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近的朋友
總要接受來自媽媽的探(jian)望(shi)
而每次相聚的情節(jié)
總是驚人地相似
來,老媽給你煲了湯,剛好,趁熱喝。
話畢,舀起一勺湯就要往你嘴里懟 。(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燙麻木的你,不忘雙眼飽含感激的熱淚,說句「謝謝媽」,歷史依舊不斷重演。
如果你知道真相…… 你可能會這么說……
媽,喝 65°C 以上的熱飲,有致癌風險,你信不信我
?
之后,你就會受到來自媽媽無情白眼的暴擊。
關(guān)于熱飲致癌的說法……真不是堂主隨便說出來讓你懟媽媽的。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gòu)(IARC)發(fā)布的研究報告警告說,飲用 65°C 以上的熱飲,有致癌風險 。
01 為什么說它致癌?
這份發(fā)表在權(quán)威雜志《柳葉刀腫瘤學》上的最新評估報告指出——
土耳其及南美洲國家(并點名中國)這些地區(qū)的人們,通常習慣飲用 65℃ 或 70℃ 以上非常熱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道癌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此外,用同樣的方式針對老鼠進行的實驗也證實:65℃~70℃ 的熱飲,足以燙傷喉嚨,可能導致腫瘤。
因此超過 65°C 的熱飲就被打入了 2A 類致癌物名單,也就是很可能使人致癌。而同樣是 2A 類致癌物的,還有高溫油炸食品、油煙和曾經(jīng)備受爭議的紅肉。
但是,有致癌風險,不等于一定致癌。
別一下子就把熱湯、熱茶、熱咖啡、熱水什么的都貼上「禁品」的標簽,這個鍋,堂主才不背。
主要想提醒大家,再心急,也別吃熱豆腐,燙嘴。
02 食道也是怕燙的啊!
食道的屬性基本都是身嬌體弱易推倒,別啥熱辣辣的食物都往食道里倒。
「熱飲致癌」這個觀點,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了。在過去的研究中,進食過燙的食物和食道癌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明確。
食道癌,是世界上第八常見的癌癥。
我們的口腔和食道表面的黏膜,嬌嫩而脆弱,它們能承受的溫度也是有限的。
食道耐受表
▼
合適的進食溫度: 10℃~40℃
能耐受的高溫: 50℃~60℃
殺傷力爆表、燙傷黏膜:超過 65℃
偶爾的燙傷,食管還可以自我修復(fù)。但如果食管長期處于反反復(fù)復(fù)「損傷-修復(fù)-損傷-修復(fù)」的過程中,不正常的細胞就會越來越多。
這樣的情況多了,就算不得癌,口腔潰瘍、食管潰瘍也是避免不了的。
是不是終于為自己的口腔潰瘍找到了答案?那,別再對著堂主嚷(xia)嚷(shuo)說你天生就是潰瘍體質(zhì) 。
03 我咋知道有沒有 65 ℃ ?
隨身攜帶溫度計? 只要在面對眾人異樣的眼光時,你能勇敢地看回去,也不是不行。
自己的食道自己感受,只要自己覺得能接受,沒有過冷或是過熱,其實就可以了,也不用太死摳精確到 65 ℃。
剛倒進杯子里的開水,測了下大約是 80℃;在室溫下放個幾分鐘,就會降到 65℃ 左右。而像火鍋這樣含油量較高的,溫度降得會稍微慢一點。
把熱飲熱食,稍微放一放、涼一涼,用嘴唇抿一抿、試一試,感覺不燙口一般就可以了。
但話說回來了,如果想預(yù)防癌癥,生活中注意戒煙、戒酒可比不喝熱飲有效多了,它們可是比 65℃ 更嚴重的 1 類致癌物。
那么熱的東西喝進去
真的不燙嘴嗎?
圖片 | 來自堂主修長的小手
注明來源,健康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