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矯正孩子叛逆的對抗心理(五)
十、教孩子正確對待和接受老師的批評
常言道:嚴實出高徒。老師批評學生的愿望與出發(fā)點都是為了學生好,即使有些方法或言辭欠妥,孩子也應學會理
一位叫李立強的孩子抱怨說:
一次上課,我無意識地轉動圓珠筆時,不小心吧筆掉在了地上,我彎腰去撿筆卻又吧鉛筆盒碰到餓了,響聲很大。老師批評我不認真聽講,讓我寫檢查保證不再犯。我心理不夫妻。碰掉鉛筆盒又不是故意的,為什么對我這樣嚴厲?
他的父親聽到孩子抱怨后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學校是學生集中的地方,每個學生都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否則學校正常的秩序就難以維持。老師不僅有教書的責任,而且還有育人的責任,而嚴格要求正事老師對學生關心愛護的體現(xiàn)。老師既是慈母又是嚴父。
人們常說“嚴師出高徒”,許多有成就的人
現(xiàn)在來看你講的情況。聽課時手理玩東西是一種不良習慣,而你又碰掉鉛筆盒,響聲肯定影響了其他同學聽課,這就更不對了。難道老師不應該批評你嗎?如果全班五十名同學都像你這樣,拿課堂不亂了套,老師還怎么講課!上課不做任何與學習無關的動作,這是學生應遵守的紀律。而通過檢查可讓你更深刻地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危害,下決心糾正自己“無意識地”玩東西的不良習慣。這是對你自己、對大家都有益的事阿!希望你好好想想,做一個遵守紀律的好同學。
每一位父親都應像李立強的父親這樣,正確地對待老師對孩子的批評,并且引導孩子正確地對待和誠懇地接受老師的批評。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真正地做一名好學生,做一名受老師喜愛的合格的學生。
十一. 及時消除孩子對老師的抵觸心情
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無處不在,他們會將逆反情緒帶到學校中去,從而容易導致與老師的沖突.父母應及時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消除對老師的抵觸情緒。
一位老師講述了他自己經歷的一件事情:
一天,我與兩位學生一起從辦公樓上下來,即將走出樓門的時候,她倆突然停住不往前走了,我發(fā)現(xiàn)她倆迅速交換了一下眼色,然后對我說:“老師您先走,我們還有點事。”話音剛落就往后跑,一溜煙的功夫就在樓梯口消失了。當我醒過神來,看見她們的班主任正好走進大門,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她們懼怕自己的班主任。
表面上看看起來,這兩名學生是懼怕老師,其實是對老師的一種無形的抵觸情緒在起作用,由于她們是女孩子,表現(xiàn)得不那么明顯和直接罷了。很多教師對學生痛心疾首,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不會尊重老師,見面不打招呼,有的還當面頂撞老師。不可否認的是,學生抵觸老師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如果聽任孩子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無論是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還是對孩子自身的成長,都是危害無窮的。
那么,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消除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呢?
(1)尊重孩子,讓孩子發(fā)表對學校
當孩子產生了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后,父母首先要以一種溫和的態(tài)度與孩子交談,不要制造壓力,讓孩子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發(fā)泄對老師的不滿,這種發(fā)泄還可以起到一種平衡心理的作用。父母認真地傾聽,孩子會感覺到自己的煩惱得到尊重,就會毫不隱瞞地把自己的態(tài)度,抵觸老師的原因講出來。等孩子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之后,父母要與孩子一起冷靜的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觀地看待抵觸情緒。如果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因勢利導,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提高孩子認識自己缺點的能力。
(2) 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作為父母。切忌對孩子的抵觸情緒一棒子打死,讓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老師,這樣只會加劇對孩子對老師的反抗。有的父母僅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過分溺愛孩子,甚至與孩子一起指責老師,跟甚者跑到學校里與老師大吵一番,其結果只可能跟糟。孩子的認識有的時候有偏激的一面,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在這點上,父母應當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與孩子一起站在老師的角度從新審視,必要時還可以創(chuàng)造場景去體會老師的情緒和難處,讓孩子學會多體諒別人,為別人著想。這樣的話,在家中就可以改善孩子和老師的關系,減輕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
(3) 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積極配合好老師教育孩子
有一些孩子,在學校里與在家中的表現(xiàn)迥異。在家里非常勤快,又懂事又聽話,是一個很乖的孩子,可一到學校,就情緒低落,不愛學習,表現(xiàn)糟糕,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也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也經常頂撞老師。家庭與學校教育方式的差異導師了孩子的性格的極大反差。在這時候,父母要主動地、心平氣和地與老師溝通,向老師提供孩子在家的一些日常表現(xiàn)狀況,讓老師也了解孩子的另一側面,對孩子的行為有一個全面的評價。父母要與老師一起分析雙方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的差異,求同存異,不至于讓孩子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