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腦梗塞后遺癥,這4個活血化瘀的中成藥,您一定要知道:
腦梗塞后遺癥是指在腦梗塞發(fā)病一年后,如果還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語言障礙或口眼歪斜等癥狀,就叫做腦梗塞后遺癥,該時期也叫做腦梗塞后遺癥期,與恢復期相比,恢復速度及程度較慢。
腦梗塞后遺癥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偏癱(半身不遂)、半側(cè)肢體障礙、肢體麻木、偏盲、失語。或者交叉性癱瘓、交叉性感覺障礙、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顫、構語困難、語言障礙、記憶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難、嗆食嗆水、共濟失調(diào)、頭暈頭痛等。中成藥治療不僅能夠改善臨床癥狀,還能改善神經(jīng)缺損,今天孫藥師為大家介紹4個活血化瘀的中成藥:
1、腦脈泰膠囊:
組方為紅參、三七、當歸、丹參、雞血藤、紅花、銀杏葉、葛根、制何首烏、山楂、菊花、石決明、石菖蒲。方中紅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益氣行滯;三七活血化瘀,以通閉阻之脈絡,兩藥益氣活血,切中病機,為君藥。當歸、丹參、雞血藤、紅花、山楂活血化瘀,以加強君藥之力,為臣藥。銀杏葉、葛根、制何首烏化濁降脂;菊花、石決明平肝潛陽,息風止痙;石菖蒲豁痰開竅息風;以上諸藥以豁痰息風為用,合為佐藥。諸藥配伍,共奏益氣活血,息風豁痰之功。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腦脈泰膠囊具有抗腦缺血作用,能減輕局灶性腦缺血大鼠神經(jīng)行為功能障礙,減少腦梗死范圍,減輕腦組織病理損傷;降低大鼠腦組織血管通透性和腦組織含水量。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局灶性腦缺血大鼠血清MDA含量,升高SOD/MDA比值。具有改善血液流變性作用,可改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血沉、紅細胞比容、纖維蛋白原及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抑制腦缺血大鼠動脈血栓形成,減輕血栓濕重。具有增加腦血流量作用,可增加麻醉犬腦血管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改善去甲腎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腦微循環(huán)障礙。具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高血脂動物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和TC/HDL比值。具有提高學習記憶作用,能提高腦缺血再灌注大鼠學習記憶,增加腦組織乙酰膽堿(ACh)含量,降低腦組織MDA水平,提高SOD活性。
在臨床上,腦脈泰膠囊用于治療腦梗塞后遺癥屬于氣虛血瘀證、風痰瘀血閉阻脈絡證者,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謇或不語,頭暈目眩,偏身麻木,面色白,氣短乏力,口角流涎等。
2、逐瘀通脈膠囊:
組方為水蛭、虻蟲、桃仁、大黃。水蛭味咸走血,善破血逐瘀、通經(jīng)活絡、軟堅散結(jié),為君藥。虻蟲味辛能開,其逐瘀破積通經(jīng),力大功宏,與水蛭相須而用,為臣藥。桃仁、大黃能破瘀血、通經(jīng)絡,更助君、臣藥物破血逐瘀之力,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破血逐瘀、通經(jīng)活絡之效。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逐瘀通脈膠囊具有抗腦缺血作用,能延長雙側(cè)頸總動脈結(jié)扎腦缺血模型小鼠生存時間和生存率,降低腦指數(shù)和腦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腦水腫。降低腦缺血大鼠腦組織IL-1β含量。具有改善血液流變性作用,能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
鼠全血和血漿黏度,紅細胞壓積、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抑制ADP誘導大鼠血小板聚集,延長小鼠凝血時間。具有抗血栓作用,能減輕急性血瘀模型大鼠體外血栓長度、減少血栓干、濕重。
在臨床上,逐瘀通脈膠囊用于治療腦梗塞后遺癥屬血瘀證,癥見頭暈,頭痛,耳鳴,舌質(zhì)黯紅,脈沉澀。
3、麝香抗栓膠囊:
人工麝香、羚羊角、全蝎、烏梢蛇、三七、僵蠶、水蛭(制)、川芎、天麻、大黃、紅花、膽南星、雞血藤、赤芍、粉葛、地黃、黃芪、忍冬藤、當歸、絡石藤、地龍、狶薟草。方中三七、大黃、川芎、地黃、當歸、紅花、赤芍和水蛭活血化瘀,疏通經(jīng)脈,調(diào)暢氣血。一味黃芪甘溫益氣,鼓舞氣血運行。豨薟草、忍冬藤、雞血藤、絡石藤、烏梢蛇、地龍、全蝎、葛根八味祛風通絡舒筋,以為活血化瘀諸藥之策應。麝香、羚羊角、僵蠶、天麻和膽南星五藥側(cè)重豁痰息風,開竅醒神。諸藥合用,共奏通絡活血、醒腦散瘀之效。在臨床上,麝香抗栓膠囊用于治療氣虛血瘀阻滯經(jīng)絡所致的中風,癥見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語謇澀,手足麻木,短氣,乏力;腦梗塞后遺癥見上述證候者。
4、丹燈通腦膠囊:
組方為丹參、燈盞細辛、川芎、葛根、淀粉。方中丹參入心肝二經(jīng),可活血化瘀,養(yǎng)血安神,疏通心、腦脈絡,為君藥。葛根活血化瘀、上通腦絡、下通心絡,有輔助君藥活血通脈之功,為臣藥。燈盞花為經(jīng)典彝藥,其性味甘溫,具有活血止痛、祛風通絡作用,為佐藥。川芎為血中氣藥,行氣活血,氣行則血行,具有祛風止痛作用,且能引藥入經(jīng),故為使藥。諸藥共奏活血化瘀、祛風通絡之功。
在臨床上,丹燈通腦膠囊用于治療中風中經(jīng)絡由瘀血阻絡所致。用于半身不遂,肢體拘急,口舌歪斜,言語不利,膠體麻木,面色晦黯或黧黑,口唇色黯,皮膚粗糙,舌有瘀點瘀斑,舌下絡脈青紫、曲張,脈澀;腦梗塞后遺癥見上述證候者。
宋代流傳下來的方,中風癱瘓后遺癥,三味中藥搞定后世有左癱與血相關
宋代流傳下來的方,中風癱瘓后遺癥,三味中藥搞定
后世有左癱與血相關,右瘓與氣相關之分。故而對于右瘓,治療上可調(diào)暢氣機,并醒神息風豁痰。
出自宋代官修醫(yī)書《圣濟總錄》的
這個枳殼散針對中風手足無力,流口水,多表現(xiàn)在右邊。>
開出處方:
枳殼(去瓤,麩炒),牛黃(研)、白芷。
簡單三味藥,卻能夠暴捶病癥,當然是各懷絕學。
枳殼苦辛酸,微寒。歸脾胃經(jīng)。理氣寬中,行滯消脹。能降胃中逆氣,避胃氣上逆致口水上行。麩炒的方式,可破至高之氣,除咳逆停痰。
白芷辛溫,活躍于肺脾胃經(jīng)。肺主氣,脾喜燥并主肌和四肢,胃虛則筋脈不利。故而白芷內(nèi)達脾胃以散濕,外利肺氣以升清,既走氣分,亦走血分,升多于降,能升陽升清氣。
性味苦甘涼,治心又治肝,既能除熱消痰,清神魂,開竅,又能平肝息風,利筋脈,止筋脈緊急不利 。同時還是清熱解毒的良藥。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等,都可用牛黃盡力。
三藥相遇,暢氣機,舒筋脈,益脾胃,醒神開竅,正是治中風手足無力,流口水,多表現(xiàn)在右邊的好方。
制法服法:上藥搗研為細散,空腹溫酒調(diào)下。注意,使用之前需要專業(yè)醫(yī)生辯證加減指導。中風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續(xù)命湯加減,8味藥,擺脫癥狀,生活自理
中風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這多是氣虛血瘀之癥,那么,有什么不同調(diào)理方案嗎?
54歲男病患劉某,數(shù)日前突發(fā)口眼歪斜、右側(cè)偏癱,在南陽縣級醫(yī)院治療無果,前來求診。
見面時,發(fā)現(xiàn)他體型消瘦、四肢偏冷,語言不利,檢查報告顯示:左側(cè)基底節(jié)腦梗死!情況雖然未危及生命,但依然對生活質(zhì)量造成巨大影響,本次前來,由兒子請假陪診。
舌質(zhì)淡、舌苔白,脈象細弱,面色萎黃,口中流涎,身體綿軟無力,在兒子攙扶下才能在輪椅上坐穩(wěn),說話聲音沙啞吐字不清,大便干結(jié)次數(shù)少,小便如常,血壓經(jīng)測量為130/80。
辨證開方:
麻黃、防己、黃芩、桂枝、芍藥、杏仁、附子、防風。浸泡30分鐘后水煎服,1日1劑2次分服。
結(jié)果怎樣?
1周后二診,四肢偏涼癥狀改善,若萬蟻爬行,關節(jié)活動也靈活許多。因此,去杏仁換川牛膝再用2周。
三診已無需輪椅助行,但感覺腳下不平、走路顛簸,續(xù)服,四診時除口眼歪斜輕微外,其他恢復如常,生活已能自理。
你看這個方子,咋會對他有效呢?我之前講過,經(jīng)絡不通、脈絡痹阻則氣血不達、五臟六腑失養(yǎng),致四肢麻木酸脹或失去行動能力,手腳偏涼,也是氣血淤阻不能滋養(yǎng)的結(jié)果。
簡單說,他的氣不能推動血液循環(huán)導致氣血兩虧、經(jīng)絡不通就會造成偏癱,也就是所謂的半身不遂的癥狀。而此方,珍貴在對整體的調(diào)理,用扶正祛邪之法,改善局部癥狀。
所用續(xù)命湯加減中,附子、桂枝,用來益氣溫陽、扶助正氣;加芍藥調(diào)和氣血,輔助正氣恢復功效;再用苦寒的黃芩,可清泄風邪外望、里氣不宣所致之郁熱,二是緩和方中其他幾味藥溫燥的作用。共同作用,改善正氣虛弱的狀況。
同樣,對于乏力、氣短、神疲,同時伴隨心梗、動脈硬化、腦梗等問題的朋友,可參考相同思路去組方調(diào)治,或可收效甚好。
今天就聊到這里,有相同情況的,可以討論。
我再次強調(diào),不是專業(yè)醫(yī)師,不要自行使用中藥方劑,量的不同,會引起它功效的差異,就好比你打彈弓,同樣的目標,你使勁大小不同,能打的距離和目標,也會有巨大差異。
中風癱瘓中藥治療驗方
【處方組成】枳殼(去瓢、麩炒)90克 牛黃(研末)30克 白芷30克。
【方解】枳殼苦辛酸,微寒。歸脾胃經(jīng)。理氣寬中,行滯消脹。能降胃中逆氣,避胃氣上逆致口水上行。麩炒的方式,可破至高之氣,除咳逆停痰;白芷辛溫,活跌于肺脾胃經(jīng)。肺主氣,脾喜燥并主肌和四肢,胃虛則筋脈不利。故而白芷內(nèi)達脾胃以散濕;牛黃外利肺氣以升清,既走氣分,亦走血分,升多于降,能升陽升清氣,性味苦甘涼,治心又治肝,既能除熱消痰,清神魂,開竅,又能平肝息風,利筋脈,止筋脈緊急不利。同時還是清熱解毒的良藥。熱病神昏,中風痰迷,驚癇抽搐等,都可用牛黃盡力。三藥相遇,暢氣機,舒筋脈,益脾胃,醒神開竅,正是治中風手足無力,流口水,多表現(xiàn)在右邊的好方。
【用法】以上諸藥共研成極細粉末,每服6克,空腹溫酒調(diào)下,每日3次。
中風特效方
癥見:半身不遂、言語不清
藥物組成: 制附子 ,黨參 ,白術 ,白茯苓 (去皮),防己 ,防風、麻黃、灸粉草 ,甘菊花 ,北細辛 ,肉桂 ,赤芍 ,當歸 ,川芎 ,秦艽 , 茯神(去皮)。
用法:水煎服。萬病皆如痰作怪,左不遂者是,腦右側(cè)血管堵塞,右不遂者是,腦左側(cè)血管堵塞,此法是采用上病下治、溫經(jīng)通絡、活血祛風、 化痰消瘀的冷炙發(fā)汗療法也。
配方:白芥子,炮山甲,紅海蛤(可用蓖麻子代替),生川烏各15g樟腦10g各藥用粉碎機磨成粉共分三至四份.
用法:蔥白汁或白灑調(diào)藥成膏捏成圓形膏塊,外貼有病一側(cè)的腳底涌泉穴,用塑料膠袋套腳封嚴,泡于熱水桶中,以水溫不燙肉而能淹沒腳脖為度,約半小時、身上即有麻木感或汗出后,即可將藥去掉,(寒冷天氣須穿厚上衣)每隔7天即可外用一次.約5至6次就能痊愈.
年老體弱者適當配合湯藥調(diào)理:女用四物湯合補陽還伍湯,男用四君子湯合補陽還伍湯加減.
半身不遂特效方萬病皆如痰作怪,左不遂者是,腦右側(cè)血管堵塞,右不遂者是,腦左側(cè)血管堵塞,此法是采用上病下治、溫經(jīng)通絡、活血祛風、 化痰消瘀的冷炙發(fā)汗療法也。
配方:白芥子,炮山甲,紅海蛤(可用蓖麻子代替),生川烏各15g樟腦10g各藥用粉碎機磨成粉共分三至四份.
用法:蔥白汁或白灑調(diào)藥成膏捏成圓形膏塊,外貼有病一側(cè)的腳底涌泉穴,用塑料膠袋套腳封嚴,泡于熱水桶中,以水溫不燙肉而能淹沒腳脖為度,約半小時、身上即有麻木感或汗出后,即可將藥去掉,(寒冷天氣須穿厚上衣)每隔7天即可外用一次.約5至6次就能痊愈.
年老體弱者適當配合湯藥調(diào)理:女用四物湯合補陽還伍湯,男用四君子湯合補陽還伍湯加減.
近期看到這些資料,因為沒有用過不知道具體效果,大家都可以一試。試用后大家都回復交流一下。
中風(手抖動、半身不遂):
每日早飯前喝一兩生芹菜汁,臨睡覺時用干桑半兩,煎一碗湯喝下15~20天特效。忌羊肉。
再厲害的腦梗,也害怕這3味中藥
取紅花20克,地龍30克,葛根30克
用水煮,代茶飲,能活血化瘀,熄風通絡。
癥見:半身不遂,舌強語蹇,口眼歪斜,舌質(zhì)暗,脈澀。
其中紅花能活血化瘀,地龍能熄風通絡,葛根能擴張血管。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個只起到輔助作用,不能作為治療用藥,具體情況留言,我來給你辨證
紅龍根湯治療腦梗塞特效組成紅花15-25克,地龍25-40克,葛根30-50克。
功用活血化瘀,熄風通絡。
主治腦血栓形成。癥見:半身不遂,舌強語蹇,口眼歪斜,舌質(zhì)暗,脈澀。
方解方中紅花活血化瘀,地龍熄風通絡,葛根擴張血管。諸藥合用,有活血化瘀,熄風通絡的功效。
點評⑴腦血栓形成是臨床常見病之一,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腦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腦動脈血管壁內(nèi)形成血栓,阻礙了血流,而使腦組織局部缺血或供血不足。從而出現(xiàn)了中風證候(半身不遂,舌強語蹇,口眼歪斜),其中以偏枯不仁,最為難治。偏枯不仁之根,腦血管病變?yōu)槠浔?,病變即是腦動脈血流障礙,治法必須首先活血化瘀之藥(紅花),再佐以熄風通絡(地龍),更重用擴張血管之藥(葛根)。中醫(yī)歷來主張“治病必求于本”,這是本文立方用藥的依據(jù)。
⑵腦血栓形成雖系血流障礙而發(fā)生偏癱,但其臨證表現(xiàn),各有所異,故在治療上,決不能采用固守一方的治法,如證屬陰虛陽亢,在活血化瘀的基礎上,加用潛陽熄風之藥(如石決明)。如證屬氣血虧虛,瘀阻脈絡,在紅龍根湯基礎上,必須佐以補氣益血之藥(如黃芪、當歸),只有辨證加減用藥,效果才能顯著。頭痛眩暈(血壓偏高者)加石決明40克,夏枯草30克;頭昏眼花(血壓偏低者)加紅參5克,菟絲子15克;口眼歪斜較重者加白附子10克,全蟲20克;語言蹇澀加山羊角50克,膽星5克;氣血不足加黃芪50—100克,當歸20—40克;肢體麻木加雞血藤、鉤藤15—25克;手足拘急加桂枝15克,牛膝25克;手足浮腫加益母草50克,海桐皮25克;陰虛內(nèi)熱加元參10克,生地30克;血脂偏高加何首烏15—25克,山楂50—100克。
⑶紅龍根湯藥理探討,紅花主要成份含有紅花素,有興奮血管,乞討善微循環(huán),減低血液的粘稠度和抗凝作用。地龍主要成分含蚯蚓堿,蚯蚓素等,有清熱解痙、擴張血管,通利經(jīng)絡作用。葛根主要成分含黃酮甙,能擴張腦血管及心血管。
⑷紅龍根湯主要在活血化瘀和擴張血管的作用,從而解決了腦血栓形成所致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活血化瘀藥物,不僅有擴張血管和改善微循環(huán)作用,而且還增加重因流量,乞討變血液動力學,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調(diào)節(jié)機體新陳代謝與膠原組織代謝作用。當然活血化瘀法,以及活血化瘀常用藥物,目前在臨床各科皆為廣泛運用,其作用機理,尚等進一步探討。歌訣:
紅花地龍葛花根,仙丹三味用必奇。
血壓偏高頭痛眩,夏枯石決入母方。
血壓偏低頭暈花,紅參菟絲里面加。
口眼歪斜附蟲放,言語不清羊星抓。
氣血不足添芪歸,肢麻雞血鉤子拉。
手足痙攣桂枝牛,手足浮腫益母草。
陰虛內(nèi)熱地參倆,血脂偏多首烏楂。
案例:
(該患者發(fā)病前經(jīng)常到我店買藥,發(fā)病后在醫(yī)院住院半個月。出院半個月后,其家屬因為看見其情況又嚴重起來,所以讓我去看看)
2014年4月26日:病人基本情況:女,74歲,血壓90/150,自己不用扶物體可以站立,不敢移步,右手可以抬高到胸部水平,肩肘可以屈伸,手指不能張握,手指輕微浮腫。處方:(紅花15.地龍30.葛根35.石決明40.夏枯草30.雞血藤20.鉤藤20.玄參30.生地30.穿破石30.三七粉4(分沖))。五劑。一天一劑,水煎服。另每天針灸一次。
2014年4月28日患者右手可以抬高到肩以上水平。站立后可以移步一個腳位置,來回移動幾次。2014年4月30日:血壓85/145?;颊哂沂挚梢蕴Ц叩筋^以上水平,手指可以較大幅度張開。在我的看護下(輕輕地扯著她衣服給她壯膽),拄拐杖走了幾十步,從屋里自己跨過門檻走到外面。應該還可以多走的,因為沒時間,所以讓她休息一下,然后走回屋去休息。
紅花根除腦梗塞效果奇佳
【組成】紅花15-25克,地龍25-40克,葛根30-50克。
【功用】活血化瘀,熄風通絡。
【主治】腦血栓形成。癥見:半身不遂,舌強語蹇,口眼歪斜,舌質(zhì)暗,脈澀。
【方解】方中紅花活血化瘀,地龍熄風通絡,葛根擴張血管。諸藥合用,有活血化瘀,熄風通絡的功效。
【點評】
1.腦血栓形成是臨床常見病之一,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腦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腦動脈血管壁內(nèi)形成血栓,阻礙了血流,而使腦組織局部缺血或供血不足。從而出現(xiàn)了中風證候(半身不遂,舌強語蹇,口眼歪斜),其中以偏枯不仁,最為難治。偏枯不仁之根,腦血管病變?yōu)槠浔?,病變即是腦動脈血流障礙,治法必須首先活血化瘀之藥(紅花),再佐以熄風通絡(地龍),更重用擴張血管之藥(葛根)。中醫(yī)歷來主張“治病必求于本”,這是本文立方用藥的依據(jù)。
2.腦血栓形成雖系血流障礙而發(fā)生偏癱,但其臨證表現(xiàn),各有所異,故在治療上,決不能采用固守一方的治法,
如證屬陰虛陽亢,在活血化瘀的基礎上,加用潛陽熄風之藥(如石決明)。
如證屬氣血虧虛,瘀阻脈絡,在紅龍根湯基礎上,必須佐以補氣益血之藥(如黃芪、當歸),只有辨證加減用藥,效果才能顯著。
頭痛眩暈(血壓偏高者)加石決明40克,夏枯草30克;
頭昏眼花(血壓偏低者)加紅參5克,菟絲子15克;
口眼歪斜較重者加白附子10克,全蟲20克;
語言蹇澀加山羊角50克,膽星5克;
氣血不足加黃芪50—100克,當歸20—40克;
肢體麻木加雞血藤、鉤藤15—25克;
手足拘急加桂枝15克,牛膝25克;
手足浮腫加益母草50克,海桐皮25克;
陰虛內(nèi)熱加元參10克,生地30克;
血脂偏高加何首烏15—25克,山楂50—100克。
3.紅龍根湯藥理探討,紅花主要成份含有紅花素,有興奮血管,乞討善微循環(huán),減低血液的粘稠度和抗凝作用。地龍主要成分含蚯蚓堿,蚯蚓素等,有清熱解痙、擴張血管,通利經(jīng)絡作用。葛根主要成分含黃酮甙,能擴張腦血管及心血管。
4.紅龍根湯主要在活血化瘀和擴張血管的作用,從而解決了腦血栓形成所致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F(xiàn)代醫(yī)學認為:活血化瘀藥物,不僅有擴張血管和改善微循環(huán)作用,而且還增加重因流量,乞討變血液動力學,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調(diào)節(jié)機體新陳代謝與膠原組織代謝作用。當然活血化瘀法,以及活血化瘀常用藥物,目前在臨床各科皆為廣泛運用。>
今天給大家介紹三味主力藥,可以活血化瘀,祛風通絡,幫你改善腦梗、腦梗后遺癥。
① 豨薟草,有益氣活血,祛風通絡的效果 。本草綱目記載,豨薟草(xī xiān cǎo)不僅能祛除肢體麻木疼痛,還能祛風通絡,幫助改善腦梗后遺癥產(chǎn)生的經(jīng)脈壁氣血不通的狀態(tài)。
② 三七,有補氣活血,改善血虛,化開血瘀的效果?!侗静菥V目拾遺》曾說: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③ 地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蚯蚓,有行徑通絡之效,主要用于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說話不清、口水橫流等癥狀。
三者結(jié)合使用,可以行氣活血,化瘀定痛,改善腦梗。秘方治老年人偏癱、半身不遂很有效偏癱,是由高血壓、低血壓、腦出血引起的腦中風和腦血管阻塞癥
治療方法:以祛風、消栓、和中、升陽為主。
配方及用法:荊芥12克(解表藥),防風12克(祛風藥),大棗3枚(和中藥),豬蹄空殼一個(祛風消栓藥),蔥根3~7棵,蔥上的根(發(fā)汗藥),韭菜3~7棵,韭菜上的根(升陽藥)。
左不遂者,蔥、韭根各用3個,右不遂者,蔥、韭根各4個;全身不遂者,蔥、韭根各用7個。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服,服藥后蓋被發(fā)汗,避風。
按:忌食高脂肪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服此藥第一劑后,仍發(fā)涼無汗,說明此藥對該患者無效,就要停用此藥,不必再勉強利用,以免誤治,可盡快更換別藥治療。
服第一劑藥后,打通腦血栓。偏癱的一側(cè)平時發(fā)涼無汗,第一次服藥后,可使患處發(fā)熱有汗,此時,血栓已打通,連續(xù)服至病愈,不可間斷,服此藥無任何副作用。半身不遂喝下酒,高度致殘也能走
生草烏 生川烏 蜜炙雙花 豨薟草忍冬藤蜈蚣蝎子【配方及用法】
秘方:配方;生川烏,生草烏,各15克,蜜炙雙花(雙花就是金銀花,蜜炙雙花就是把金銀花用蜂蜜炒后攪拌),豨薟草,忍冬藤,各30克,蜈蚣3條,全蝎5條。 用法;以上七味裝入壇內(nèi),加入3斤白酒,將壇放入鍋內(nèi)加水至半腰深,蓋鍋蓋,燒開后用文火燉1個小時,即可。
服法;藥渣一直泡在酒內(nèi),每服一兩,一日三次,飯后服。酒量小可適當少服。
療效;一般服完一料藥酒,即可痊愈。
喝了半身不遂酒,像正常人一樣走,花錢不是特別多,窮人不用很發(fā)愁。
中風癱瘓、手足不舉···古傳敷腳心方···已驗證有療效
穿山甲(炮)、川烏頭(炮)、紅海蛤(如雞子大,也可用篦麻子代替)、白芥子各12克,共研粉,分三份,搗蔥白和成面團狀,徑1.5寸,敷所患邊腳心,靜坐,并把所貼藥腳浸在熱水中,待身麻汗出急去藥餅。 中風癱瘓、手足不舉:古傳敷腳心方
穿山甲(炮)、川烏頭(炮)、紅海蛤(如雞子大,也可用篦麻子代替)、白芥子各12克,共研粉,分三份,搗蔥白和成面團狀,徑1.5寸,敷所患邊腳心,靜坐,并把所貼藥腳浸在熱水中,待身麻汗出急去藥餅。
已驗證有療效。
半身不遂外敷方 1月痊愈
【 配方】炮山甲、紅海蛤、制川烏、黃芥子各12克,共為細面,分為3份。【用法】每次取一份,用蔥白汁調(diào)藥面成塊捏成圓形藥餅,貼于有病一側(cè)的腳心涌泉穴,用布把腳包嚴,泡于熱水盆中,以水溫不燙而能淹沒腳脖子為度,約20~30分鐘,待身上有麻木感或出汗后,將藥去掉。每隔15天外用一次,一般連用3次后即可痊愈。
【療效】獻方人河南商丘市曾廣洪用此方治療數(shù)十例半身不遂患者,療效神速。
【《本草綱目》原方】中風癱瘓,手足不舉。用穿山甲(左癱用右甲,右瘓用左甲,炮熟)、大川烏頭(炮熟)、紅海蛤(如棋子大者)各二兩,為末。每用半兩,搗蔥白汁和成厚餅,徑寸半,隨左右貼腳心,縛定。密室安坐,以貼藥腳浸熱湯盆中,待身麻汗出,急去藥。宜謹避風,自然手足可舉,半月再行一次,除根。忌口,遠色,調(diào)養(yǎng)。亦治諸風疾。
【驗證】河南商丘市王學仁,男,61歲,中風偏癱3年。手指不能屈伸,手和臂不能上抬。1999年5月,用腳心膏貼腳心一次,在洗澡堂用熱水浸身約25分鐘,出了一身大汗,也沒有麻木感覺,立即手指能伸能屈,手和臂能往上舉直;同時,兩腿走路有力,渾身有勁,他到處表演示范,大家都為他高興。
河南商丘縣石義寬,男,67歲。中風偏癱3年之久,拄拐棍才勉強走路。去年夏天在院中的陽光下貼一次腳心膏,25分鐘左右,出了一身大汗,身上也不麻木,將藥去掉,穿上鞋,站起來就往屋里走,竟忘了他拄的拐棍。他驚奇地大喊:“這藥太神啦!"
貴州龍里縣甘石英,女,73歲。于2003年6月19日突然手拿不了東西,后來發(fā)展到不能邁步走路,右手右腳都不能抬起,口也歪,眼也斜了。隨后到貴陽武警醫(yī)院檢查確診為腦梗塞。后經(jīng)打針吃藥,花掉4千多元沒見效果。最后用貼腳心膏和喝醋蛋液的方法治療,除每天早晚喝醋蛋液之外,就是貼腳心膏。把腳心膏的四味藥研末后,分成3份包腳心。5天包一次,另外用大蔥白搗爛包在外層上,然后雙腳都放入盛有50度熱水的塑料桶中,足足浸泡有半個小時,促使身體發(fā)汗。就這樣治療半個月他就能走路了,一個月后痊愈。防治心腦血管梗死 五味藥小方,趕緊收藏起來
大家好,我是中醫(yī)科學院望李琪琳。經(jīng)常有很多中老年朋友問我,如何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小藥方,該方主治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如腦栓塞、腦供血不足、腦癡癥、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傳導阻滯等,屬氣虛血瘀、痰濕阻絡者。癥見頭昏腦脹,心煩,失眠健忘。反應遲鈍,肢體麻木,行動困難等。
組方:西洋參,黃芪,三七,丹參,天麻組成,將以上各藥碾為細末,每日早晚服用,開水送服。該方具有益氣活血,祛痰通絡的功效。其中西洋參、黃芪大補元氣;三七、丹參養(yǎng)血活血,祛瘀通絡;天麻除痰濕祛風。諸藥合用,可使瘀血痰濕祛除,心腦絡脈通暢,則精神倍增,對心腦血管疾病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
若失眠還可以在該方的基礎上加酸棗仁,茯苓。該方為老年體弱患心腦血管疾病者而設。運用多年,反映普遍較好,基于老年元氣虧虛,瘀痰濕阻絡而設,是本病之道。
藥方雖好,切不可盲目用之,要在專業(yè)醫(yī)師辨證指導下使用。如果大家還有關于心腦血管方面的問題想要了解可以打在評論區(qū),我會在業(yè)余時間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