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散及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桂枝 炙甘草 法半夏 各等份
上3味,分別搗篩再和勻,白開水沖服,每次5g。每日3次。
湯劑:以水200ml,煎7沸,再下制好之散劑lOg,更3煮
沸,待小冷,少少咽之。
(功效)溫散寒邪,利咽止痛。
(主治)
主證:咽痛,惡寒微熱,苔薄白滑潤,脈浮。 ‘
副證:喉間有痰涎,聲音嘶啞。
(臨證加減}
l.伏氣之病,謂非時而有暴寒中人,伏毒氣于少陰經(jīng),始
雖不病,旬有乃發(fā),便脈微弱,法先咽痛似傷,次則下利咽痛,
半夏桂枝甘草湯主之;有下利諸癥,用通脈四逆湯主之。此病二
三日便瘥,古方謂腎傷寒是也.即本方加生姜等份作湯。[總病論]
2.霍亂腹脹,半夏桂枝等份為末,水服方寸匕。[肘后方]
3.治喉痹卒不得語方:濃煮桂汁,服一升,亦可末桂著舌
下,漸咽之良;又方:末桂心如棗核大,綿裹著舌下,須臾破。
[千金方]
4.半夏桂枝甘草湯,治暴寒中人咽痛,即本方三味,各二
錢半,加生姜五片。
5.暴寒中人,伏于少陰經(jīng),旬日始發(fā),為咽痛者,俗名腎
傷寒。用半夏、桂枝姜汁調(diào)涂頸上及臍內(nèi),再用附子片貼足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