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髁的輪廓線大體一致且兩者的最凸點在一個水平(如下面圖02右中紅色虛線所示)。
然后再根據(jù)具體情況讓病人將其大腿(股骨)內旋或外旋,從而使內外側后髁完全重疊。因此,股骨前內側髁與前外側髁可以不重疊;而股骨內側髁遠端與股骨外側髁遠端也可以不完全重疊,如圖03-圖04。
圖05是一個非常不標準的側位X光片。從腓骨頭的位置來看,這個片子中的股骨過于內旋了,導致內外側后髁離得很遠。
圖06這個圖比圖例05稍好一些,但是從腓骨頭的位置來看,片子的外旋稍大。我們首先需要稍稍調整一下管球的投照角度,使內外側后髁的輪廓基本一致,然后需要讓病人適度內旋才能使內外側后髁完全重疊。
圖07這個圖基本上符合標準側位的要求了。但是內外側后髁還是沒有完全重疊,因此病人再稍微旋轉一點點就更理想了。
圖08~圖11是幾個完美的標準側位X光片
【標準正位X片要求】:
①投射角度需近似與脛骨平臺平行,以清晰的顯露脛股關節(jié),并使脛骨平臺的前后緣重疊;如果不能同時保證內、外側脛骨平臺的前后緣都重疊,那么需要優(yōu)先保證磨損較輕一側脛骨平臺的前后緣重疊。
②膝關節(jié)正位X光片應包括股骨的遠端1/4和脛骨的近端1/4。
③可清晰看到內外股骨上髁最凸點;而脛骨髁間棘剛好位于股骨髁間窩的中央。
④脛骨近端與腓骨近端稍有重疊,而髕骨位于滑車溝稍上方且位于中線或中線的稍外側。
圖12是標準的膝關節(jié)正位X光片
【什么樣的正位X光片是理想的】:
最理想的是既可觀察到明顯的脛股關節(jié)間隙,同時又使內側脛骨平臺前后緣完全重疊(圖13-圖14)。
通常,標準側位X光片需要在完全伸膝位、屈膝約30°位或屈膝90°位拍攝。
(來源:外科創(chuàng)新論壇網(wǎng))
版權申明【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