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曾經(jīng)眼圈紅紅地跟我說了她和兒子的故事。
話說母親節(jié)那天,眼看要11點了,她的兒子小熊還一個勁兒地翻找著書包,催了幾次上床睡覺,孩子只見回應(yīng)不見行動,“來了”,“等會”……媽媽火冒三丈揪起孩子的小手用力打了一下。孩子很委屈,眼里都是淚水,倒是孩子另一只手突然滑落的一幅畫讓她羞愧難當,紙上是孩子稚嫩的筆觸畫出的一個“蓬頭亂發(fā)”的女人,旁邊還有歪歪扭扭一行字:“媽媽,剛剛才想到,母親節(jié)快樂!”
媽媽懊悔得不知道該說什么,只得低吼了一句:“欠揍!竟然把老娘畫得這么丑……”
她說,她非常知道應(yīng)該對孩子保持耐心,但是有時脾氣來了就忍不住。她甚至相信自己腦袋里藏著一只怪物,一只能把自己變成“零情商”的怪物,讓自己失去自控,忍不住打罵孩子,但每次打罵完,就會后悔得不得了。
類似情形無時無刻地在無數(shù)家庭上演:
寶寶躺著哭、抱著哭、哄著也哭,媽媽忍不住發(fā)火;
吃飯時間到了,孩子還在電視機前沉醉動畫片不愿動,爸爸忍不住動粗;
眼看要遲到了,孩子還窩在床上不愿起來,媽媽忍不住吼;
孩子在超市看見一個新玩具就吵著要,不給還躺地上打滾,媽媽氣憤難抑……
無數(shù)大人的耐心被熊孩子一點點消磨殆盡,最終采取了消極的情緒和粗暴行為對待孩子。
有人說,孩子是一種奇怪的“小生物”,他們有時會可愛得讓人捧在手里,怎么疼愛也不為過。但有時他們?nèi)鰸姶驖L像個馬戲團的小丑,還會跟你作對把你氣得咬牙切齒,偶爾還會來點小撒謊、小惡作劇把你折騰得失去理智……但當這種“小生物”睡著了之后,那么寧靜、那么幸福,能讓人忍不住親了一次又一次,繼而父母們會反省自己養(yǎng)育生涯中各種不完美……這種“小生物”真讓人困惑。
但其實孩子還是那個孩子,不同的是父母的心情以及父母對情緒的自我認識。在負面情緒下,父母容易缺乏耐心,向孩子發(fā)火,甚至采用打罵說教。而在積極情緒下,父母有更多的耐心,更容易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如果孩子有良好的情緒表達能力,他們便不會輕易激怒父母;如果父母有自我認識的能力,他們便不容易受情緒控制,而錯誤地對待孩子。
有人說,“吼叫比打屁股強多了”,但美國布朗大學(xué)一項為期15年的研究顯示,幼年時期遭遇父母吼叫的孩子,成年后跟伴侶的關(guān)系往往不會讓人滿意,父母負面對待孩子的方式,也會被孩子繼承,成為孩子自己的行為習(xí)慣。該研究負責人斯蒂芬妮.帕拉德說,大喊大叫的父母,會錯過教孩子如何管理情緒的機會。
“零情商”怪物爸媽們,會輕易地養(yǎng)出這樣的孩子:
孩子愛發(fā)脾氣
我們常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復(fù)印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會被孩子看在眼里,學(xué)到骨子里。毫無疑問,經(jīng)常朝孩子發(fā)脾氣、大吼大叫,以消極情緒對待孩子的父母,也會養(yǎng)出跟他們差不多的孩子。
有一位爸爸說,小時候父親母親脾氣很大,常常跟他說不到三句就要發(fā)火,他因此深受傷害。長大后,他常常會叮囑自己以后不要像父母那樣對待自己未來的孩子。可后來,他說他似乎抹不掉父母給他命運帶來的“灰暗”。成家后,他常常會在妻子和孩子面前發(fā)脾氣,過后也總會陷入深深的懺悔中。這便是“復(fù)印件”的力量。
孩子壓抑、沒主見
那些有主見的孩子,一定會有耐心或理性的父母。因為這些父母懂得耐心等待、耐心面對孩子的鬧騰,不會輕易把自己變成“零情商”的怪物。這些父母,他們或許性格比其他父母更有耐心和寬容,他們也可能具備更多的理智,他們的心態(tài)也常常非常成熟。他們知道大吼大叫教育不好孩子,只會傷害孩子。
那些長期在大人負面情緒和負面行為教育下的孩子,會對父母有恐懼感和緊張感。為了“迎合”父母,他們可能會偏向于自我壓抑,一切按照父母的指示行動,最終,這些孩子也會丟失了自己。
孩子缺安全感
每一個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前,都被媽媽溫暖的子宮和羊水包裹著,他們感覺很安全。當他們經(jīng)歷分娩來到這個世界后,都希望生活環(huán)境能一如既往地溫暖和安全,希望被父母和家人疼愛、給予關(guān)懷。但是愛發(fā)火、不懂情緒自控的父母會將寶寶的希望毀滅掉,他們就像躲在角落瑟瑟發(fā)抖的小兔子,丟了安全感,對父母失去了信任,甚至不敢靠近父母。
這樣的孩子,長大往往成為痛恨老父母的大部分。知名演員陳喬恩曾經(jīng)說過,小時候媽媽壓力大,脾氣很差,致使她20歲前都不敢牽媽媽的手,偶爾跟媽媽手指碰觸,都會迅速躲開,感覺很尷尬。
養(yǎng)魚貴在養(yǎng)水,養(yǎng)花貴在養(yǎng)土,而教育則貴在溫暖人心。懷揣著對孩子的愛,父母們,別輕易地把自己變成恐怖的“零情商”怪物了。
關(guān)鍵字:親子溝通、育兒情緒、親子關(guān)系、原生家庭、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咨詢師媽媽的科學(xué)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yōu)秀出版物獎)。學(xué)習(xí)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xué)、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