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yī)精點:己亥年五運六氣與疾病防護
2019
02/15
09:52
charm醫(yī)藥企鵝號分享
評論
0看點一
五運六氣一直被看成是神秘的中醫(yī)疾病預測學,源于《黃帝內(nèi)經(jīng)》。其實也并不神秘,只是文化變異到今天,我們無法與古人溝通。由于完全是中國傳統(tǒng)的東西,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化合,而推演出來的,所以不被現(xiàn)代主流所認同,在白話文和西學主導的國度里被視為異類。還是那句話;假設它是對的,然后去觀察驗證,這才符合所謂的科學精神。
十天干化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十二地支化合(子與丑合化土,寅與亥合化木,卯與戌合化火,辰與酉合化金,巳與申合化水,午與未合化火)
十二地支六沖(子午、丑未、寅申、巳亥、卯酉、辰戌)
天干為五合,地支為六合,以今年為例,甲己合化土,己亥年“己”為陰土,所以年土運不足,若是甲年,如甲申,甲子等,就是土運太過,土運不足木來克之。歸納為:五運排序規(guī)律
甲己合化土運,甲太過,己不及;
乙庚合化金運,乙不及,庚太過;
丙辛合化水運,丙太過,辛不及;
丁壬合化木運,丁不及,壬太過;
戊癸合化火運,戊太過,癸不及
六氣排序規(guī)律
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
丑未年: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
寅申年: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
卯酉年: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
辰戌年: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
巳亥年: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己亥年(公歷2019),土運不足,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上半年厥陰風木主之,下半年少陽相火主之?!饵S帝內(nèi)經(jīng)·至真要大論》:
厥陰司天,風淫所勝,則太虛埃昏,云物以擾,寒生春氣,流水不冰。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咽不通,飲食不下,舌本強,食則嘔,冷泄腹脹,溏瀉,瘕水閉,蟄蟲不去,病本于脾。沖陽絕,死不治。
從上面可以看出,肝膽之邪犯脾胃,表面看是脾胃疾病,實則是肝膽問題,頭暈、反胃、嘔吐、兩脅脹滿、咽喉不利、皆是肝風過盛之故。風從上入,頸椎、肩背等疾病頻發(fā),風寒感冒是上半年主旋律。頭、上肢抖動(風盛則動,西醫(yī)所謂的帕金森)等癥候多發(fā),肝主疏泄,疏泄太過則氣虧。司天之氣,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在飲食和用藥方面,內(nèi)經(jīng)給了我們一個指導方向。
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則焰明郊野,寒熱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則血便,少陰同候?;鹨趦?nèi),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少陽之勝,熱客于胃,煩心心痛,目赤欲嘔,嘔酸善饑,耳痛溺赤,善驚譫妄,暴熱消爍,草萎水涸,介蟲乃屈,少腹痛,下沃赤白。
綜上可看,下半年持續(xù)脾胃受克的同時,病入下焦,癃閉(西醫(yī)泌尿系感染),痔瘡,女人婦科疾病多發(fā),膽與三焦皆為相火,膽火反胃則嘔酸反逆,善饑,煩心。三焦者,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
看點二
上面說的是主氣,細而分之又有客氣,間氣。
初之氣,(上一年大寒——今年驚蟄)主氣為厥陰風木,客氣為陽明燥金。寒氣開始嚴厲,殺伐之氣方來。人們易患寒病生于右側(cè)下方。這個階段氣候算平和,風高物燥,民間防火為先,病在肺與大腸,病比較和緩,右下肢及少腹會有不適,微調(diào)即可。
二之氣,(春分——立夏)主氣為少陰君火,客氣為太陽寒水。冷之氣仍然不去,雪花飄揚,水結(jié)成冰,殺伐之氣施化,霜乃降下,草類的上部干焦,寒冷的雨水時常降下,若陽氣來復人們則易患內(nèi)部熱癥。這個時段會有倒春寒,使人們措手不及,春捂秋凍的春捂就顯得關(guān)鍵,疾病方面會出現(xiàn)上一年的外寒內(nèi)火現(xiàn)象,時令蔬菜,喝點綠茶可解,也有利于生發(fā)之機。
三之氣,(小滿——小暑)主氣為少陽相火,客氣為厥陰風木。司天之政完全布化,大風時起,頭目眩暈、兩目流淚,耳鳴。此時多風,天氣轉(zhuǎn)暖,風熱癥候居多,亦用辛開苦降之品。菊花,綠茶為飲,但不可過。
四之氣,(大暑一白露)主氣為太陰濕土,客氣為少陰君火?;鹕?,客氣生主氣,此為順,故此時相較上半年,發(fā)病較少。但由于下半年是少陽相火主之,加上客氣的少陰君火,又得太陰濕土,濕熱之氣大盛,熱度極高,注意避暑,多以甘淡食物為主。
五之氣,(秋分——立冬)主氣為陽明燥金,客氣為太陰濕土。客氣生主氣,較為順。今年年運土氣不足,燥金勝復,此時運為土,可稍增補不足。土氣生金,燥氣更勝,雖有濕土制約,但恐怕仍有不及。天到此時,不足之土得時令幫扶可抵御風木來克,但素體脾胃虛弱之人仍不可大意,時令水果蔬菜是最好的補益以潤秋燥。
終之氣,(小雪——小寒)主氣為太陽寒水,客氣為少陽相火。主客不相得,此為逆。冬季當寒冷,才能潛藏,此時反有少陽陽熱之氣,是為暖冬。畏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fā),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冬行春令不是好事,流行病偏多,表現(xiàn)癥狀仍是外寒內(nèi)火,寒熱交爭,冬天不怕寒癥,乃正氣治病,一旦熱癥則是邪氣之病難治。
中醫(yī)以治癥為主,有適癥用適藥,況如今西藥介入太多,很多小病被控制成大病老病,還是要遵循當時癥候以化之,切不可百度醫(yī)生害人害己。病之所得,過猶不及,注意生活的節(jié)奏節(jié)律才是防病之根本。木盛之年人多急躁煩悶,嗜欲無窮,憂患不止,才是相火的根源,清心寡欲是一藥,起居有節(jié)是一藥,食飲有度是一藥。有此三藥何慮之有?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引易經(jīng)一段以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