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頭旅游區(qū)位于寧夏中衛(wèi)市城區(qū)以西16公里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緣處。是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這里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即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豐厚,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入選“選美中國”之中國之最。被《環(huán)球游報》評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被中國電視旅游協(xié)會評為“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浩瀚無垠的騰格里沙漠由北面滾滾而來,到這里遇到九曲黃河受阻,伏首在黃河北岸的香山腳下,在河岸邊形成一個寬2000米、高約100米的大沙堤,
因而得名為沙陀頭,訛音沙坡頭。
百米沙坡,傾斜60度,天氣晴朗,氣溫升高,人從沙坡向下滑時,沙坡內便發(fā)出一種“嗡嗡”的轟鳴聲,猶如金鐘長鳴,故得“沙坡鳴鐘”之譽,是中國四大響沙之一。
沙坡頭是寧、蒙、甘三?。▍^(qū))的交接點,黃河第一入川口,是歐亞大通道,古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
這里南靠山巒疊嶂、巍峨雄奇的祁連山余脈香山,
北連沙峰林立、綿延萬里的騰格里大沙漠,
中間被奔騰而下,一瀉千里的黃河橫穿而過,在沙與河之間,是一片郁郁蔥蔥、滴翠流紅的古樸園林。
沙坡頭位居《山海經(jīng)》西次三經(jīng)之首的崇吾之山。崇吾之山是黃帝族繁衍生息、采集狩獵、圖騰崇拜的神山,自古鐘靈毓秀,神異非凡?!睹魇返乩碇尽份d,中衛(wèi)“西有沙山,一名萬斛堆。大河在南”。《讀史方輿紀要》載,中衛(wèi)“西五十里,因積沙而成,或云即萬斛堆。
遍布沙坡頭地區(qū)的新、舊石器遺址,南北山巖畫,秦、漢、明長城,古陶窯遺址、古水車、古傳說等等,都雄辨地證明:沙坡頭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著名史學家賈蘭坡、范文瀾分析了古遺址的資料后斷言:中衛(wèi)地區(qū)至少在三萬年以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包蘭鐵路從沙坡頭橫穿而過
為了確保西北交通大命脈包蘭鐵路暢通無阻,從1956年開始,勤勞智慧的中衛(wèi)人民與治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一道艱苦探索,創(chuàng)造出了以“麥草方格”為主的“五帶一體”綜合治沙工程體系。用最經(jīng)濟、最簡潔、最原始的方法,成功地制服了沙魔,在流動沙丘上營造出了綠洲,解決了無數(shù)科學家絞盡腦汁,苦思冥想也未能解決的世界難題。
1984年,國務院將沙坡頭列為“中國第一個沙漠自然生態(tài)保護區(qū)”,1992年,國家為沙坡頭治沙成果頒發(fā)了在中國屈指可數(shù)的“科技進步特別獎”。被聯(lián)合國評為“全球環(huán)境保護500佳單位”。在沙坡頭治沙成果展示區(qū),鐵路兩側500米寬,58公里長的綠色屏障宛如兩條巨龍,將沙魔鎖扼降伏。
旅游區(qū)東起沙坡頭水利樞紐堤壩,西至黑山峽寧夏、甘肅交界處,以沙坡頭黃河兩岸山水田園以及北部的騰格里沙漠為核心。
沙與河這對本不相融的矛盾體,在沙坡頭卻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撮合在了一起。
沙堤高聳,河水奔流,沙為河骨,河為沙魂,相依相偎,和諧共處,沙、山、河、園交相薈萃,形成了沙坡頭獨特的S型地理風貌,極似中國陰陽太極圖,曾被美國著名的《國家地理》雜志作為世界奇觀向全球推出。
騰格里沙漠風光
騰格里沙漠風光
騰格里沙漠風光
騰格里沙漠風光
騰格里沙漠風光
騰格里沙漠風光
沙漠駝隊
沙漠駝隊
沙漠駝隊
沙漠駝隊
我們在沙坡頭
騎駱駝
騎駱駝
騎駱駝
沙漠賽車
沙漠賽車
滑沙
滑沙
沙坡頭
沙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