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發(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疾病治療上應該注意的幾個原則性問題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發(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發(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六元正經(jīng)大論篇

          岐伯說:你問的很全面??!發(fā)表時可以不避熱,攻里時可以不避寒。


          六氣之用

          一、六氣之位

          【原文】

          帝曰:愿聞其用也。

          歧伯日:夫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1),故太陰雨化,施干太陽(2);太陽寒化,施于少陰(3)少陰熱化,施于陽明(4);陽明燥化,施于厥陰(5);厥陰風化,施于太陰(6)。各命其所在以征之也(7)。

          帝曰:自得其位何如?

          歧伯曰:自得其位,?;?8)。帝日:愿聞所在也。歧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9)。

          【講解】

          (1)夫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

          “用”,即作用。此處是指風、熱、火、濕、燥、寒六氣對萬物的生化作用,所以

          王冰注:“用,謂施其化氣”?!安粍佟保匆阉粍僦畾?,例如風可以勝濕,則風為濕所不勝之氣。熱勝涼(燥),則熱為涼(燥)所不勝之氣等等?!盎保椿?。全何意即六氣之所以能對萬物產(chǎn)生化生作用,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六氣彼此之間有互相承制的作用,例如風可以勝濕,熱可以勝涼(燥),濕可以勝寒,涼(燥)可以勝溫(風),寒可以勝熱等等。由于六氣彼此之間存在著互相承制的關系,所以氣候才能進行自調(diào)以保持其相對的穩(wěn)定,從而有利于萬物的正常生長。因此原文謂:“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边@是《六微旨大論》中“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規(guī)律,在“六氣之用”中的具體體現(xiàn)。

          (2)太陰雨化,施于太陽

          “太陰雨化”,指六氣中的濕氣?!笆┯凇?,即作用于?!疤枴保噶鶜庵械暮?/p>

          氣。此句意即六氣中的濕氣可以作用于六氣中的寒氣,使寒氣受到制約不致于過于偏勝

          從而使自然氣候得以維持正常以有利于自然界生物的正常生長。用五行概念來說,“濕”屬,“寒”屬水,“太陰雨化,施于太陽”,即土可以克水。太陽寒化,施于少陰“太陽寒化”,指六氣中的寒氣。“少陰”,指六氣中的熱氣或火氣。六氣中的寒氣可以作用于六氣中的熱氣或火氣,使其受到制約不致過于偏勝,從而使自然氣候得以維持正常,以有利于自然界生物的正常生長。用五行概念來說,寒屬水,熱屬火?!疤柡?,施于少陰”,即水可以克火。

          〔4)少陰熱化,施于陽明

          “少陰熱化”,指六氣中的熱氣。“陽明”,指六氣中的涼氣(燥氣)。此句意六氣中的熱氣可以作用于六氣中的涼氣(燥氣),使涼(燥)氣受到制約不致于過于偏勝,從而使自然氣候得以維持正常。用五行概念來說,熱屬火,涼(燥)屬金。“少陰熱化,施于陽明”,即火可以克金

          5)陽明燥化,施于厥陰

          “陽眀燥化”,指六氣中的涼(燥)氣。“厥陰”,指六氣中的溫(風)氣。此句意即六氣中的涼氣可以作用于六氣中的溫(風)氣,使溫(風)氣受到制約不致于過于偏勝,從而使自然氣候得以維持正常。用五行概念來說,涼〈燥)屬金,溫(風)屬木?!瓣柮髟锘?,施于厥陰”,即金可以克木。

          (6)厥陰風化,施于太陰

          “厥陰風化”,指六氣中的風(溫)氣?!疤帯?,指六氣中的濕氣。此句意即六中的風(溫)氣可以作用于六氣中的濕氣,使?jié)駳馐艿街萍s不致過于偏勝,從而使自然氣候得以維持正常。用五行概念來說,風屬木,濕屬土?!柏赎庯L化,施于太陰”,即木可以克土。

          (7)各命其所在以征之也

          “各”,此處指風、熱、火、濕、燥、寒六氣?!懊?,即命名。張介賓注:“各命其名也?!薄八凇保此鶎俨课患八鶎贂r間。張介賓注:“所在,即方月也。方,方隅也,月,月令也。”“征”,指征象或征驗。張介賓注:“征,驗也。”此句意即風、熱、火、濕、燥、寒六氣可以根據(jù)其所屬部位及月份的氣候變化情況來加以驗證。例如火的所屬部位是在正南方,火的所屬月份是三之氣,因此在南方或在三之氣所屬這一段時間中,氣候便比較炎熱。水的所屬部位是在正北方,水的所屬月份是終之氣,因此在北方或在終之氣所屬這一段時間中便比較寒冷。其余四氣可以類推。這就是原文所謂的“各命其所在以征之”。

          8)自得其位,常化也

          “自得其位”,即六氣各自按它所屬的位置及時間而出現(xiàn),例如初之氣時,風氣偏勝,二之氣時,熱氣偏勝,三之氣時,火氣偏勝,四之氣時,濕氣偏勝,五之氣時,燥氣偏勝,六之氣時,寒氣偏勝等等。這些都叫作“自得其位”?!俺;?,即正常的氣候變化。全句意即風、熱、火、濕、燥、寒各按其所屬位置及相應季節(jié)出現(xiàn)時,自然界氣候就屬于完全正常。

          9)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

          命”,已如前述,即命名?!拔弧保次恢?。“方月”,即方位與月令?!懊湮欢皆驴芍保饧慈绻鶜馑鶎俚奈恢媚軌虼_定,則六氣所在的方位及月令自然

          也就可以確定。所以張介賓注此云:“命,命其名也,位,即上下應有之位也。方,方隅也。月,月令也。命其位,則名次立,名次立,則所直之方,所主之月,各有其應而常變可知矣

          二、六氣之盈虛

          【原文】

          帝曰:六位之氣盈虛何如(1)?

          歧伯曰:太少異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2)。

          帝曰:天地之氣盈虛何如(3)?

          歧伯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而常先也(4)。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5)。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遷而上(6),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變易(7),則大變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其差可見(8),此之謂也。

          帝曰:善。

          【講解】

          (1)六位之氣盈虛何如

          “六位”,即六氣之位置?!坝摗保炊嗌倩蚴⑺ァ!傲恢畾庥摗保饧戳?/p>

          氣在正常情況下雖然各有其所屬位置及時令,但在異常情況下也有盛有衰,有多有少,不盡相同。前述“各命其所在以征之”,是言其常,此處言“六位之氣盈虛”是言其變。

          (2)太少異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

          “太少”,指五運的太過與不及。歲運太過日太,例如歲木太過日太角,歲土太過

          日太宮等。歲運不及曰少,例如歲金不及日少商,歲火不及日少征等?!疤佼愐病?,意即六氣雖然各有所屬的位置及時令,因而各個時令有其本身所特有的氣候變化。但是在異常情況下,亦即在運氣相合中,中運與六氣不相應時,也會出現(xiàn)盈虛多少,不一定完全與其所屬的季節(jié)氣候相應。以壬辰年及丁卯年為例,壬辰年年干是壬,丁壬化木,壬為陽千,屬于木運太過,因此壬辰年是太角之年。太角之年的客運初運也是太角,主風氣太過。客運初運的所屬時間與六氣主時的初之氣所屬時間大致祖同,初之氣是厥陰風木,本來風氣偏勝,如果再遇上太角之年客運初運也是風氣太過時,則這一年的初之氣這一段時間,風氣就會太盛。這就是“盈”。

          丁卯年年干是丁,丁壬化木,丁為陰于屬于木運不及,因此丁卯年是少角之年。少角之年的客運初運也是少角,主風氣不及。初之氣厥陰用事,雖然風氣偏勝,但因為客運是風氣不及,兩相抵銷,因此這一年的初之氣所屬這一段時間,出現(xiàn)風氣不及,這就是“虛”?!靶於!?,指對生物的影響不大;“暴而亡”,指對生物的影響很大,甚至不能生長。全何意即歲運太過之年,雖然也是反常,但是如果客運與主時之氣同屬時,雖屬偏勝,但不完全影響生物的生長。仍以前舉之壬辰年為例,壬辰年的主氣和初之氣雖然風氣偏勝,氣溫偏高,但并不完全影響生物的生長,所以原文謂“太過者徐而?!?。反之,歲運不及之年就與歲運太過之年有別,因為歲運不及之年與主時之氣不屬于同類,所以就必然要影響生物的生長,仍以前舉之丁卯年為例,丁卯年主氣初之氣應該是風氣偏勝,氣候轉(zhuǎn)溫,但是由于客運初運是少角,歲木不及,因此就會影響主氣初之氣而出現(xiàn)風氣不及,應溫反涼的氣候變化。氣候不溫反涼,就必然影響生物的生長,甚至不能生長,所以原文謂“少者暴而亡”。應該指出,對于此條,多數(shù)注家均以六氣本身分太少來理解,例如張介賓注:“六陽年謂之太,六陰年為之少,太者氣盈,故徐而常,少者氣虛,故暴而亡。”竊以為,五音建運、太少相生主要是指而不是指,因而不同意六氣分太少之說。詳見前述,此處從略。

          (3)天地之氣盈虛何如

          “天地之氣”,此處指司天在泉之氣。由于司天在泉分別主管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氣候變化,所以此處所謂“天地之氣”,廣義言之,即一年之中上半年和下半年氣候之間的關系。“盈虛”,即盛衰多少?!疤斓刂畾庥摵稳纭?,是問一年之中上半年和下半年氣候變化盛衰多少之間的關系。

          (4)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而常先也

          這是對前句“六位之氣盈虛何如”的回答?!疤鞖獠蛔恪保杆咎熘畾獠蛔??!暗貧怆S之”,指在泉之氣亦隨之不足?!暗貧獠蛔恪?,指在泉之氣不足?!疤鞖鈴闹敝杆咎熘畾庖鄰闹蛔?。質(zhì)言之,亦即上半年氣候不及時,下半年氣候也必然隨之不及而出現(xiàn)反常變化。例如上半年應溫不溫,應熱不熱,則下半年也必然是應涼不涼,應寒不寒。反之,下半年氣候不及時,上半年氣候也必然隨之不及而出現(xiàn)反常變化。例如下半年應涼不涼,應寒不寒,則上半年也必然是應溫不溫,應熱不熱。這種變化是氣候的反常變化,也是氣候變化的正常勝復現(xiàn)象。這也就是《氣交變大論》中所謂的:“木不及,春有鳴條律暢之化,則秋有霧露清涼之政。春有慘悽殘賊之勝,則夏有炎暑燔爍之變?!鸩患埃挠斜鞴怙@之化,則冬有嚴肅霜寒之政。夏有慘悽凝冽之勝,則不時有埃昏大雨之變土不及,四維有埃云潤澤之化,則春有鳴條鼓拆之政,四維發(fā)振拉飄騰之變,則秋有肅殺霖霪之復?!鸩患?,夏有光顯郁蒸之令,則冬有嚴凝整肅之應,夏有炎爍燔燎之變,則秋有冰雹霜雪之復?!患?,四維有濡潤埃云之化,則不時有和風生發(fā)之應,四維發(fā)?;梵E注之變,則不時有飄蕩振拉之復?!薄斑\居其中而常先也”。句中之“運”,指五運。質(zhì)言之,也是指自然界生長化收藏等物候現(xiàn)象?!爸小?,指天地之中?!跋取?,指首先反映出來。此句意即上述六氣之間的勝復變化,首先反映在五運的變化上,亦即反映在生物的生長化收藏等物侯現(xiàn)象上。因此我們在分析自然氣候變化時,必須首先重視五運的變化,特別要重視中運的變化的原因。這也就是前述分析“六位之氣盈虛”,必須重視“太少異也”,重視五音建運的補充說

          5)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

          “惡”,指厭惡或不欲。此處指不利于生物生長的氣候變化。“不勝”,此處指歲運不及之年?!皭核粍佟保饧床患爸陝t“己所不勝侮而乘之”,氣候變化上應溫不溫,應熱不熱,應涼不涼,應寒不寒,完全不利于生物的應時生長,這也就是前述的“少者暴而亡”。“歸”,指歸從。“同”,指運氣相同。例如客運初運是風,主氣初之氣也是風,即屬運氣相同?!昂汀?,指和平?!巴汀?,此處指歲運太過之年。意即歲運太過之年,如果其客運與主氣相同時,只要不是變化過于劇烈,也就不致于嚴重危害生物的正常生長。這也就是前述的“太者之至徐而?!薄!半S運”,即隨從中運的變化?!吧洳 ?,即產(chǎn)生不同的自然災害或疾病。全句意即六氣雖然各有其特有的時令及所屬時間,但由于中運每年不同,因此六氣主時也有盈虛多少,并不一定與時令完全相應。這就提示我們在分析六氣變化時,必須首先考慮當前的中運,要把運和氣結(jié)合起來分析研究。

          (6)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遷而上

          這是總結(jié)前述內(nèi)容?!吧蟿佟保杆咎熘畾馄珓?。“降于下”,即必然要影響在泉

          之氣?!跋聞佟保冈谌畾馄珓??!斑w而上”,即必然要影響司天之氣。這就是說全年的氣候變化是互相影響的。上半年氣候不正常,由于勝復原因,下半年也必然不正常。反之,下半年氣候不正常,由于勝復原因,上半年也必然不正常。意即全年氣候變化彼此密切相關。

          (7)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變易

          多少”,指六氣的盈虛多少?!安钇浞帧保概c應有氣候的差距?!拔⒄咝〔睿?/p>

          甚者大差”,指客運與主氣在屬性上差距不大的影響就小;反之,客運與主氣在屬性上差距甚大的影響就大?!拔灰住保戳鶜馑鶎俚奈恢猛耆c正常顛倒。“氣交易”,即司天在泉之氣在屬性上完全與正常顛倒。例如初之氣厥陰風木,應該是氣候轉(zhuǎn)溫,風氣偏勝,但實際上氣候寒涼,應溫不溫,雨雪紛飛,和終之氣所屬的時間一樣,這就叫“位易氣變易”。這樣的反常氣候變化,必然要影響生物的正常生長或發(fā)生災害。所以原文接著謂:“則大變生而病作矣?!?/p>

          (8)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其差可見

          “甚紀”,即變化比較大的年份?!拔⒓o”,即變化較小的年份。“差”,即差距或區(qū)別。全句意即變化較大的年份,其反常變化要達到五分,即有百分之五十的變化。變化較小的年份,也要達到三分,即百分之三十的變化。這就是說,變化較大的年份有五分屬于正常;變化較小的年份有七分屬于正常。只有到了這種程度才能看出它與正常年份之間的差距和區(qū)別。這就是原文所謂“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其差可見”?!吧跫o”,也就是前句所謂的“甚者大差”。“微紀”,也就是前句所謂的“微者小差”?!靶〔睢辈灰欢òl(fā)生災害或疾病,所以張隱庵注:“小差者,在天之紀,仍居七分,而分交于地,在地之紀,仍居七分,而三分交于天,此上下氣交,不為民病者也?!薄按蟛睢?,就一定出現(xiàn)災害或發(fā)生疾病,所以張隱庵注云;“大差者,在天之紀居五分,而五分直降于下,在地之紀居五分,而五分反遷于上,故曰,甚則位易,氣交易,則大變生而病作矣?!?/p>

          三、【述評】

          以上分別介紹了“六氣之用”、“六氣之位”、“六氣之盈虛”等有關內(nèi)容。在介

          紹六氣之用時,主要介紹了“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亦即特別強調(diào)了六氣之間的承制關系問題。在介紹“六氣之位”時,強調(diào)了“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亦即特別強調(diào)了六氣各有其所屬的時令與方位問題。在介紹“六氣之盈虛”時,強調(diào)了“太少異也”,亦即特別強調(diào)了中運、客運與主氣之間的關系問題及運在其中所起的決定作用

          強調(diào)了“多少而差其分”,亦即特別強調(diào)了氣候變化反常的程度大小與發(fā)生災害或疾病與否之間的關系問題。這些認識充分說明了運氣學說不但重視六氣本身的作用,也重視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不但重視六氣本身的特點和變化,也重視氣和運之間的密切關系,并且把運的變化,亦即自然界中生長化收藏等物候現(xiàn)象作為反映氣候變化的重要指標。

          這就是原文所謂的:“運居其中而常先?!辈坏匾暳鶜獾姆闯W兓?,也重視這種反常變化的程度大小及其與發(fā)病與否的關系。運氣學說中這種分析氣候變化的方法,是中醫(yī)學指導思想整體恒動觀在具體運用中的具體體現(xiàn),是古人在研究自然變化中的經(jīng)驗總結(jié)。


          第十三節(jié):疾病治療上應該注意的幾個原則性問題

          【原文】

          論言熱無犯熱,寒無犯寒(1),余欲不遠寒,不遠熱(2),奈何?

          歧伯曰:悉乎哉問也。發(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3)。

          帝曰:不發(fā)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

          歧伯曰:寒熱內(nèi)賊,其病益甚(4)。

          帝曰:愿聞無病者何如?

          歧伯曰;無者生之,有者甚之(5)。

          帝曰:生首何如?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6),寒至則堅否腹?jié)M,痛急下利之病生矣(7)。熱至鰣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mào郁注下,闞瘐腫脹,嘔,鼽衄qiú nǜ,頭痛,骨節(jié)變,肉痛,血溢,血泄,淋闋之病生矣(8)。

          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時必順之,犯者治以勝也(9)。

          黃帝問曰:婦人重身,毒之何如(0)?

          歧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1)

          帝曰:愿聞其故何謂也?

          歧但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12)。

          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

          歧伯曰: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13),然調(diào)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14)。

          帝曰:假者何如?

          歧伯日:有假其氣,則無禁也(5)。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16)。

          帝曰:至哉!至人之道,天地大化運行之節(jié),臨御之紀,陰陽之政,寒暑之令(17),非夫子敦能通之!請藏之靈蘭之室,署日《六元正紀》,非齋戒不敢示,慎傳也。

          【講解】

          (1)熱無犯熱,寒無犯寒

          “熱無犯熱”句中的前一個“熱”字,指氣候炎熱,后一個“熱”字,指溫熱藥物

          或具有溫熱作用的治療方法。此句直譯之,即氣候炎熱時不能再用熱藥或者具有溫熱作用的治療措施?!昂疅o犯寒”句中的前一個“寒”字,指氣候寒涼,后一個“寒”字,指寒涼藥物或具有寒涼作用的治療措施。此句直譯之,即氣候寒涼時不能再用涼藥或具了寒涼作用的治療措施。這也就是前文所謂的:“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

          (2)不遠寒,不遠熱

          “遠”,即疏遠,避開?!昂焙汀盁帷?,指寒涼藥和溫熱藥。“不運寒,不遠熱”,是承上句“熱無犯熱,寒無犯寒”而言。意即一般情況下是“熱無犯熱,寒無犯寒”,但是在有目的的需要使用寒涼藥和溫熱藥時,又不一定受這個規(guī)定的限制,即只要是有目的的來用藥的情況下,則氣候炎熱時也可以用溫熱藥,氣候寒涼時也可以用寒涼藥。這就是前文中所謂的“有假者反之”,也就是此處所謂的“不遠寒,不遠熱”

          (3)發(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

          “發(fā)”,指宣發(fā)?!氨怼?,指人體肌表?!盁帷?,指溫熱藥物?!鞍l(fā)表不遠熱”意即只要人體具有表寒癥,亦即人體肌表作用失職,應該出汗而不能出汗或汗出失常因而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痛等肌表功能障礙癥狀時,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解表藥物或具有解表作用的其它措施,例如溫復、熱飲等。具有解表作用的藥物或其它措施,一般來說都具有溫熱作用。既然表癥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用解表的方法,即使氣候炎熱時也不例外,所以原文謂“發(fā)表不遠熱”?!肮ァ?,指攻下。“里”,指人體內(nèi)部的臟腑?!昂敝负疀鏊幬铩!肮ダ锊贿h寒”,意即只要人體具備里實熱癥,亦即人體臟腑作用失職,應該通利而不通利而出現(xiàn)汗出、身熱、煩渴、便結(jié)、溲赤等臟腑作用失調(diào)癥狀時,任何時候都可以用清里攻下的寒涼藥物或其它措施例如冷敷、冷飲等。既然里實熱癥任何時候都可以用寒下法,即使是氣候寒涼時也不例外。所以原文謂:“攻里不遠寒。”由此可見,“熱無犯熱”,“寒無犯寒”,是指其常?!鞍l(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是指其變。

          總之,在治療疾病時,既要考慮到氣候特點與用藥的關系,又要考慮到疾病特點與用藥的關系,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充分體現(xiàn)了中醫(yī)學辨證論治的基本精神。王冰注此云:“汗泄,故用熱不遠熱,下利,故用寒不遠寒。皆以其不住于中也。如是則夏可用熱,冬可用寒?!睆埥橘e注此云:“中于表者多寒邪,故發(fā)表之治,不能遠熱,夏月亦然,郁于里者,多熱邪,故攻里之治,不能遠寒,冬月亦然?!本鶎俅肆x

          (4)寒熱內(nèi)賊,其病益甚

          此句是承前句而言。前句言“發(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此句言“不發(fā)不攻而犯寒熱”,則“寒熱內(nèi)賊,其病益甚”。全句意即如果不是在“發(fā)表”或“攻里”的適應證下一般仍然要注意到“熱無犯熱,寒無犯寒”的原則,不能借口“發(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而隨意違反?!百\”,此處指賊害或傷害?!昂疅醿?nèi)賊,其病益甚”,這就是說,如果隨意違反,則人體就要受到傷害,使原有的疾病加重。這也就是王冰注中所謂:“不發(fā)不泄而無畏忌是謂妄遠,法所禁也。”

          5)無者生之,有者甚之

          此句亦承上句而言。前句言“不發(fā)不攻而犯寒犯熱”,則“寒熱內(nèi)賊,其病益甚”,這是講有病誤用寒熱可以使“其病益甚”。本句則是講在無病的情況下,由于飲食失宜,犯熱犯寒,例如夏季進食具有溫熱作用的食物或藥物,冬季進食具有寒涼作用的食物或藥物等等,無病也會產(chǎn)生疾病。這就是“無者生之”。如果在原來有病的情況下,由于藥食失宜,犯熱犯寒,則原有的疾病就必然加重。這就是“有者甚之”。王冰注云:“無病者犯禁,猶能生病,況有病者而求輕減,不亦難乎?”即屬此義。

          (6)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

          這也是對前句的進一步解釋?!安贿h熱則熱至”,是說如果以熱犯熱,即氣候炎熱時用了具有溫熱作用的藥物或食物,則會出現(xiàn)熱病?!安贿h寒則寒至”,是說如果以寒犯寒,即氣候寒涼時用了具有寒涼作用的藥物或食物,則會出現(xiàn)寒病。

          (7)寒至,則堅否腹?jié)M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寒至”,指發(fā)生寒病。“堅否”,指腹部出現(xiàn)腫塊?!案?jié)M”,指腹部脹滿。“痛急”,指腹部抽痛?!跋吕?,指腹瀉。全句意即以寒犯寒時就會在臨床上發(fā)生上述疾病。這也就是說上述疾病在定性上多屬于寒。

          8)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mào郁注下,晌痙腫脹,嘔,鼽衄qiú nǜ,頭痛,骨節(jié)變,肉痛,血溢血泄,淋悶之病生矣。

          “熱至”,指發(fā)生熱病?!吧頍帷?,指發(fā)熱不惡寒?!巴孪禄魜y”,指上吐下瀉。注下”,指水瀉?!肮枪?jié)變”,指關節(jié)紅腫變形?!傲堋?,指小便疼痛淋濟、尿急、尿頻、尿痛、尿熱或小便不通。全句意即以熱犯熱時就會在臨床上發(fā)生上述疾病。這也就是說上述疾病在定性上多屬于熱。

          (9)時必順之,犯者治以勝

          “時”指時令?!绊槨保概c之相順應。

          “時必順之”,意即在藥食上必須注意到要與四時季節(jié)氣候相順應,質(zhì)言之,也就是前述之“熱無犯熱,寒無犯寒”。“犯”,即侵犯,此處指不當?shù)闹委?,亦即以熱犯熱,以寒犯寒?!皠佟保淳哂邢鄬χ萍s作用的藥物或食物。“犯者治以勝”,即誤用溫熱藥,則以寒涼藥以治之;誤用寒涼藥,以溫熱藥以治之。王冰注:“春宜涼,夏宜寒,秋宜溫,冬宜熱,此時之宜,不可不順,然犯熱治以寒,犯寒治以熱,犯春宜用涼,犯秋宜用溫,是以勝也,犯熱治以咸寒,犯寒治以甘熱,犯涼治以苦溫,犯溫治以辛涼,亦勝之道也?!?/p>

          (10)婦人重身,毒之何如

          “重身”,即懷孕。張介賓注:“重身,孕婦也?!薄岸尽保淳ハ滤幬?。張介賓注;“毒之,渭峻利藥也。”此句是問在婦人妊娠期間,是否可以使用峻利攻下藥物?

          (11)有故無殞

          “故”,指病因或用藥根據(jù)?!皻尅?yn音允),有墜落或損傷之義。“有故無殞”,是回答上句提問,意即只要孕婦具有峻利攻下藥物的適應證,就可以使用峻利攻下藥物。這樣不但不會對孕婦或胎兒產(chǎn)生傷害,反而可以使妊娠正常進行。因為在有攻下適應證的情況下,如果不使用峻利攻下的藥物,則邪氣內(nèi)盛,必然會影響孕婦和胎兒,甚至會使孕婦和胎兒不救。反之,如果適當使用峻利攻下之劑,則邪去正復,反而有利于孕婦健康和孕兒發(fā)育。王冰注:“故,謂有大堅癥瘕,痛甚不堪,則治以破積愈癔之藥,是謂不救,必乃盡死,救之蓋存其大也,雖服毒不死也,上無殞,言母必全,亦無殞,言子亦不死矣。”張介賓注:“有是故而用是藥,所謂有病則病受之,故孕婦可以無殞,而胎氣亦無殞也。”均屬此義。

          (12)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

          “大積大聚”,指人體中固定不移或游走不定的腫物或積留物。

          例如人體在病因作用下所出現(xiàn)的血積、食積、蟲積、水積、糞積等等,其嚴重者均可以稱之為“大積大聚”。“犯”,指峻利攻下之劑?!八テ浯蟀搿?,指消去積留物的大部分?!斑^”,指過度攻逐。全句意即人體在病因作用下產(chǎn)生的積留物,一般說來是可以用峻利攻逐藥物來消除之,但是要注意適可而止,在積聚物消除大半之后,就要停止使用峻利攻逐藥物。如果繼續(xù)攻下或攻下過度,反而會使人體受到損害,甚至造成死亡。為什么對積聚只能“衰其大半”?竊以為,這與攻逐劑過用必傷正有關,提示我們在用藥攻邪時,必須密切注意維護人體正氣?!肮バ啊钡哪康氖菫榱藦驼?。如果過用攻下,邪去正亦隨之而亡,那就違背了治療目的?!段宄U笳摗分^:“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逼淞x與此同。

          (13)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關于木、火、土、金、水的郁發(fā)問題,前文中已作過比較詳細的講解,這里是講五郁的治療原則問題“木郁”,指木郁于里。從自然氣候變化來說,春應溫而反涼,春應生而不生,叫木郁。從人體來講,肝的疏泄失職,氣血運行不暢,郁結(jié)不通,也叫木郁?!斑_”,即通達條暢。“木郁達之”,意即人體在病因作用下肝的疏泄失職,氣血運行不暢,郁結(jié)小通時。在治療上則應采取增強肝的疏泄職能,使氣血得以恢復通暢的治療方法。張介賓注:“達,暢達也,凡木郁之病,風之屬也,其藏應肝膽,其經(jīng)在脅肋,其主在筋爪,其傷在脾胃,在血分,然木喜條暢,故在表者當疏其經(jīng),在里者當疏其藏,但使氣得通行,皆謂之達?!奔磳俅肆x。需要指出的是,關于“達”字,王冰認為是指吐法。其注云:“達,謂吐之,令其條達也。”張介賓不同意這種解釋,謂:“但使氣得通行皆謂之達,諸家以吐為達者,又安足以盡之?!惫P者認同張注?!盎鹩簟保椿鹩粲诶?。從自然氣候變化來講,夏應熱而反寒,夏應長而不長叫火

          郁。從人體來講,寒束于表,熱郁于里,表寒里熱,也叫火郁?!鞍l(fā)”,王冰注:“發(fā)謂汗之,令其疏散也?!睆埥橘e注:“發(fā),發(fā)越也,凡火郁之病,為陽為熱之屬也,其藏應心主,小腸,三焦,其主在脈絡,其傷在陰分,凡火所居,其有結(jié)聚斂伏者,不宜蔽遏,故當因其勢而解之,散之,升之,揚之,如開其窗,如揭其被,皆謂之發(fā),非獨止于汗也” ?!盎鹩舭l(fā)之”,意即人體在病因作用下,熱郁于里時,在治療上則應采取發(fā)散的方法,主要是發(fā)汗的方法?!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分兴^“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亦屬此義。

          “土郁”,即土氣被郁。從自然氣候變化來講,長夏應濕而不濕,長夏應化而不化叫土郁。從人體來講,熱結(jié)于里,胃家邪實,或脾為濕困壅滯不通,也叫土郁?!皧Z”,王冰注:“奪,謂下之,令無擁礙也?!睆埥橘e注:“奪,直取之也,凡土郁之病,濕滯之屬也,其藏應脾胃,其主在肌肉四肢,其傷在胸腹,土畏壅滯,凡滯在上者奪其上:。吐之可也。滯在中者,奪其中,伐之可也。滯在下者,奪其下,瀉之可也。凡此皆謂之奪、非獨止于下也?!薄巴鳞▕Z之”,意即人體在病因作用下,出現(xiàn)運化失職而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里實證時,在治療上則應采取吐法或下法以奪其邪?!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分^“其高者,因而越之”,“中滿者,瀉之于內(nèi)”亦屬此義。

          “金郁”,即金氣被郁。從自然氣候變化來講,秋應燥而反濕,秋應涼而反熱,秋應收而不收,叫金郁。從人體來講,肺氣失宣,治節(jié)不行,氣滯內(nèi)停,浮腫尿少,也叫金郁?!靶埂?,王冰注:“泄,謂滲泄之,解表利小便也?!睆埥橘e注:“泄,疏利也,凡金郁之病,為斂為閉,為燥為塞之屬也。其藏應肺與大腸,其主在皮毛聲息,其傷在左分,故或解其表,或破其氣,或通其便,凡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皆可謂之泄也?!薄敖鹩粜怪?,意即人體在病因作用下出現(xiàn)肺氣失宣或肺失肅降而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氣滯水停,浮腫尿少等癥時,在治療上則應采取發(fā)汗、利小便的方法?!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摗分^“其在皮者,汗而發(fā)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亦屬此義。

          “水郁”,即水氣被郁。從自然氣候變化來說,冬應寒而不寒,冬應藏而不藏,叫水郁。從人體來講,腎藏失職,水氣上逆,也叫水郁?!罢邸?,王冰注:“折謂抑之,制其沖逆也。”張介賓注:“折,調(diào)制也,凡水郁之病,為寒為水之屬也。水之本在腎,水之標在肺,其傷在陽分,其反克在脾胃,水性善流,宜防泛溢.凡折之之法,如養(yǎng)氣可以化水,治在肺也,實土可以利水,治在脾也,壯火可以勝水,治在命門也,自強可以帥水,治在腎也,分利可以泄水,洽在膀胱也,凡此皆謂之折,豈獨抑之而已哉?!薄盃栍粽壑?,意即人體在病因作用下而出現(xiàn)腎藏失職,水飲潴留,橫溢上逆時,在治療上則應根據(jù)水病病機采取或養(yǎng)氣,或?qū)嵧?,或壯火,或補腎,或泄水的治療方法,以使水的運行恢復正常,如此則水郁自解,沖逆自消。

          (14)然調(diào)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

          “然調(diào)其氣”,是指以上五郁之治,其中心是調(diào)氣即在治療上以通為主?!斑^者折之”,“過”,王冰注:“過,太過也?!睆埥橘e注:“此承上文而言郁之甚者,其邪聚氣實則為太過之病。”這就是說凡屬郁癥均屬太過之癥。“折之”,指汗吐下利等逐邪之法,意即郁癥既屬太過之癥,因此在治療上也就自然可以用汗吐下利等以通為主的治療方法?!拔贰?,指針對性的治療方法,“郁癥”既萬太過,屬于實癥,實者泄之,因此瀉為實之所畏,所以原文謂:“以其畏也,所謂瀉之?!币陨蠋拙涫菍ξ逵粼谥畏ㄉ系目偨Y(jié),即對五郁之治,原則上以通為主,因為五郁基本上屬于太過之癥,根據(jù)實者瀉之的治療原則,所以“過者折之”。正是根據(jù)這一原則,在臨床治療上采取“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治療法則,亦即對于郁癥基本上采取以汗、吐、下、利、疏為主的治療方法,這也就是原文所謂“瀉之”的治療方法。

          (15)假者何如?有假其氣,則無禁也。

          此句是承前句“熱無犯熱,寒無犯寒”而言。“假”,此處有二義:其-,指氣候非真熱、真寒,即按季節(jié)來說是應熱或應寒,但由于客氣不同,有時出現(xiàn)氣候反常,實際上應熱不熱,應寒不寒,所以謂“假”。其二,是指假借,即假借藥食的寒熱溫涼屬性來作治療。本句是從另一方面提出問題加以討論,意即在一般情況下“熱無犯熱,寒無犯寒”,但如果在氣候反常的情況下或者是在有目的地來使用藥食的寒熱溫涼時,則屬例外。王冰注:“正氣不足,臨氣勝之,假寒熱溫涼以資四正之氣,則可以熱犯熱,以寒犯寒,以溫犯溫,以涼犯涼也。”

          (16)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述氣”,指四時正常氣候變化?!爸鳉獠蛔恪?,指四時氣候失常,春季應溫不溫,夏季應熱不熱,長夏應濕不濕,秋季應涼不涼,冬季應寒不寒?!翱蜌狻?,此指四時的反常的氣候變化。本句意即四時氣候之所以不與季節(jié)相應,那是因為客氣偏勝的原因。這是對前句“假者何如?有假其氣,則無禁也”的進一步解釋。

          (17)圣人之道,天地大化,運行之節(jié),臨御之紀,陰陽之政,寒暑之令

          “圣人之道”,指以上所述是有學問的人所總結(jié)出來的自然氣候物候變化規(guī)律。

          “天地大化”,指自然界大的變化?!斑\行之節(jié)”,指自然氣候運動變化的次序?!芭R御之紀”,指各個年份的具體變化情況?!瓣庩栔?,指各個年份中的寒熱盛衰?!昂钪睢保父鱾€年份中各個季節(jié)的不同氣候特點。這是對本篇所述有關內(nèi)容的提要和總結(jié),所以張介賓注此云:“此總結(jié)六元正紀,以示珍重也?!?/p>

          【述評】

          本節(jié)主要論述了在疾病治療上應該注意的幾個原則性問題。其一,在藥食方面,一般情況下必須注意“熱無犯熱,寒無犯寒”,但是在特殊情況下有目的的使用則可例外;其二,對于積聚一類疾病,一般情況下均可以使用攻下通利之劑,即使是孕婦在妊娠期中也不例外,即所謂“有故無殞,亦無殞也”,但是必須注意“衰其大半”,不能過,其三,各種郁癥,一般均屬于實證,因而在治療原則上都可以用宣通瀉下的方法,即原文所述“調(diào)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以上這些治療原則,都是古人治療經(jīng)驗的總結(jié),至今仍有效地指導著中醫(yī)臨床,應該加以重視。


          【本篇總結(jié)】

          (1)本篇指出了自然界氣候變化有其固有的運行規(guī)律,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些變化規(guī)律,就能適應它,控制它。這就是原文所謂:“通天之紀,從地之理,和其運,調(diào)其化,使上下合德,無相奪倫,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運宣行,勿乖其政?!倍m應它,控制它的手段,就是運用飲食藥物的特殊作用以增強人體的正氣及驅(qū)除人體在氣候變化中所遭受的邪氣,從而保證健康。這就是原文所謂的“調(diào)之正味從逆”。

          (2)本篇指出了分析自然氣候、物候變化及其與人體疾病關系的具體方法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工具,運用干支,對各個年度的氣候、物候變化和疾病表現(xiàn)加以歸類并進行分析,以總結(jié)其固有規(guī)律。這就是原文所謂:“推而次之,從其類序,分其部主,別其宗司,昭其氣數(shù),明其正化?!薄跋攘⑵淠?,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shù),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氣可調(diào),陰陽卷舒,近而無惑,數(shù)之可數(shù)?!?/p>

          (3)本篇以三陰三陽司天為綱,以運、化、病、變?yōu)槟浚瑢鬃右恢芰曛懈鱾€年份的氣候、物候變化及疾病特點、治療原則進行了歸類和總結(jié)。同時按干支結(jié)合順序,對六十年運氣變化的常數(shù)以及各個年份藥食之所宜進行了系統(tǒng)的論述。以上是本篇的主要內(nèi)容。

          (4)本篇論述了五郁五發(fā)的氣候、物候變化及其與人體發(fā)病的關系。同時也指出了人體五郁的治療原則,這就是原文所謂:“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5)本篇論述了六氣六步主時中,各個時令的正常和異常變化。以“時化之常”“司化之?!?、“氣化之?!?、“德化之?!薄ⅰ安颊!薄ⅰ皻庾冎!薄ⅰ傲钚兄!?、“病之常”等八個方面,分別對一年中六氣六步主時氣候、物候、疾病的常和變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的歸類,最后總結(jié)出“風勝則動,熱勝則腫,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附腫,隨氣所在以言其變”的臨床辨證規(guī)律

          (6)本篇指出了在疾病治疔中的兒個原則性問題。其一,藥食要與季節(jié)氣候相應,這就是原文所謂“熱無犯熱,寒無犯寒”,“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寒遠寒”。但是同時又指出,必須注意到季節(jié)氣候的實際變化情況,不能機械對待,嫻果季節(jié)實際氣候與應有氣候變化不相應或有目的地使用藥食,則屬例外。這也就是原文所謂“有假則反”,“有假其氣,則無禁也”。其二,要注意到預防為主,先期治療。這就是原文所謂“安其運氣,無使受邪,抑其郁氣,資其化源”。其三,在平時要注意飲食的選擇以增強人體正氣,這就是原文所謂“食歲谷以全真氣,食間谷以辟虛邪”。其四,在治療時,攻邪要適可而止,防止過用傷正,這就是原文所謂“大積大聚,其可犯也,哀其大半,過者死”。

          (附乙丑年之五運六氣)



          乙丑年運氣(五運六氣)

          乙丑 歲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中見少商金運。歲金不及。氣化運行後夭。上見太陰。左間少陽。右間少陰。故地氣上騰。陰專其政。而其政肅。下見太陽。左間厥陰。右間陽明。故天氣下降。陽氣退辟。而其令寂。大風時起。原野昏霧。白埃四起。云奔南極。寒雨數(shù)至。寒濕合德。黃黑埃昏。流行氣交。上應鎮(zhèn)星、辰星。其谷黅玄。間谷命太角之谷。物成於差夏。有余宜高。不及宜下。有余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氣之化也。民氣亦從之。故陰凝於上。寒積於—下。寒水勝火。則有冰雹。陽光不治。殺氣乃行。民病寒濕。腹?jié)M身[月真]憤。附腫痞逆。寒厥拘急。

          乙丑 歲土為天氣。水為地氣。土能勝水。天氣盈。地氣虛。然中見金運。天氣生運。運生地氣。三氣相得而行順化。邪氣亦微。司天之氣為有余。天氣之盈。當取化源之實者。平土氣也。歲宜食黅玄之谷。以全其真。食間氣之谷。以保其精。以苦熱治其上。以甘熱治其下。以酸和調(diào)其中。所以燥之溫之。甚則發(fā)之泄之。不發(fā)不泄。則濕氣外盈。肉潰皮坼。而水血交流。必贊其陽火。令御甚寒。少商之運。與寒化同。宜以熱化。此藥食宜也。然太陰司天之氣。本標既同。其化從本。其氣常主。

          乙丑 歲半之前。當其時雨以時至者。天政之和而為雨化。若濕淫所勝。即沉陰且布。雨變枯槁。民病胕腫。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不得。腰脊頭項痛。時眩。大便難。陰氣不用。饑不欲食。咳唾則有血。心如懸。病本於腎。診其足太溪脈絕者死不治。其法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乙丑歲半之後。地氣太陽主之。其化從本從標。當是之時。寒溫適中者。本標之化皆應也。若寒淫於內(nèi)。則凝肅慘栗。民病少腹控辠。引腰脊上沖心痛。血見。嗌痛。頷腫。其法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乙丑歲金運不及。是謂從革之紀。其運涼熱寒。夏有光顯郁蒸之令。則冬有嚴凝整肅之應。若夏有炎爍燔燎之變。則秋有冰雹霜雪之復。火氣勝。則炎火乃行。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氣乃後。寒氣復則寒雨暴至。民病陰厥。且格陽反上行頭。腦戶痛延及腦頂。發(fā)熱。口瘡。甚則心痛。

          乙丑歲初之氣。始於甲子年大寒日巳初。終於乙丑 年春分日卯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太角木。客氣厥陰木。中見金運。風清同化。上奉太陰而行春令。時令至此。地氣遷。寒乃去。春氣至。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濕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jié)不利。身重筋痿。宜治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食黅谷以全真氣。食稻以保其精。雖有風化莫能為邪。

          乙丑歲二之氣。自春分日卯正。至小滿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氣少陰火。中見金運。歲金不及。與少徵同。又過火當其位。君火之氣。務以德化。故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癘大行。遠近成若。濕蒸相搏。雨乃時降。法當治少陰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酸收之。食黅谷以全其氣。食豆以保其精。雖有火化莫能為邪。

          乙丑歲三之氣。自小滿日寅初。至大暑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蜌馓幧稀V幸娊疬\。天政布。雨乃時降。寒乃隨之。有感於濕。則民病身重胕腫。胸腹?jié)M。宜治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食黅谷以全真氣。食麻以保其精。雖有濕邪莫能為害。

          乙丑歲四之氣。自大暑日子正。至秋分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宮土??蜌馍訇柣?。中見金運。地氣始騰。天氣否隔。寒風曉暮。蒸氣相搏。草木凝煙。濕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合。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jié)M熱臚脹。甚則胕腫。宜治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耎之。食玄谷以全其真。食豆以補其精。雖有火邪莫能為害。

          乙丑歲五之氣。自秋分日亥初。至小雪日酉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商金??蜌怅柮鹘?。中見金運。金居金位。與歲運同。歲之司氣也。是為素化。金氣至此。秋氣治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寒氣及體。民病皮腠。君子所居宜以周密。其法宜治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食玄谷以全其真。食黍以保其精。雖有司氣之涼。莫能為邪。是氣也。藥食無犯司氣之涼。

          乙丑 歲終之氣。自小雪日酉正至大寒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羽水。客氣太陽水。中見金運。水居水位。與金相得。以行順化。冬令乃正。故寒大舉。濕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民感於寒。則病關節(jié)禁固。腰脽痛。寒濕持於氣交而為疾病。其法宜治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食玄谷以全其真。食稷以保其精。雖有寒化莫能為邪。是歲氣之勝復各候其至。若太陰氣勝厥陰必復之。太陽氣勝。太陰必復之。其勝常在歲半之前。其復常在歲半之後。有勝則復。無勝則否。

          古人以五音建運,即以宮、商、角、徽、羽五音代表五運。其中以宮音代表土運,以商音代表金運,以角音代表木運,以徵音代表火運,以羽音代表水運。并以“太”代表太過,以“少”代表不及,認為太和少都是交替相隨。

          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氣運情況;

          在泉象征在下,主下半年的氣運情況。

          如子午年是少陰君火司天,則陽明燥金在泉;卯酉年為陽明燥金司天,則少陰君火在泉。司天與在泉,可推算一年中歲氣的大體情況,及由于氣運影響與發(fā)生疾病的關系。

          《素問·至真要大論》:"厥陰司天為風化,在泉為酸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方藥中《六元正紀大論》講解31
          黃帝內(nèi)經(jīng)五運六氣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論》6
          方藥中《五常政大論》講解6
          五運六氣六元正記大論乙丑乙未
          【內(nèi)經(jīng)與運氣推算】25講:卯酉之紀運氣詳解
          五運六氣與疾病治療小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