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
看過了浮躁,便漸漸明白,活得干凈是多么的難得。倘若內(nèi)心能夠平靜如水,就算沒有清香梵唱,也能悠然自得。人總是這樣,見識得越多,失望就越大,自己知道的太多的時候,反而會越來越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有些事情不是你付出多少,就一定回報多少的,所以在選擇付出的時候,就要做好心理準(zhǔn)備,這樣才不會失望受傷。
平靜
人活著,其實有許多事情無法言說。有時走得太遠(yuǎn),往往忘記了原路;有時看得太清,往往看不到東西;有時想得太多,往往會失去自我。隨緣,并不是讓我們失了上進心,只是生命中總有些東西,因為求而不得而生出煩惱,凡此種種,不強求,不為難,不悲傷,不煩惱,才是我們追求或渴望隨緣心態(tài)的真正用意。
煩惱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都想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觀萬物。其實倘若你能放下我執(zhí),或者換個角度去看到這世間萬千風(fēng)塵,也許得與失互換了角色,聚與散也不再有那么多悲喜。人際間的緣分,是在生活中邂逅,又在生活中流失。得到與失去間的緣分,亦是源于自身福德定數(shù),而非執(zhí)念強求。
緣分
“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huán),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無需怨天尤人,也沒必要執(zhí)著強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樂土,不如靜心;既然難以如愿,不如釋然。
釋然
你所見即是我,好與壞我都不反駁??v是之后閱人何其多,始終無人恰似我。途徑這場人間的煙火,只求一份人生的穩(wěn)妥。萬事隨緣天地寬,哪怕從一件小事為始,讓自己把心放寬一點,看淡一點。以最真的本性,去面對真實的世事,只要心是好的,目的是純善的,最終總會得以所求。
安然
文章|心柔
作者:心柔,原名譚成妍,中國散文學(xué)會、內(nèi)蒙古作家協(xié)會會員。已出版散文集《心柔若水》《歲月很長 不必慌張》,全國發(fā)行,各新華書店有售。
公號:心柔心語(XRxinyu)心柔微文學(xué)(XRweiwen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