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來到世界上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位父母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值得驕傲的。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很多父母都會發(fā)現,小時候那個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孩子慢慢的“消失”了,在不經意間,你的孩子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浸染”,英文單詞測試沒有全對就要哭一鼻子、競選班干部沒選上要難過一整晚,孩子們仿佛變成只在乎結果、太看重輸贏的“社會人”了。
怎樣改變這種情況呢,體育也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經歷輸贏越多的孩子,越有平常心
有時候,對勝利的過分渴望,往往是因為對輸贏還經歷得太少。在家里,孩子們就是家里的獨一無二。在學校,孩子們又很少會經歷正面對抗。再想想家長們帶孩子參加的培訓:鋼琴、繪畫,這些內容有很少有直接的身體對抗和單打獨斗的勝負輸贏。
久而久之,孩子甚至沒有痛痛快快的參加一場比賽:或者有充滿榮譽光環(huán)的贏,或者有尊嚴無遺憾的輸。
體育卻能讓孩子體會到比賽的儀式感。而且體育往往需要孩子分出勝負,經歷得越多,越能用一顆平常心看待周圍的生活。
想要贏得比賽就要知輕重,懂進退
不論是什么體育項目,都不只是身體素質的比拼,其實更考驗的是孩子的戰(zhàn)術技巧。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所以,被動迎戰(zhàn)等于認輸,只有放手一搏才有機會取得比賽。當然,一味的進攻卻沒有防守也不能贏得比賽,要懂得進退,張弛有度。就在這一進一退間,孩子懂得了任何博弈中的大道:知輕重,懂進退。
每次訓練,都是一次挫折教育
每次比賽由開始到結束都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哪里進步,哪里不足,贏了自然能讓孩子信心滿滿,輸了也能欣賞對手。大不了下次再戰(zhàn)!
練習體育能讓孩子直面對抗、直面挫折,當然更重要的,希望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能明白,漫漫長路,有起有落,才有故事,有輸有贏,才是人生!
推薦
公眾號
運動冠軍 ID:victory_828
百萬運動健將根據地
長按二維左邊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