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膽濕熱證:皮膚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伴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滑數。治宜清利濕熱,解毒止痛。藥方: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梔子,黃芩,連翹,澤瀉,元胡,生甘草,車前子各10克,加減運用,發(fā)于頭面者可加菊花10克;發(fā)于胸部可加瓜蔞20克;發(fā)于上肢者可加片姜黃6克,發(fā)于腹部者可加陳皮,厚樸各10克;發(fā)于下腹者可加川楝子10克;發(fā)于下肢者可加牛膝10克;水泡呈血性者可加丹皮,白茅根各15克;繼發(fā)感染者可加金銀花10克,蒲公英15克;大便秘結者可加川大黃3克;年老體虛者可加黃芪15克。
2、脾濕內蘊證:皮損顏色較淡,皰壁松弛,疼痛略輕,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飲,不思飲食,食后腹脹,大便時溏,女性患者常見白帶多;舌淡體胖,苔白或白膩,舌淡體胖,苔白或白膩。治宜健脾利濕,致于解毒。藥方:除濕胃苓湯加減:蒼術,厚樸,陳皮,元胡,澤瀉,生甘草,車前子(布包)各10克,茯苓,板藍根各15克;加減運用:皮損繼發(fā)感染者可加蒲公英15克,連翹10克。
3.氣滯血淤證: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質暗,苔白,脈弦細;舌質暗,苔白,脈弦細。治宜活血化淤,通絡止痛。藥方:活血散淤青湯加減:藥方:紅花,桃仁,元胡,木香,陳皮,川楝子,全絲瓜各10克,雞血藤,鬼箭羽,忍冬藤各15克。
4、歸龍膠
【組成】龍膽草50克,板藍根50克,當歸100克,元胡50克。
【制法】膠囊,上藥共研細末,和勻,裝入膠囊,每個膠囊含生藥0.5克。分裝備用?!居梅ā靠诜?每次服2~6粒,每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兒童及病情輕者,酌情減量。
【功能】清熱利濕、活血解毒【主治】帶狀皰疹。
5、大青葉膏
【組成】大青葉120克,黃芩120克,金銀花150克,板藍根150克,龍膽草120克,黨參60克,紫草60克,延胡索60克,防己60克,白術60克,甘草60克,白鮮皮90克,白芷90克,蜈蚣15克。
【制法】膏滋。上藥加水取煮3次,濾汁去渣,合并濾液,加熱濃縮為清膏,再加冰糖300克收膏即成。貯瓶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克,每日服2次,白開水調服,
【功能】清熱解毒、健脾利強、祛風通絡、涼血止痛。
【主治】帶狀皰疹。
【附記】引自《臨床經驗集》。程爵棠師傳秘方,多年應用,效果甚佳。一般連服1~2料即可治愈。
6、透邪解毒丸
【組成】生黃芪15克,野菊花15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紫花地丁15克,板藍根15克,蒲公英15克,白芷10克,紫草10克,蟬衣9克,白僵蠶9克,生甘草6克。
【制法】水丸。上藥共研細末,和勻,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曬干,貯瓻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或每日1劑,水煎服。
【功能】清熱解毒、疏風透邪?!局髦巍繋畎捳?初期)。
【附記】引自《名醫(yī)治驗良方).游來方。屢用效佳。
7、連芩丸
【組成】黃芩10克,連翹20克,僵蠶20克,板藍根25克,元胡25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薄荷15克,陳皮15克,甘草15克。
【制法】水丸。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勻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曬干,貯瓶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蛎咳?劑。水煎服。
【功能】清熱解毒、行氣止痛。【主治】帶狀皰疹。
【附記】引自《程氏醫(yī)學筆記》。屢用效佳
功效:激發(fā)經氣,活血止痛;
方法:常規(guī)皮膚消毒后用一次性梅花針在疼痛處叩刺,以皮膚微滲血為度;
療程:1 次/d,7~10 次為 1 個療程
2、火針療法
功效:“引火助陽”,激發(fā)經氣,調節(jié)臟腑,疏通經絡,活血止痛;
療程:1 次/周,10 次為 1 個療程。
3、艾灸療法
功效:局部刺激,調整經絡、臟腑、氣血;
方法:將艾條點燃后對準疼痛處,艾條與病灶之間保持一定距離。溫度以患者能忍耐為宜,灸1次/天,10次為1個療程。
【組成】生大黃2份,黃柏2份,五倍子1份,芒硝1份。
【制法】藥膏。上藥先研極細末,過120目篩,和勻,加凡士林配成30%的軟膏,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常規(guī)消毒皮損部位,按皮損面積大小,將藥膏平攤于紗布或麻紙上約0.2厘米厚,貼敷患處,用膠布或繃帶固定。隔日換藥1次。
【功能】瀉火解毒、清熱利濕?!局髦巍繋畎捳?。
6、青黃膏
【組成】川黃連60克,青堿60克,冰片60克,朱砂15克,香油150毫升。
【制法】藥膏。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勻,入香油調勻成糊狀,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用時先以消毒棉簽,施雙氧水反復擦洗帶狀皰疹區(qū)的皮膚,并將水皰挑破,使皰液流盡,再用消毒棉簽蘸藥膏均勻地涂于患部,每日涂3~4次?!竟δ堋壳鍩峤舛?、燥濕止癢。【主治】帶狀皰疹。
【附記】引自《程氏醫(yī)學筆記》。多年應用,療效滿意。一般用藥2~4天,即愈。
7、蛤石散
【組成】煅石膏70克,蛤粉40克,川黃連30克,紅升丹25克,冰片60克,青黛50克?!局品ā可?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勻,貯瓶備用,勿令泄氣,
【用法】外用。用時應根據皮損面積大小,常規(guī)消毒后,再取藥粉適量,以香油調和成糊狀,涂敷患處,外用滅菌紗布敷料覆蓋,膠布固定。隔日換藥1次。
【動能】清熱解毒、斂瘡生肌。【主治】帶狀皰疹。
8、黃冰膏
【組成】大黃30克,冰片5克,蜈蚣5條(瓦上焙干)。
【制法】藥膏。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勻,以香油適量調和成軟膏狀。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用時每取藥膏適量,涂擦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
【功能】清火、涼血、解毒?!局髦巍繋畎捳?。
【附記】引自程爵棠《單方驗方治百病》。屢用效佳。據臨床觀察,輕者3天愈,重者5~6天可愈。
【組成】雄黃、明礬各等分。【制法】散劑。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勻,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用時每取藥粉適量,以冷開水調勻,用毛筆蘸涂患處??闪⒓粗雇础兹諆瓤芍斡?。
【功能】清熱解毒、收濕止癢?!局髦巍繋畎捳?。
10、青黛散(一)
【組成】青黛30克,冰片0.3克。
【制法】散劑。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勻,貯瓶備用,勿令泄氣。
【用法】外用。用時取此散適量,用牛膽汁(或豬、羊膽汁亦可)調成稀糊狀,涂敷患處,日涂3~4次。
【功能】清熱解毒?!局髦巍垦鄄€帶狀皰疹。
【附記】引自曹建輝《眼科外用中藥與臨床》屢用效佳。
11、膏敷膏
【組成】大黃250克,姜黃250克,黃柏250克,白芷250克,赤芍藥250克,天花粉500克,青黛75克,生甘草150克。
【制法】散劑,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勻,用蜜水或飴糖調成糊狀,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用時取藥膏適量,勻攤于棉紙上,貼敷患處,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瘡癤、癰疸及帶狀皰疹。
12、青黛散(二)
【組成】青黛60克,黃柏60克,煅飛石膏100克,飛滑石100克。
【制法】散劑。上藥共研細末,和勻,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用時取藥散適量,用麻油(或醋或絲瓜葉搗汁)調和成糊狀,涂散患處。
【功能】清熱解毒、燥濕斂瘡?!局髦巍扛鞣N膿皰疹,帶狀皰疹。
【附記】引自《名醫(yī)治驗良方》,南京中醫(yī)學院方。屢用效佳。
13、青黛散(三)
【組成】青黛60克,石膏120克,滑石120克,黃柏60克。
【制法】散劑。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勻,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搽于患處?!竟δ堋渴諠裰拱W、清熱解毒。
【主治】皮膚病紅腫癢病出水者。
14、蚯蚓膏
【組成】活蚯蚓50條,白糖100克。
【制法】藥膏。取活蚯蚓放入涼水中,使腹內泥土除凈,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加入白糖,拌勻,使成糊狀,收貯備用。
【用法】外用。每用少許,涂擦患處,日涂3次。
【功能】清熱解毒?!局髦巍繋畎捳?。
【附記】引自青春林《中藥制劑匯編》。屢用效佳。
15、仙馬青礬膏
【組成】仙人掌(去刺)30克,馬齒莧30克,大青葉30克,明礬15克,冰片5克。若出現紅斑或血點、血皰者,加紫草30克。
【制法】藥膏。上藥共研細末,和勻,用陳醋適量調和成稀糊狀,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用時每取藥膏30克,其中一半外敷于雙手心勞宮穴,包扎固定,每日換藥1次,另一半外涂于皮損處,日涂2~3次。5日為1個療程。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帶狀皰疹。
【附記】引自程爵棠《手部療法治百病》。筆者經驗方。多年應用,效果甚佳。
【組成】雄黃15克,青黛15克,明礬9克,蜈蚣5條(瓦焙干),冰片3克。
【制法】藥膏。上藥共研細末,和勻,以香油調和成稠糊狀,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用時每取藥膏30克,分作3份,2份貼數于雙足心涌泉穴上,上蓋敷料,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10次為1療程。取另一份,涂擦患處,日涂敷次。
【功能】清熱解毒、收濕止痛?!局髦巍繋畎捳睢?/span>
【附記】引自程爵棠《足底療法治百病》,筆者祖?zhèn)髅胤?臨床驗證效佳。
17、雄青散
【組成】飛雄黃30克,青黛10克,冰片30克,兒茶10克,朱砂10克,蜈蚣4條。
【制法】散劑。上藥共研(或分別)極細末,過100目篩,和勻,貯瓶備用,勿令泄氣。
【用法】外用。用時先用3%雙氧水反復擦洗患處,再取本散適量,用麻油調勻成稀糊狀,涂擦患部(皮損區(qū)),日涂3次。
【功能】消炎解毒、祛風止癢。【主治】帶狀皰疹。
【附記】引自程爵棠《百病中醫(yī)熏洗熨擦療法》。筆者師傳秘方。屢用極效。一般用藥3~5日即獲痊愈。用本方治愈甚多療效滿意。又用冰片60克,朱砂.60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勻成糊狀,外涂擦患處,每日涂擦3次;或用雄黃1克,兒茶1克,白礬1克,冰片0.5克。共研細末,用雪花膏5克調和成軟膏狀,涂擦患處,日涂2~3次。一般連用3~4日多可治愈?;蛴蒙簏S 30克,冰片5克,蜈蚣5條。共研細末。用香油調勻涂擦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多3~6日可治愈。以上各方,用之臨床,療效均佳。
18、三藤口服液
【組成】紅藤28克,忍冬藤30克,紫花地丁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絡石藤15克,生地黃15克,虎杖20克,連翹20克,丹皮10克,貫眾10克。
【制法】濃縮液。上藥加水煎煮3次,濾汁去渣,合并濾液,加熱濃縮成口服液。每毫升內含生藥2克。貯瓶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5日為1療程。
【功能】涼血瀉火、解毒通絡?!局髦巍繋畎捳睢?/span>
【加減】發(fā)熱者,加知母10克,地骨皮30克;濕熱甚者,加青蒿20克,黃芩10克;發(fā)于上部者,加牛蒡子10克,野菊花20克;發(fā)于腰肋部及胸肋部者,加郁金15克,綠萼梅9克;發(fā)于下部者,加川牛膝15克,車前子(包)30克;疼痛甚者,加用消炎止痛酊(干里光30克,白芷30克,薄荷15克,冰片5克,注入75%酒精500毫升,浸半日后即可外擦皮損區(qū)).
【附記】引自《名醫(yī)治驗良方》。朱波剛方。治療50例,全部治愈。治愈后極少有遺留神經痛者。
19、黃花解毒膏
【組成】黃連30克,七葉一枝花50克,雄黃60克,琥珀90克,明礬90克,蜈蚣20克。
【制法】藥膏。先將蜈蚣放焙箱內烤黃,然后取出與上藥共研細末,過100目篩,混勻,用麻油調勻成糊狀,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用時將藥膏勻涂在紗布上,敷貼患處。每日換藥1次,6日為1療程。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局髦巍繋畎捳?。
【附記】引自程爵棠《穴位貼敷治百病》。屢用效佳。
20、三黃二香散
【組成】生大黃30克,黃柏30克,黃連30克,制乳香15克,制沒藥15克。
【制法】散劑。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勻,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用時取此散適量,加細茶葉泡濃汁適量調和成糊狀,涂敷患處,干則易之。
【功能】清熱瀉火、消腫生肌、活血止痛?!局髦巍繋畎捳?黃水瘡。
21、二合一藥膏
【組成】紫金錠片(中成藥)、季德勝蛇藥片(中成藥)、板藍根注射液、白醋(或黑醋)。
【制法】藥膏。病灶范圍在3平方厘米者,用紫金錠片、季德勝蛇藥片各1片,研極細末,加板藍根注射液4毫升,白醋10毫升,冷開水適量,調和成糊狀,備用。
【用法】外用。用消毒棉簽酶藥膏涂擦患處,每日涂4~5次。病灶范圍大者,按比例加量。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帶狀皰疹。
【附記】引自《程氏醫(yī)學筆記》。屢用效佳。一般用藥2小時內止痛,4天內痊愈,驗之臨床,療效確切。
22、雄龍膏
【組成】明雄黃4.5克,生龍骨4.5克,炙蜈蚣1條。
【制法】藥膏。上藥共研細末,和勻,用香油適量拌勻成糊狀,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涂搽患處,日涂2次?!竟δ堋拷舛尽刊?、止痛。
【主治】帶狀皰疹(纏腰火丹)。
【附記】引自《程氏醫(yī)學筆記》。白廉清得一游方和尚秘方。屢用效佳。一般用藥四日可愈。抹藥后稍覺瘙癢,余無不適。
23、黛葛散
【組成】青黛30克,葛根粉30克,冰片30克。
【制法】散劑。上藥共研細末,和勻,貯瓶備用,勿令泄氣。
【用法】外用。用時取藥粉適量,以雞蛋清調和成糊狀,涂搽患處,日涂3次。
【功能】解毒、祛風、止癢?!局髦巍繋畎捳睢?/span>
【附記】引自《外治匯編》。屢用效佳。
24、柏葉散
【組成】側柏葉15克(炒黃),蚯蚓糞15克(韭菜園內者佳),黃柏15克,大黃15克,赤小豆9克,輕粉9克。
【制法】散劑。上藥共研細末,和勻,貯瓶備用,匆受湖。
【用法】外用。用時每取本散適量,用香油或凡士林、雞蛋清調勻成軟膏狀,涂搽患處,每日涂3次。
【功能】涼血解毒、燥濕止癢。【主治】帶狀皰疹(火丹)。
【附記】引自明代陳實功《外科正宗》。治療55例,用藥3~5日內,全鄙治愈。
25、五柏散
【組成】五倍子、生黃柏、伸筋草、生半夏、面粉各等分,食醋適量。
【制法】散劑。先將面粉與五倍子炒至熟,放冷,然后與黃柏、半夏、伸筋草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和勻,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用時取本散適量,以食醋調勻成稀糊狀,大火煮熟,搗勻,外涂擦患部,每日涂3次。
【功能】清熱收濕、祛風止痙?!局髦巍繋畎捳?。
【附記】引自程爵棠《百病中醫(yī)熏洗熨擦療法》.治療20例,全部治愈。驗之臨床,確有良效。
26、三粉散
【組成】雄黃10克,白礬10克,琥珀末3克。
【制法】散劑。上藥共研細粉,和勻,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每取此散適量,用涼開水調和成稀漿糊狀,以新羊毛刷蘸藥膏,涂擦患處,隨干隨擦之。
【動能】清解邪毒。【主治】帶狀皰疹。
【附記】引自程爵棠《單方驗方治百病》。屢用效佳。用上方涂擦皮損區(qū)皮膚,一般用藥半日痛即止,用藥1~5天可獲治愈。病邪有時侵及口腔黏膜,引起劇痛,用上藥擦之,同樣能獲卓效。
27、雙黃膏
【組成】雄黃6克,大黃9克。
【制法】藥膏。上藥共研細末,和勻,用麻油調勻成軟膏狀,貯瓶備用。
【用法】外涂。外涂患處,日涂3次?!竟δ堋繘鲅舛尽?/span>
【主治】帶狀皰疹?!靖接洝恳浴冻淌厢t(yī)學筆記》。屢用效佳。
28、黃石膏
【組成】雄黃、黃連、煅石膏、青黛、冰片各等分。
【制法】藥膏。上藥共研細末,和勻,用麻油或陳醋調勻成軟膏狀,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涂搽患處,日涂3次。3天為1療程,
【功能】清熱解毒、收濕止癢?!局髦巍繋畎捳?。
【附記】引自《臨床驗方集》。屢用效佳。
29、雄黃膏(二)
【組咸】雄黃、黃連各等分。
【制法】藥膏。上藥共研細末,和勻,以112的凡士林調勻成軟膏狀。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外涂患處(皮損區(qū)上),日涂3次。
【功能】解毒瀉火?!局髦巍繋畎捳?。
【附記】引自《程氏醫(yī)學筆記》。屢用效佳。
30、玉露膏
【組成】秋芙蓉葉60克(干者),凡士林310克。
【制法】藥膏。將芙蓉葉曬干研為組求,以凡士林調勻成油膏,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直接涂在瘡上,外用紗布固定。
【功能】清熱消腫。
【主治】一切瘡癤、腫毒、癡未破時,丹毒,帶狀皰疹。
【附記】引自中醫(yī)研究院廣安門醫(yī)院《朱仁康臨床經驗集》。暖用效佳。
31、黃黑膏
【姐成】雄黃6克,煙膏10克。
【制法】藥膏。將上藥杵為泥狀,用麻油調勻成糊膏狀,貯瓶備用。
【用法】外用。取此膏涂擦患處,日涂2~3次。同時配合湯劑內服(生明礬4.5克,杭菊花10克,板藍根10克,神曲10克,鉤藤15克,地丁草1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功能】清熱解毒、收濕斂瘡。【主治】帶狀皰疹。
【附記】引自程爵靠《名醫(yī)百家集驗高效良方》。鄭少康方。治療30例,均獲痊愈。
32、二味拔毒散。方用:白礬,雄黃各等份,研為細末,涼開水調涂,一日數次
三,中成藥法
1、紫金錠:先清潔受感染的部位,然后取適量的紫金錠,涂抹在患處。用溫水清洗是個好方法,可以洗走那些討厭的熱毒。不要用手直接觸摸,最好使用棉簽或消毒紗布,以避免交叉感染。
2、.龍膽瀉肝丸 可清肝膽、利濕熱,可用于帶狀皰疹屬肝膽濕熱證。慎用于大便軟溏者。
3、加味逍遙丸 可舒肝清熱、健脾養(yǎng)血,可用于帶狀皰疹屬肝膽濕熱證。
4、新癀片 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用于帶狀皰疹屬肝膽濕熱證。
5、清開靈注射液 可清熱解毒、化痰通絡、醒神開竅,可用于帶狀皰疹屬肝膽濕熱證。
6、參苓白術丸/散 可健脾、益氣,可用于帶狀皰疹屬脾虛濕蘊證。不宜用于感冒發(fā)熱者。
7、七厘散 可化瘀消腫、止痛止血,可用于帶狀皰疹屬氣滯血瘀證。禁用于孕婦。8、云南白藥 可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腫,可用于帶狀皰疹屬氣滯血瘀證。9、血府逐瘀膠囊 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可用于帶狀皰疹屬氣滯血瘀證。
10、大黃蟄蟲丸 可活血破瘀、通經消癥,可用于帶狀皰疹屬氣滯血瘀證。禁用于孕婦。
11、青黛散 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用于帶狀皰疹發(fā)病初期,可促進干燥結痂,并鎮(zhèn)痛,可能對減少PHN的發(fā)生有益。
12、如意金黃散 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用于帶狀皰疹發(fā)病初期,可促進干燥結痂,并鎮(zhèn)痛,可能對減少PHN的發(fā)生有益。
13、桂林西瓜霜:取本品適量,清水調為稀糊狀外敷患處,每天換藥3~5次,一般用藥2天后疼痛即可減輕,連續(xù)3~5天即可??汕鍩峤舛?。冰硼散、云南白藥粉劑等,也可選用。
14、板藍根注射液:將患處用生理鹽水外洗或用酒精外擦,待干后將本品用棉簽或紗布外搽于患處,每天8~10次;也可將本品浸于棉花或紗布之上,外貼于患處,每天5~8次,連續(xù)5~7天??汕鍩峤舛尽?/span>
15、復方紫草油:無論瘡疹潰破于否,均局部常規(guī)消毒后,用消毒棉簽蘸藥液外搽患處,每日3~5次,7天為1療程,連續(xù)2個療程??汕鍩峤舛?。
16、苦參皰疹酊:外用,加藥液保濕外敷(根據帶狀皰疹皮損的面積大小、皮損部位,剪裁適當大小的粘膠棉墊,滴加藥液濕潤后敷于患處,四周用配備的膠帶粘封。待藥液干后視情況補充適量藥液)。每日補藥2~4次,1~2日換棉墊一次,6~8日為一療程??汕鍩峤舛?,涼血止痛。
17、龍珠軟膏
2、捏帶脈
3、撥陽陵泉大筋
4、胸腹穴,5、大腿內側正中痛點,6、丘墟
7、黃金線
帶狀皰疹后遺癥的癥狀表現及并發(fā)癥——
帶狀皰疹后遺癥以神經痛為主。神經痛的幾個特點它都具備:一個是自發(fā)性,病人不管是在什么樣的姿勢下,他坐那,躺那,還是走路,都會有控制不了的疼痛的發(fā)生;二是痛覺過敏,有些人衣服一碰,或者蓋被子都不能蓋,輕微的碰,病人就會引起疼痛的放大,甚至我們看到有的人夏天的時候他不能穿衣服,光著膀子就來了,有的時間長的病人可能都不能蓋被子,一蓋被子磨的皮損區(qū)就疼,甚至做個架子,給它支起來,被子蓋在鐵架子上面;三、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比較輕的像癢的感覺,蟻行的感覺或者不舒服的感覺,重的就像針刺刀割,火燒火燎,過電樣的;四、夜里比較重。一般來說,白天注意力分散,往往疼痛就不太那么嚴重了,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注意力集中的時候是他疼痛發(fā)作比較頻繁,也比較嚴重的時候。這樣往往又會影響到病人的睡眠。睡眠受影響了,時間一長,病人就會焦慮、煩躁,焦慮煩躁反過來又加重了疼痛的感覺,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
帶狀皰疹后遺癥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還會引起并發(fā)癥,如侵襲腰骶部會引起大小便的異?;蚴Ы?,或者是侵襲脊髓前角細胞及內臟神經纖維,引起肢端運動神經的萎縮、麻痹,導致肌肉活動受障礙等等。
五、龍膽瀉肝丸治療帶狀皰疹的具體用法。直接去買中成藥,一個用來內服,按說明書服用。然后再用龍膽瀉肝丸外敷。怎么外敷呢?把龍膽瀉肝丸弄成粉末,用白醋拌勻,然后敷在患處。一日三次,早中晚各一次。
六、五色臍療貼法
急性期治療
1.自采馬齒莧、蒲公英、紫花地丁、車前草各30克,洗凈后水煎服,每日1劑。此方藥簡力專,一般10天左右可自愈。
2.板藍根10克,當歸15克,延胡索10克,龍膽草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外治方
1.鮮鞭蓉葉或馬齒莧葉適量,搗爛敷于患處,每日2~3次。
2.石灰粉適量,雞蛋清1個,調成糊狀,涂于患處,每日1~2次。
3.鮮絲瓜葉或仙人掌搗爛后涂敷患處。
4.《醫(yī)宗金鑒·外科》所載二味拔毒散:白礬、雄黃各等份,研為細末,涼開水調涂,一日數次,見干即再涂。臨床屢屢效捷。涂后多能立即止痛,一般3~7天左右結疤,10天左右痊愈。起病之初用此藥,基本上不用其他藥物即可愈。
內服兼外治方
1.云南白藥用白酒調成糊狀,涂敷患處,每日3~5次,同時內服0.3克,每日4次。
2.南通蛇藥片適量,加50~60度白酒調成糊狀涂患處,并內服,每次5片,一般4~5天可痊愈。
土法治療
1.花絮燎
將棉花絮撕成薄片,放在皰疹上點火,瞬時火滅,皰疹經火燎色暗。此為以毒攻毒之法,用火燎皰疹后,使其發(fā)作之勢漸衰。此法經臨床試用確有效果。
2.抹香油
將芝麻油涂抹在帶狀皰疹上,使其保持濕潤。
3.涂灶心土
取灶心土適量,涼開水調成糊狀,涂抹在帶狀皰疹區(qū)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