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歷史長河中,文人墨客不計其數(shù),其中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沒能留下一首傳世名作。但也有人憑借一首好的作品,就能流芳百世,萬古傳頌。明代才子楊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這首《臨江仙》堪稱古今第一絕唱,在中國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臨江仙
基本上每個人都聽說過,這首詞開頭的第一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p>
這首詞是楊慎,盡其畢生經(jīng)歷所作,是他文化底蘊的最高水平體現(xiàn)。其中既有慷慨激昂的情緒,也有看透世事的滄桑;既有笑看古今的灑脫,也有嘆息英雄的悲涼。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慣看秋月春風
都說唐代人寫盡了詩,宋代人寫盡了詞。但是讀過楊慎這首《臨江仙》之后,我們才明白了,什么叫做青出于藍勝于藍!楊慎當真是繼唐宋文人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僅憑這開篇第一句,就征服了所有后人。
這一句是楊慎當年親眼所見之景,他因得罪明朝皇帝,被發(fā)配到云南邊荒,途中就曾經(jīng)過滾滾長江。由于當時的不幸遭遇,所以致使他心境有幾分凄涼,覺得自己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已經(jīng)隨著滾滾東逝的長江之水,一齊付之東流,煙消云散。
滾滾長江
縱論古今,有多少英雄人物都是他這樣,帶著一腔熱血和滿心報,最終泯滅在歷史的長河當中。那長江里的朵朵浪花,又承載著多少英雄的夢想,可最后卻只能留下一聲輕嘆,消失不見。
因為時間能夠帶走一切,無論怎樣的蓋世英雄,終究不敵歲月的侵襲,正所謂“是非成敗轉頭空”。當千百年過后,所有的是非與榮辱,成敗與興衰,都將變得不再重要,無人再去計較。
是非成敗轉頭空
可見人類的生命,與大自然相比是多么的短暫,在時光的一個回眸之間,那個時代就已灰飛煙滅。只有那“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真是塵世如潮人如水,任憑世間人事更替,局勢反復變化,可終究只能如潮水一般短暫。唯有幾座青山始終立在江邊,歷經(jīng)歲月雕琢,卻不曾有任何改變,依然每日面對江水,笑看夕陽。
在楊慎看來,天下間最瀟灑的人,莫過于江上“慣看秋月春風”的白發(fā)漁夫。因為他從來不需要爭名逐利,不在乎榮辱得失,只是駕著他的一葉扁舟,往來春風暖,穿梭秋月明。這應該是楊慎在經(jīng)歷過浮沉起落之后,才擁有的人生感悟,不慕浮華,不圖虛榮,靜心山水,返樸歸真。
白發(fā)漁夫
此時他的心里充滿了自然與率真,是回歸人類天性的體現(xiàn)?!耙粔貪峋葡蚕喾辍?,如此簡單明了的快樂,沒有絲竹管弦,沒有光籌交錯,只需一壺濁酒,就足以讓兩人開懷暢飲,談笑風生。
而且從這首詞的最后一句,也可以看出,楊慎對這樣的生活也頗為自得。“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古往今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跡,無數(shù)氣吞山河的英雄,卻都不似他這般逍遙自在,其樂無窮。
楊慎
也正因為他有這種悠然自得的心境,才寫出了這首堪稱古今第一絕唱的《臨江仙》。
同時也讓我們懂得了,放下才是真正的灑脫,不計較所謂的得失,也就沒有了煩惱與牽掛。因為人的一生本就不算太長,何必為了一朝一夕的小事,去耿耿于懷。倒不如看淡一切,去感受真正的快樂,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如果您喜歡本篇文章,還請多多關注。每天了解一點詩詞文化,讓您腹有詩書氣自華。在此聲明,本文圖片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