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菠蘿老師
寶爸寶媽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我的孩子才兩歲多,還不是特別會說話,需要提升語言能力嗎?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0-3歲的孩子雖然語言能力還不是特別強,但已經開始為日后的語言表達打下基礎了;而3-6歲則是孩子語言能力發(fā)展的最佳時期。
抓緊這個時期發(fā)展語言能力,對孩子一生的語言發(fā)展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長們一定要重視這一階段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3歲前,語音意識基本形成
3歲左右,幼兒在已經逐步掌握了母語的發(fā)音。這一時期,他們能夠自主辨別發(fā)音,并通過模仿正確的發(fā)音來自我糾錯。
針對幼兒這一階段的特征,家長和老師在訓練幼兒語言能力的時候,無需刻意強調和糾正發(fā)音,只需以給孩子多做語音規(guī)范、表達準確的范例,讓其不斷模仿學習即可。
3-5歲,詞匯量有較大增長
研究表明,3-5歲是幼兒一生中詞匯量增長最快的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掌握了大量的日?;居谜Z,能夠比較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訴求和與他人交流。而詞匯量的不斷增長和豐富,則在很大程度上為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5-7歲,語法結構能力進一步完善
初步掌握語言能力的幼兒,很多時候還無法做到在不同的場合和語境中完成連續(xù)表達,因為這涉及到語法結構的掌握。很多幼兒經常會說出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詞或句子,原因也正在此。這一階段,幼兒一旦掌握了語言的語法結構,表達能力就會水漲船高、突飛猛進。
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曾說:“在6歲以前,兒童能成功地掌握一門語言;從6歲開始,兒童開始學習語言的能力就開始逐漸衰退,這種衰退一直持續(xù)到青春期的結束?!?/strong>
可見在這一階段培養(yǎng)孩子語言能力的重要性。但大部分的孩子在6歲之前還沒有上小學,正處于學齡前時期,所以家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家長們又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呢?
語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流和溝通。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能聽懂,但就是不愿意說話。這就要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溝通,激發(fā)孩子說話和表達的熱情。
爸爸媽媽們可以從日常生活的小事或者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入手,主動作為話題提出者,孩子們會就很愿意和你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了。
幼兒最初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而父母對于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模仿對象。因此父母需要言傳身教,在日常生活里也要積極的與人表達和溝通。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見到認識的人時,家長要熱情的打招呼,同時也要引導孩子,讓孩子和自己一樣主動熱情的去和別人打招呼。有意識的鍛煉孩子在眾人面前敢說話的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這是孩子邁向社會的第一步。
閱讀文學作品是孩子發(fā)展完整的語言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設定親子讀書時間,給孩子講故事。共同看書,互相溝通,增強閱讀能力,并積累知識。
當然,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有自己的喜歡的書籍,也可以在陪孩子讀書的過程中讀完的。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也有固定的讀書看報時間。讓孩子看到,讀書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結語
學齡前是孩子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抓緊這個時期發(fā)展語言能力,對孩子一生的語言發(fā)展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良好環(huán)境和機會,并通過與孩子交流和互動,不斷擴展孩子的語言經驗,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