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從很早之前便存在,大部分人都在過著富人眼中窮人的日子。其實,并不存在所謂的貧富差距,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情況,大多時候是因為每個人所處的階層和環(huán)境不同,對貧窮的理解也不一樣。
相信大家都知道范進中舉后瘋了的事情,但面對這樣的喜事卻變得瘋癲,背后的原因沒人知道。其實,這全是因為一個“窮”字。古時家徒四壁的范進家中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那只會下蛋的雞,后來因反差太大了,他瘋了。
風水輪流轉(zhuǎn),在社會的上層,也有豪門大戶會家道中落而變得窮困潦倒,但這種窮困潦倒真的與范進那樣家徒四壁嗎?從魯迅搬家和家道中落便能窺探一二
家道中落的新臺門
魯迅曾自嘲為乞食者,說自己是家道中落從而變得窮困潦倒,但現(xiàn)實中的魯迅真的如他所說的那般不堪嗎?其實并不是。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周姓在晚清時期的紹興地區(qū)是有名的大家族,已經(jīng)延續(xù)數(shù)百年,家族底蘊豐厚。周家祖上便是讀書人,家中文學氣息濃厚,家族弟子均以讀書做官為目標。
家族龐大,自然就有了等級區(qū)別,一些混得好的家族弟子與普通的家族眾人是有區(qū)別的,他們居住的是臺階非常高的高門大宅,在當?shù)胤Q為新臺門。魯迅就是生在新臺門的周家子弟。
魯迅的祖父名叫周福清,是晚清的進士,但其為人古板,不懂官場圓滑,很快就被同僚參劾,被革了職。后來的周福清雖然沒有太大成就,但比普通人的生活還是優(yōu)越很多。當晚周福清晚年時,因一時糊涂變賣家財,周家的命運也就此衰落。
彼時的魯迅才13歲,為了活下去,他經(jīng)常會替家中典當一些東西,而印象中得家就是遭逢巨變,從此,自己就很窮了,對于魯迅先生說的“窮”,很多人也信以為真,以為魯迅真的很窮,但其實并不是。
富裕生活的魯迅
在周家發(fā)生巨變之后,周家的子弟僅將祖產(chǎn)變賣一萬五千塊大洋,而魯迅兄弟幾人共分得家產(chǎn)一千塊大洋。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一塊大洋足夠一個普通之家一月的生活費,可見這在當時是多大的財富。
后來,魯迅與兄弟幾人拿著分到的錢,很快就在北京買了一套四合院。這套四合院是三進的,有三十多個房間,占地面積也很大。可見,魯迅所說的窮與普通人印象中的窮并不在一個層次。
如今來看,魯迅的生活并沒有因為周家得沒落受到影響,他只不過是從一個世家子弟變成了一個中產(chǎn)階級,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變成了需要工作來養(yǎng)活自己,僅此而已。
魯迅從13歲開始到當鋪典當東西,而每次典當?shù)臇|西都能換回不少大洋,而這種典當度日的情況持續(xù)了好幾年,在后期魯迅去典當一件狐皮大衣,這可令當鋪的老板頗為驚訝。周家已經(jīng)破敗到如此境地還能拿出狐皮大衣,足以說明周家的家族底蘊不是一般的豐厚。
魯迅從祖宅搬走的時候,把家中收藏的文玩字畫論斤變賣,其中包含大量的名家真跡。所謂破船還有三千釘,周家人的生活相比中落之前也只是略有不如,與窮之一字真的是關(guān)聯(lián)不上,而也正是這樣的家族底蘊,在魯迅經(jīng)歷社會,看到真正的窮苦人之后,才感慨,窮人是真的窮,富人的窮,掃掃地縫子吃三年。
魯迅成年之后開始從事教育工作,當時的工資是每月300塊大洋,這在普通人眼中可是一筆巨款,夠一戶窮苦人家好吃好喝地生活一年有余,而之后魯迅留學日本,所需要的花費更是高得驚人,留學期間,每到一處地方都會想盡辦法吃到當?shù)孛朗?,再飲幾杯黃酒。日本可是沒有黃酒的,從中國帶黃酒到日本的成本可是不低的。
不同階層對窮的理解不同
歷史上魯迅從來沒有真正地窮苦過,他小時候家道中落,他沒有往日富裕的生活,便以為自己家中窮困潦倒,一無所有。殊不知在周家靠典當度日的那幾年,周家表現(xiàn)出來的底蘊在別人眼中卻是富裕至極的。
魯迅所謂的窮是指他同過去的生活相比,與當時的富人相比,卻唯獨沒有與底層人相比,沒有與中國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相比,不同的收入,不同的階層,看待窮這個字,都有不一樣的理解。
從古至今,商賈巨富,達官顯貴不勝枚舉,他們對待財富都表現(xiàn)出并不很重視的樣子,那是因為他們本身并不缺少財富,自然就不會投入過多地關(guān)注。真正的窮人是無法理解的,因為他們窮人無法想象富人的生活,他們需要想的是如何才能增加財富,能讓自家的生活有所改善。

歷史上真正的從頂端跌落谷底的首推鄧通,此人是漢文帝的寵臣,憑借操控鑄錢,大肆斂財。最終被漢文帝罷免官職,沒收全部財產(chǎn),真正的人生大起大落。魯迅與鄧通比是幸運的,也是值得尊敬的,能在自家遭逢巨變的情況下仍然心系國家,為國家出力,這是需要我們后世人敬重和學習的地方。
有些人一出生就富可敵國,有的一出生就家徒四壁。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有人走得快些,有人走得慢些。但大家都在不停地向前走,畢竟不到終點,又怎么知道自己不能成功超越呢?
富人比窮人多了無數(shù)財富,本可盡情享受,卻依然知道求知上進,跟隨時代的腳步。窮人沒有好的家世,就更要把握每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為自己拼搏成為富人的機會。

也許在金錢上,窮人難以超越富人,但從精神上,從文學上,從學術(shù)成就上,窮人卻可以真正地超越富人。財富,不僅僅只有金錢,還有許多比金錢更寶貴的東西。