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網(wǎng) ‖ 2012-08-18
央視9套紀錄頻道日前播出的系列英國紀錄片《七年》(49Up,又譯:49未知天命),以獨特的視角和長達49年的拍攝歷程,引發(fā)不少中國觀眾的關(guān)注。該片以7年為一個單位,用影像寫下14個英國普通孩子的《時間簡史》。
英國系列紀錄片《七年》(49Up,又譯《49未知天命》),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50部紀錄片之一,日前在央視紀錄頻道“寰宇視野”欄目首播,引起觀眾熱議。
該片導(dǎo)演邁克爾?艾普泰德執(zhí)導(dǎo)過《納尼亞傳奇3:黎明踏浪號》《007之黑日帝國》《迷霧森林十八年》等影片。他走訪了14個7歲的英國小孩,每隔7年去拍他們的近況,迄今第八部《56Up》已制作完成,不久將與觀眾見面。
北京師范大學(xué)藝術(shù)與傳媒學(xué)院教授張同道教授說,沒有什么能像紀錄片如此準確、真實,那么戲劇化地把人生盡情表現(xiàn),“我想這就是這部片子的價值所在”。
7年的命運 每隔7年找到孩子拍錄近況
幾十年前,導(dǎo)演邁克爾?艾普泰德對英國等級制度產(chǎn)生了興趣,他想知道,富人的孩子長大后是否仍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長大后又會如何?于是,他走訪了來自不同階級的14個7歲英國小孩?!斑@幾個孩子,命運不同,滄桑盡顯?!痹撈Y(jié)尾處寥寥幾筆,勾勒出了“Up(成長)”系列的線條。
據(jù)稱,邁克爾?艾普泰德之所以把周期定為7年,靈感來自一句格言:“把孩子交給我,只要7年,我就能還給你一個男人?!痹撓盗屑o錄片首部命名為《7Up》,之后攝制組每隔7年找到這些孩子,拍下他們的近況,涉及所有生活中的細枝末節(jié),于是《14Up》《21Up》《28Up》《35Up》《42Up》。到2005年,這些孩子幾近知天命,導(dǎo)演從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變成了胡子拉碴的老大爺,這些都反映在《49Up》里。而第八部《56Up》也已制作完成,不久將與觀眾見面。
時間的重量 半個世紀看盡生命歷程變化
在具體拍攝手法上,艾普泰德在黑白與彩色、過去與現(xiàn)在的影像切換中,完成了三種時態(tài)(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交叉記憶:失敗的婚姻、破碎的夢想、短暫的迷茫,以及仍在堅持的夢想。年近五十,這些人中有的已兒孫滿堂,有的才初為人父,有的不為錢發(fā)愁,有的事業(yè)剛站穩(wěn)腳跟。他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也大不相同:有人活得積極,有人抗議影片制造的主觀刻板形象。
《七年》不僅是個人編年史,更是一部英國生活和西方文化編年史:從莊園生活到嬉皮士、搖滾樂,片中很多涉及英國時代變遷的文化認知過程。幾年前看過這部作品后,張同道觸動非常大,他告訴記者,他現(xiàn)在拍攝的《小人國》系列,是從幼兒園開始拍到小學(xué),將來再到中學(xué),“我是在向?qū)а葜戮??!?div style="height:15px;">
楚門的世界 階級社會詮釋紀錄片主旨
《七年》像一部真人版的“楚門的世界”,導(dǎo)演用49年拍攝論證了他想要的答案:富人孩子基本不會偏離精英社會的培養(yǎng)期望,窮人孩子仍然無法脫離底層。當(dāng)然,偶有例外。14人中有一位窮人孩子后來成了教授。《七年》最吸引觀眾的是,當(dāng)這些孩子7歲和14歲時在鏡頭前談?wù)撝麄兊睦硐牒蛪粝霑r。觀眾內(nèi)心希望奇跡發(fā)生,但奇跡并沒發(fā)生。有報道稱,“階級社會”是這部系列紀錄片的主軸。片中受訪者尼克認為,英國各階層似乎有種自我防范系統(tǒng),誰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同時,對于階級社會的反思不斷地在影響著觀眾和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