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應宮位于廟島東部,距長島縣城2.5海里,占地90多畝。廟島顯應宮始建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亦稱海神娘娘廟,不僅是我國北方修建最早、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著名的媽祖廟,也是世界重要的媽祖官廟之一,與福建湄州島媽祖廟并稱媽祖“南北祖庭”,宮內存有世界上唯一一尊歷史最長的銅身媽祖塑像。明宗禎元年,崇禎皇帝御賜廟額“顯應宮”。1969年文革時期原廟被毀,僅存一鏡一像。1983年重修,1985年對游人開放。
顯應宮大殿是全廟最大的建筑,為硬山式結構。殿內,海神娘娘(馬祖)坐像居正中神龕龍墩上,四周有4尊侍女,4尊婦女塑像。殿兩側有14尊站班,其中有4尊武將分別是千里眼、順風耳、黃峰兵帥和白馬將軍;8尊文官有九江、八河、五湖、四海龍王等;另有老少兩尊站班。殿外兩側房內存有碑、碣、匾200余塊和歷代船模型300余艘。后宮建筑風格為歇山式,保留了明代的特點。宮內殿正位神臺有銅鑄鍍金天后圣母像及2米高的9花青銅穿衣鏡一面,各種服飾用品及床帳、擺設應有盡有。除此之外,還有關帝廟、三元宮及我國第一座綜合性航海博物館等著名景點。
來源:道教之音
http://www.daoisms.org/picture/3563.html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