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三省又稱“東三省”,是東北地區(qū)的三個省級行政區(qū),分別為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可是,大家也許不知道,早在清朝還沒有在東北設省之前,“東三省”就成了這片土地的稱呼。
清朝的行政區(qū)劃與今天相似,以1820年為例,當時,清朝把疆域劃分為十八個省、五個將軍轄區(qū)和藏青蒙疆四藩部。十八?。褐彪`、山東、山西、河南、陜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四川、福建、廣東、廣西、甘肅、云南、貴州。
五個將軍轄區(qū):盛京、吉林、黑龍江、伊犁、烏里雅蘇臺。
所以,當時的關(guān)外,也就是今天的東北地區(qū)并未設省,但是,當時的人已經(jīng)將關(guān)外這片土地用“東三省”來稱呼了。
《清高宗實錄》(起自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止于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載:“定簡放東三省副都統(tǒng)城守尉例。論盛京(遼寧省)、吉林、黑龍江等處,向因風俗淳樸,地方寧謐,是以三省旗員皆放本處之人,即副都統(tǒng)、城守尉大員亦有簡放本處者……”
《大清會典》(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指出嘉慶年間:“留都曰盛京,其北曰吉林,又北曰黑龍江,是為東三省。”
嘉慶時西清所撰《黑龍江外紀》一書中也稱:“黑龍江今為東三省之一?!?/p>
在清朝前期,東北還未設省,就已稱呼東北地區(qū)的將軍轄地為“東三省”了,這一稱呼,比東北設立行省提前了100多年。
還沒有建立任何行省,就已經(jīng)稱為“東三省”,那又是為啥呢?
清朝為了鞏固八旗制度,長期在東北實行軍政一體化管理的將軍管理模式。將山海關(guān)以東、黑龍江以南的大片廣袤疆域,一直歸三位武將管轄,即駐奉天(今沈陽)的盛京將軍,駐吉林的吉林將軍,駐齊齊哈爾的黑龍江將軍,他們分別統(tǒng)轄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與漢人八旗。
在清朝官民心中,關(guān)外的三位將軍等同于其他行省的督撫,所以,他們所轄的地區(qū)也被叫成了省。于是,在清朝的公文中,奉天、吉林、黑龍江也習慣被稱作奉省、吉省、黑省,或統(tǒng)稱東三省。
借此,再說說中國古代的行政制度。首先就是分封制,也叫分封諸侯制度。從商代就已經(jīng)開始分封諸侯了,稱號有侯和伯等。
西周曾大規(guī)模地封地,諸侯在其封國內(nèi)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quán),也有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賦役、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
春秋戰(zhàn)國時,適應中央集權(quán)的郡縣制逐漸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普遍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quán)的王朝。
郡縣制是以郡統(tǒng)縣的兩級地方管理行政制度,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免,使地方處在中央的管轄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權(quán)的加強和國家統(tǒng)一。標志著官僚政治取代血緣政治,是中國由貴族封建制度走向封建專制制度的標志。
行省制是13世紀以來中國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兩朝得到發(fā)展,最終影響了現(xiàn)代中國的行政體制。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設置中書省總領(lǐng)全國政務,時稱“都省”。元朝在全國共設10個行省,即嶺北、遼陽、河南江北、陜西、四川、甘肅、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廣。而山東、山西、河北和內(nèi)蒙古等地則稱為“腹里”,由中書省直轄。明代洪武年間,朱元璋不喜歡“行省”的稱謂,改稱“布政使司”。明代中期已經(jīng)形成了兩京、十三布政使司,俗稱還是十三省。到了清朝,又正式使用行省的稱呼,清朝前期有十八個行省。然而東北在清朝皇帝的心中比較特殊,把東北視為“龍興之地”,采用了獨特的管轄辦法。
當時東北的盛京(沈陽)、吉林、黑龍江三個行政區(qū)和十八行省沒什么區(qū)別,但那時不叫行省,把這里分為三個將軍轄區(qū)。
滿清設置東北將軍轄區(qū)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這里,不允許漢人移民東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擔心自己在關(guān)內(nèi)站不穩(wěn),如果形勢危急,他們就重回關(guān)外。
滿洲人入關(guān)之后盛京(沈陽)成為陪都,設置一位官員負責管理,到了康熙元年稱為遼東將軍,康熙四年稱奉天將軍,乾隆二十二年稱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在康熙元年叫寧古塔將軍,康熙十五年治所遷徙到吉林,也是乾隆二十二年改稱吉林將軍??滴醵陮⒓謱④娖煜赂倍冀y(tǒng)薩布素派到璦琿城治理軍務,提升為黑龍江將軍,康熙三十八年將軍衙門遷到齊齊哈爾。
1907年(光緒33年),清廷下令,改東北將軍轄區(qū)為東北行省,設置東三省總督。東三省分別是奉天?。ㄊ钐旄?、吉林省(省會吉林府)、黑龍江?。ㄊ埥3耸孛徒裉煊胁顒e,大致就是如今的東北了。
中華民國建立之后,初期保留了清朝的行政區(qū)劃,東北依然是3個省,另外設立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直屬理藩院5個特別行政區(qū)。北洋政府統(tǒng)治結(jié)束之后,1928年中華民國頒布新的行政區(qū)劃,熱河成為關(guān)外4省之一,省會在承德,這就是“東北四省“的由來。
1945年日本投降后,國民政府在東北設立了9?。哼|寧省、安東省、遼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龍江省、嫩江省、興安省,即把原來的東三省每一個省分成三個省,安東省、遼北省原為遼寧省的一部分;松江省、合江省原為吉林省的一部分;嫩江省、興安省原為黑龍江省的一部分。 除了設置9個省外,在東北還設有三個直轄市,直屬于行政院,分別是大連市、沈陽市和哈爾濱市。
而偽滿洲國行政區(qū),1934年劃為14個省和兩個特別市:安東??;奉天??;錦州??;吉林??;熱河??;間島?。缓诤邮。蝗。积埥?;濱江??;興安東?。慌d安西?。慌d安南?。慌d安北?。恍戮┨貏e市;哈爾濱特別市。
1939年更改為19個省和一個特別市:安東?。环钐焓?;錦州??;吉林省;熱河?。婚g島?。缓诤邮?;三江??;龍江?。粸I江??;興安東?。慌d安西??;興安南?。慌d安北??;牡丹江??;通化省;東安??;北安?。凰钠绞。恍戮┨貏e市。
1949年建國之后,全國共設立華北、西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個大行政區(qū),東北大區(qū)被劃分為6個省,分別是遼東?。ㄊ|)、遼西?。ㄊ\州)、吉林?。ㄊ郑⒑邶埥。ㄊR齊哈爾)、松江?。ㄊ裙枮I后牡丹江)和熱河省(省會承德)。
1954年大行政區(qū)制度撤銷,東北劃分為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1955年熱河省撤銷,分別并入河北、遼寧、內(nèi)蒙古。原來的直轄市全部改為普通市,吉林省省會從吉林市遷到長春,黑龍江省省會從齊齊哈爾遷到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