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楚子聊,說盡管你寫得很好,但是我還是不懂。
其實詩沒有那么難,沒有看不懂的,只是你嘴上說著愛詩,卻還是不想看,總是沒時間看。不看不讀,怎么會懂?
我們已經(jīng)讀了《唐詩三百首》的全部五言古詩,以及三首五古·樂府,今天讀第四首。
【閑話酒令】
《紅樓夢》里,寶玉等在馮紫英家里喝酒。酒酣之時,行起了酒令。
書中寶玉交代這次行令的辦法說:如今要說“悲”、“愁”、“喜”、“樂”四字,卻要說出女兒來,還要注明這四字的原故。說完了,飲門酒。所謂門酒,就是面前這一杯。當然,行得不好,就要罰酒了。
于是,一場酒桌上的吟詩作樂、獎優(yōu)罰劣的游戲開幕了。
當年讀這一段的時候,楚子是個中學(xué)生,批判版的《紅樓夢》稱酒令游戲是上層社會淫靡逸樂的習(xí)俗。但是,楚子卻遐想起來,我要是有一群朋友能如此“淫靡逸樂”地玩詩,那該多么美好?
【子夜吳歌】
今天,楚子要讀的,是李白的《子夜秋歌》。
《子夜秋歌》,是《子夜吳歌》四首之一,這四首分別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所謂《子夜吳歌》,就是六朝樂府中專門以女子為寫作對象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和《紅樓夢》那一次行的酒令有點類似。
從《紅樓夢》的描繪中,我們可以看出,面對同一個酒令,有的人錦心繡口清詞麗句,而有的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李白寫的《子夜吳歌》,自然不會混同于六朝靡靡之音,更不能拿酒桌行令去比較。假如說《子夜吳歌》中的《春歌》還有一絲對女性調(diào)笑的痕跡,那么《秋歌》就是一首別出心裁而又感人至深的閨閣思婦之詩了。
【今日讀詩】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楚子歪讀】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寫詩,常有一團月光。如果有月有酒有朋友,那是歡樂之夜;如果有月有酒一個人,那是孤獨之夜。
無論歡樂還是孤獨,都是個人的事。
這一次,月亮之下,什么都沒有看見,卻只有千家萬戶發(fā)出來的、此起彼伏的搗衣聲。
這就不是個人的心情了,李白既是被深夜的搗衣聲吵醒,也是被民生的艱難、戰(zhàn)時的凋敝所擾夢,睡不著了。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這煩人的聲音,為什么秋風(fēng)吹不散?表面上是說聲音之連綿,秋風(fēng)吹之不去,但是實際上是告訴讀者,秋風(fēng)一天緊過一天,邊關(guān)一天冷過一天,思婦對良人的懷念,也是一天甚過一天。所以,這份思念之情,秋風(fēng)不但吹之不去,反而會越吹越烈。
玉關(guān)兩個字,一下子把這首《子夜秋歌》帶出了女兒圈、剝離了閨閣味,來到了關(guān)注社會、國家、民族的層面。
我們再不要想起《紅樓夢》里的行酒令了,那些文字放到李白的面前,太蒼白、太無聊。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做秋衣是關(guān)心良人,同時也寄托著閨閣之中的一片期盼。什么時候我的良人可以得勝歸朝,永遠地結(jié)束這可恨的遠征?
現(xiàn)在回過頭來再想想李白開頭的那一片月色,“長安一片月”,就這么平淡的五個字,具有何等的深意。
見月懷人乃是李白喜愛的表現(xiàn)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衣的季節(jié),故寫月亦有興義。
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月光,對思婦卻又是一種無法承受之美、無法忘卻之痛呵!
“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語天然而得詠嘆味。
無怪王夫之說:“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保ā短圃娫u選》)此情之濃,不可遏止,遂有末二句直表思婦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小小練習(xí)】
讀完詩,還是對對子玩吧:
室小何妨雅,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