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過程中病逝了。趙高就串通李斯、胡亥矯詔篡位,擁立胡亥為皇帝,歷史上稱秦二世。并且將蒙恬、蒙毅兄弟囚禁起來了。準(zhǔn)備殺死蒙氏兄弟,子嬰向秦二世求情放過蒙氏兄弟,秦二世并沒有聽子嬰得,派人殺死了蒙恬、蒙毅。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過程中病逝了。趙高就串通李斯、胡亥矯詔篡位,擁立胡亥為皇帝,歷史上稱秦二世。并且將蒙恬、蒙毅兄弟囚禁起來了。準(zhǔn)備殺死蒙氏兄弟,子嬰向秦二世求情放過蒙氏兄弟,秦二世并沒有聽子嬰得,派人殺死了蒙恬、蒙毅。
緊接著趙高開始蠱惑秦二世,把秦朝的貴族、宗室全部進(jìn)行殺害,然而子嬰?yún)s逃過一劫。趙高覺得時機(jī)成熟了,就有自己當(dāng)皇帝的想法,趙高派女婿閻樂殺害了秦二世。一切準(zhǔn)備就緒以后,滿朝文武百官都不支持趙高當(dāng)皇帝。
趙高就找了個“傀儡皇帝”子嬰,趙高為了控制朝政,先不讓子嬰稱皇帝,理由是什么呢?《史記》中記載:“秦本來只是諸侯,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所以稱皇帝。六國各自獨(dú)立,秦國地方更狹小,竟然以空名稱帝,這樣不行。應(yīng)該像以前一樣稱王,才合適。”
趙高就讓子嬰齋戒,到宗廟參拜祖先,在接受傳國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dāng)時已經(jīng)掌握朝廷大權(quán)的趙高,被齋戒五天的子嬰給殺害了,這里面有三點原因。
第一點:子嬰知道趙高要?dú)⒑λ?/p>
《史記》中的記載咱們可以看出,子嬰知道趙高要?dú)⑺計氘?dāng)時和他兩個兒子、宦官韓談商量的時候說的話:“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詳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王關(guān)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
大體意思是:“趙高在望夷宮殺害秦二世,因為害怕文武百官誅殺他,假裝伸張正義才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和楚國約好了,只要滅了秦朝的宗室在關(guān)中稱王。讓我齋戒朝見宗廟,就是在宗廟殺掉我,我裝病不去,趙高肯定親自來請,趙高來了以后,我就殺了他?!?/p>
子嬰猜測的完全正確,子嬰以生病為理由不上朝,趙高就派人來請子嬰,子嬰就是不去,趙高真來請子嬰。就在子嬰和趙高談話的時候,韓談趁機(jī)殺死了趙高。這是按照《史記》的字面意思來解釋的,他里面還有一層隱藏的意思。
第二點:趙高殺害秦室,子嬰要為被殺的秦室報仇
子嬰和兩個兒子以及宦官韓談商量的時候,子嬰第一句話就是:“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害秦二世,害怕群臣誅殺他,這里面的群臣就包含子嬰,當(dāng)時子嬰還沒有稱王,當(dāng)時趙高不光殺害秦二世,在殺害秦二世之前,把秦室都?xì)€差不多了,只不過子嬰逃過一劫。
整個秦室肯定包括子嬰的兄弟姐妹,當(dāng)然子嬰是扶蘇的兒子,還是秦始皇的侄子,這個還是一個疑點。但是趙高殺害的秦室,絕對和子嬰有血緣關(guān)系,所以這個仇子嬰肯定會報的。這屬于國恨家仇,子嬰都逃過趙高第一輪的殺害,又知道趙高讓他稱王的陰謀,肯定先下手為強(qiáng)。
第三點:秦朝已經(jīng)土崩瓦解,起義軍對咸陽虎視眈眈
當(dāng)時的秦朝已經(jīng)土崩瓦解了,再加上起義軍對咸陽虎視眈眈。子嬰這個“皇帝”也做不穩(wěn)當(dāng),既然坐不穩(wěn)當(dāng),干脆先解決掉趙高,趙高不除,自己也不安穩(wěn)。先攻入咸陽的是劉邦,當(dāng)時劉邦并沒有想殺害子嬰的意思。只是把他關(guān)押起來,后來項羽攻入咸陽,殺死了子嬰,秦朝正式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