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團又叫“煎堆”,華北地區(qū)稱麻團,東北地區(qū)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廣西又稱油堆,是中國油炸面食的一種,由于流行于廣東地區(qū),因此也是廣東油器的一種。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qū)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另有一種石榴花煎堆,上面有紅色花狀物體,形似石榴,寓意多子。
煎堆在香港的粥品店會視作油器發(fā)售,而部份香港酒樓也會視之為點心發(fā)售。
選料: 做好麻圓首先要選好料。為了保證麻圓的色澤金黃,質地膨松,除了要選用優(yōu)質的糯米粉、白糖和豬油外,芝麻的選擇也很重要。應選用上等且無雜質的白芝麻。若芝麻的質量較差或含有雜質,成品的表面會出現(xiàn)斑點,不僅影響色澤,而且口感磣牙。
和面: 麻圓對和面的要求相對簡單,即不分先后順序,也沒有冷熱季節(jié)的差異,只需按比例將糯米粉500克、白糖100克、豬油50克加清水揉和均勻即可。但和面時需要注意的是,應先將白糖溶化成水后再加入到糯米粉中,否則成品表面會出現(xiàn)黑色斑點。另外,白糖的用量也不可過多,若麻圓糖份過重,炸制過程中還未成熟就已色呈金黃,繼續(xù)炸下去可能會使表面炸煳,味道發(fā)苦。和面時的加水量至關重要,若水加得過多,面團太軟會使麻團成品塌陷;水加得過少,面團太硬,又會增加制坯的難度且成品不膨松。一般來說,以500克糯米粉加200克水為宜。
濕糯米面900克 發(fā)酵糯米面480克 豆餡300克 芝麻仁200克 糖腌桂花20克 紅
糖200克飴糖300克花生油1000克(炸成品實耗150克) 小蘇打少許
1.將濕糯米面與發(fā)酵糯米面放盆內,加入熱水約450克,紅糖、飴糖、糖腌桂花、小蘇打等,拌和均勻,調成粉團。
2.把和好的粉團分成大塊;再搓條,揪劑子(每個重約90克),按扁,包入15克豆餡,封口捏圓;包好以后,表面粘勻芝麻仁(要先用開水燜過),即成麻團生坯。
3.將鍋內的油燒至八成熱以上,然后降至六成熱左右,放入麻團生坯,炸至外殼發(fā)挺、發(fā)硬;離火降溫炸(即氽,如油溫仍然高,還要注入一些涼油降溫),并不斷翻動,防止粘連,直到氽至麻團膨脹成為空殼球時,再移到火上,加大火力,稍炸片刻,至外殼硬脆,色泛金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