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和沖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尤其是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對很多事情還沒有是非觀念,很可能因為爭執(zhí)或者搶玩具而大打出手,在爭吵打鬧的過程中,肯定有孩子會占上風,也有孩子會吃虧,還有一些孩子天生就是調(diào)皮鬼,總是會有意無意傷害其他的小朋友,那么當自家孩子被打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有的家長在自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表現(xiàn)的十分憤怒,告訴孩子必須要打回去,不然你就是弱者,甚至家長還會“親身示范”,找到打人的孩子,給對方一頓暴揍,或者是與對方的家長發(fā)生特別嚴重的沖突,這樣的情況并不在少數(shù),前不久,在一個幼兒園里,明明是兩個孩子打鬧,也許事情第2天就能解決,甚至兩個人還是好朋友,還會分享玩具和美食,但是有一方家長覺得自家的孩子吃了虧,于是就打了另外一個孩子,對方家長很不服氣,也要為自家的孩子討公道。結(jié)果,明明是兩個孩子之間發(fā)生的矛盾,卻演變?yōu)榱藘杉壹议L的大戰(zhàn)。所以這種以暴制暴的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有的家長面對類似的問題,告訴孩子一定要隱忍,要躲著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或者暫時忍讓一下,不要發(fā)生矛盾和沖突,以免自己吃虧,但這樣換來的可能并不是和平,而是施暴者變本加厲欺負自家的孩子,而孩子一味的忍讓,導致他們性格懦弱甚至自卑,所以這樣的方法也不見得正確。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這位寶爸是怎么做的,也許能給你一些啟示。
小王家的孩子5歲了,在幼兒園上大班,有一天晚上,小王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孩子對小王說:爸爸,今天我被其他人欺負了,我特別想打回去,因為我不想成為弱者,但是老師說過打仗不是好孩子,或許我會受到懲罰,所以我就沒有還手,我到底應不應該打回去呢?小王摸著孩子的頭說:兒子,爸爸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也和別人發(fā)生過沖突,當時我特別憤怒的打了回去,我也受了傷,又被老師罰站了一下午,不過從那之后那個人再也沒有欺負過我,你覺得面對這樣的情況到底該不該打回去呢?聽了小王的話,兒子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也許面對這樣的情況,告訴孩子打回去或者不打回去都是不對的,家長應該掌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告訴孩子后果。
家長要告訴孩子,面對這樣的事情處理方法有很多種,可以打回去,但自己也會受傷,或許還會受到懲罰,不過這對于施暴者來說也是一種震懾,也可以不言不語默默承受,那么會導致施暴者變本加厲,但也可能平息事端,或者是可以告訴老師幫忙處理。家長一定要先講將事情的結(jié)果告訴孩子,不要讓孩子不明就理,也許有些事情的結(jié)果是他們無法承受的。
第二,告訴孩子處事原則。
作為強者不能欺負弱小,作為弱者也不能懼怕“強權”,所以面對類似的事情,家長最重要的就是要告訴孩子處事的原則,不能欺軟怕硬。另外家長也要告訴孩子,要遠離那些與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因為雙方的價值觀念不同,為人處事的原則肯定也是不相同的,那么就更容易出現(xiàn)矛盾,因此遠離這樣的人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三,幫助孩子處理。
小孩子處理這樣的事情往往是沒什么頭腦的,他們很可能不能完美的解決類似的問題,那么家長出面幫忙解決就是最好的方式,家長可以跟老師進行溝通,最近一段時間讓老師多多關注一下那個肇事的孩子,并且關注一下自己家的孩子有沒有被欺負。另外家長也可以與肇事者的家長溝通一下,如果對方家長知書達理,那么這件事情也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如果對方家長蠻橫不講理的話,家長再想其他的方式。
小編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和其他的小朋友發(fā)生沖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在事情發(fā)生之后,家長的態(tài)度也是十分重要的,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性格以及為人處事方式,如果家長以暴制暴,那么孩子勢必將來性格暴躁,蠻不講理,如果家長一味隱忍,也給孩子做了不好的示范,會導致孩子性格懦弱,大家認為面對類似的情況,家長可以怎樣教育孩子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