樣的孩子,一天之中總會做出上百回讓媽媽們能笑起來的事兒。不管什么樣的孩子,都是的。
例如,嬰兒。
他們的存在本身就可以讓父母笑起來。孩子笑起來的時候當然是,睡覺的時候也很可愛,打哈欠、打噴嚏的時候都是很可愛的樣子。到了一兩歲的時候,也許就沒有嬰兒時候的那樣可愛了,但這時又會出現(xiàn)這時候才會有的那些可愛的事兒,仍然能讓父母每天都笑顏大開。
前幾天就有這樣的事兒呢。
有一個兩歲左右的男孩子,和媽媽一起下電車之后,男孩朝著剛坐過的電車說拜拜。當時我笑瞇瞇地看著這一說不出來的可愛勁兒的場面。但是媽媽卻罵著"真是的,快點啦",拉著孩子的手就走了。
第28節(jié):五個魔法關鍵詞讓您育兒變得不可思議(6)
孩子好不容易做了件讓父母能開心地笑的事情,但這個媽媽非但沒笑,還對此急沖沖地罵著"真是的"。
孩子每天都會做其他的,像這樣能讓父母笑起來的事情上百次呢,但是,如果連這種可愛的樣子都會引起你"火急火燎"的話,我想這個父母,每天對孩子做的事情恐怕只有生氣了,這樣養(yǎng)育孩子當然不會有樂趣。
這并不是別人的事兒。
你有沒有在看到孩子臉上滿是軟冰糕的時候對他發(fā)火?
你有沒有抱怨過孩子滿手都是收集來的蟬蛻?
在孩子看別的地方的時候你有沒有責罵孩子?只許他看黑板嗎?
特別是男孩子,經(jīng)常會干這種事情。
但是,這些事情應該引發(fā)的不應該是"發(fā)怒"而應該是"微笑"啊。
實際上,也有的媽媽為這些事情而微笑啊。
誰都可以將這些轉變?yōu)槲⑿Φ?。如果自己的朋友做了同樣的事兒,你就不會生氣,而全部都會?span lang="EN-US">"笑"面對的。
"臉上有冰糕噢,哈哈……"
"啊,什么啊,這是!蟬蛻?不會吧--,哈哈……"
"說了叫你看黑板呢,原來是個冒失鬼呀,哈哈……"
再說一遍。
不管什么樣的孩子,一天都會做上百次能讓父母笑起來的事情。特別是男孩子,經(jīng)常做些出人意料的、有趣的事情,在有兒子的家庭里你將會體驗只有女兒的父母們體驗不到的許多歡樂的。
只要沒有"這些"的話,男孩子會茁壯成長
~媽媽在無意識中易犯的20個壞毛病~
媽媽們很容易就犯的"壞毛病",假如媽媽不做這些的話,男孩子就會茁壯健康地成長。
某個保育園的生日會中,老師在給孩子們一個一個做介紹。
老師對某一個孩子問起了他媽媽的事兒。
"××的媽媽是個什么樣的媽媽啊?"
這個孩子說:"發(fā)起火來好恐怖,但是我還是很愛她!"
聽到這個的時候,我回想起30年前,我還是一個新保育員的時候。也是在生日會的時候,問了孩子一樣的問題,那個時候得到的回答幾乎和這是一模一樣的。
但是,我想大概是只要問起孩子他們媽媽的事的話,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回答吧?,F(xiàn)在是,以前也是,恐怕上百年前的孩子也會是這樣回答的吧。
是的,孩子就是這樣,不管對他怎樣發(fā)火,不管怎么罵他們,他們還是非常愛他們的媽媽。
我認為孩子這樣說是理所當然的。
媽媽嘛,本來一直就是在做讓孩子崇拜,讓孩子喜歡的事情。她們每天都在做能讓自己的孩子崇拜、讓自己孩子喜歡的好事兒。只是媽媽們自己沒有意識到,并且不注意這些。
但是,有一件事兒我覺得可惜。因為媽媽們沒有意識到這些,讓孩子心生隔閡--媽媽真煩呢!只是這樣的事總是又在無意識中做了很多次。
只要沒有"這些"就可以和孩子構筑更好的母子關系,孩子也會更加喜歡媽媽,我認為是這樣。實際上,使教養(yǎng)男孩子變得越來越難的一個原因也是由于"這些"。
只要沒有"這些"的話,男孩子就可以茁壯地成長。
現(xiàn)在就將這樣的"這些"悄悄地介紹給您。
有這個苗頭的媽媽們,希望您能靜靜地讀一讀。
第29節(jié):和孩子說話時『啰唆』
和孩子說話時『啰唆』
"你就是什么時候都是這樣。"
"這樣的事情你都不會嗎!?"
"你要這樣到什么時候?。?span lang="EN-US">"……
提醒孩子注意的時候,媽媽經(jīng)常會啰唆地說上好幾遍。這些話,就像標題寫的一樣,是"啰唆的"無意義的話,沒有必要這樣說??偸钦f這樣啰唆的話,孩子哪里還會聽得進去媽媽說的呢,不僅僅不會聽,而且聽到那些他們心情還不好,慢慢地就變成"難以對付的"孩子了。
人們對別人總是很少啰唆,因為一旦別人厭煩了,事情就更難辦了。但是,對家人,或身邊的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啰唆起來了。
即便是最親近的人,這樣啰唆的話重復多了,也會心生厭惡,慢慢產(chǎn)生隔膜的。
"啰唆的話"會讓自己與對方的關系惡化
"啰唆的話"的內(nèi)容,已經(jīng)100%是諷刺或者煩人中的一種了。
被說的一方只會抱著"悲傷""憤怒""后悔"之類的消極感情。
豈止是這樣,甚至對這樣說的人,他們也會產(chǎn)生厭煩或者仇恨的。
"啰唆的話"是使關系惡化的話語,如果你對大人說了,必將會遭到反對或者回擊。說出這種話的人可能心里暢快了,但考慮到后果,最好還是不要說。
只說該說的
只直接說想提醒他注意的,想告訴他的事情。
比方說,在必須保持安靜的地方,如果孩子胡鬧的話,你就告訴他"在這里是不能胡鬧的"就可以了。像"你老是這樣""以后再也不帶你來了"之類的,全部都是"啰唆話"--無意義。
孩子聽了這樣的話,會覺得委屈,反倒容易產(chǎn)生讓父母更犯難的反應:可能不高興了,甚至哭起來、胡鬧起來。
老拿自己很在意的事兒批評孩子
媽媽們,在對待自己寶貝時,很容易"挑刺兒",總是拿自己在意的事兒批評孩子。
例如,傍晚的時候來保育園里接孩子的媽媽們,看到孩子后第一句話很多都是:
"襯衫又出來了!"
"啊,真臟!"
"啊?早上穿著的衣服呢?"……
滿是批評和抱怨。
不先把自己注意到的事情大聲說出來心里就不痛快。
據(jù)說還有一位媽媽去機場迎接在國外住了好久回來的兒子,見到兒子后說的第一句話是"這是什么呀?。窟@發(fā)型!"
這是不管哪位媽媽都非常容易犯的毛病,自己注意到的事情不管怎樣都要先說出來。特別是男孩子,總之因為很多時候他們都在做一些總是會被媽媽責罵的事情,突然被說"不行"的固然還是男孩子較多。
不喜歡別人對自己最先說的就是否定的話
雖然知道那是自己在意的事情,但是不管怎樣都不要最早說這個。一定有其他的話可以當開場白的。
剛見面就聽到否定自己行為的話,會覺得自己被完全否定了。接下來的交流中,就會變得無精打采的,心情也會很郁悶,沒有干勁。
孩子在保育園里過了八小時沒見到媽媽,結果見到媽媽之后,媽媽的第一句話就是一瓢冷水,否定自己。我總是覺得,這樣的孩子可憐得不行。
當然了,這種情況,依舊還是發(fā)生在男孩子的身上的時候比較多。
在意的事情等第二句再說
其實我也并不是說,自己在意的事情一定就不能說。說一下也行,但是希望等到第一句話完了之后再說。
還以剛才的接孩子放學為例。因為很久沒見到孩子了,說一說"今天乖不乖呀?""今天玩了什么游戲???"都是可以的。
見了面的第一句話,應該說一些讓孩子笑起來的話。那個心里面在意的事情,稍后再說就行。這樣孩子就會注意聽媽媽說的話。
以后可千萬不要見面就突然說"哇!好臟!"這樣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