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以下的孩子雖還不能體認到金錢的價值,但父母教的觀念,孩子會照單全收,所以可用日常生活中的小游戲,教導(dǎo)孩子認識金錢的價值,進而懂得珍惜金錢及努力的觀念。
都說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越小越好教。孩子小的時候,自我意識還不是很強,處處需要仰賴父母,可塑性非常強,趁此時灌輸孩子一些觀念及行為模式,往往能夠收到最佳效果。到了十幾歲,孩子進入叛逆期,尋求自我獨立,這時候才去矯正他們的行為,往往事倍功半、成效不彰。
俗語說:三歲看大,五歲看老,講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在0-3歲階段,孩子還小,父母要和孩子談的不是錢,而是生活態(tài)度和消費觀。
你是不是覺得,孩子不珍惜玩具,或是喜新厭舊呢?或者孩子越來越變像小霸王,達不成心愿就滿地打滾呢?先別急著罵孩子,也許問題出在你自己的身上。
身教勝一切。
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理財觀念,大約在12歲之前左右建立,即在小學(xué)階段之前,而孩子在這時期接觸最多的人,就是他的父母。所以說,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啟蒙老師,父母的理財理念和習(xí)慣,會對子女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孩子看到父母珍惜物品,也會對自己的玩具珍惜。對小孩子來說,如今不是物質(zhì)過少,而是物質(zhì)過多,孩子對于玩具幾乎是見一個愛一個,但一周后就有些漠然了,因此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珍惜物品和節(jié)約。
寶寶們就像一張白紙,若媽媽滿身名牌,是個購物狂,又怎能教育子女要節(jié)儉;若父母常對寶寶說,錢就代表著成功,有錢就會獲得快樂,寶寶的理財觀念肯定會出現(xiàn)誤差。所以,父母應(yīng)盡早向子女灌輸正確理財觀,以免孩子成為未來的“月光族”或“葛朗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們可以通過游戲、寓言和生活實例,樹立孩子的正確的財商。
3歲以下的孩子雖還不能體認到金錢的價值,但父母教的觀念,孩子會照單全收,所以可用日常生活中的小游戲,教導(dǎo)孩子認識金錢的價值,進而懂得珍惜金錢及努力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